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资条未按时发放是否违法?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单位不发工资条违法,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工资清单并保存备查。工资条具有确定劳动关系的证据作用,能显示工资明细和监督单位是否扣除不该扣除的项目。工资条是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对于企业无故扣款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况具有证据意义。因此,单位不发工资条违法且工资条对于员工和用人单位都十分重要。

法律分析

一、单位不发工资条的行为违法吗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依据这一款规定,企业不发工资条违法。

很显然,单位如果不发工资条是违法法律法规的。工资条是非常重要的资料,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该认真保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单位已用电子版工资条代替纸质版工资条,电子版工资条有更多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但同时也容易遭篡改和丢失,为了能更好地保存证据,建议员工可以将电子版工资条打印出来留存以备使用。

二、工资条的作用有哪些?为何不发就违法?

1、工资条可以作为确定劳动关系的证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工资条可以作为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凭证: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2、工资条能够显示工资明细

工资条还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员工每月工资总额,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企业有没有在工资中扣除员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让员工监督单位是否扣除不该扣除的其它项目等。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针对企业无故扣款,不缴纳社会保险等情形的,工资条都是具有一定的证据意义的,而且十分重要的证据。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单位不发工资条是违法的。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工资清单,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工资条不仅是确定劳动关系的有效凭证,还能显示工资明细,让员工监督单位是否合规支付工资。工资条在劳动争议中具有重要的证据意义。因此,建议员工将电子版工资条打印出来留存,以备使用,维护自身权益。单位应遵守法律法规,合规支付工资,保障员工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条 【试用期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