未交社保劳动仲裁赔偿标准及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申诉途径。根据规定,经济补偿金根据工作年限支付,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30天内向中级法院申请撤销,如程序有疑问可提供证人证言,如对实体不服则需在15天内提起诉讼。仲裁机构需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源于双方协议。
法律分析
一、未交社保劳动仲裁赔多少?
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的情形符合相关规定时,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依据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时,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由此可见,劳动者如果仅对程序置疑,可以提供证人证言加以证明,从而主张撤销该裁决。
同时,根据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劳动者仅对实体不服的话,必须把握15天时效,及时起诉。若程序、实体都不服,应同时提起申请和起诉。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团体的性质,其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没有协议就无权受理。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根据工作年限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金。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对于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的30天内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具体情况包括适用法律错误、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违反法定程序、伪造证据、对方隐瞒证据或仲裁员违法行为。对于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注意,仲裁机构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无协议则无权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七十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五条 社会保险基金通过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六十六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统筹层次设立预算。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生育保险基金预算合并编制外,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