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及等级: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陪护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是赔偿项目;伤残鉴定分为十个等级,根据功能障碍程度划分。伤残鉴定一般在出院后3-6个月进行,涉及关节问题需更长时间。鉴定书一般在7天内出具,疑难情况最多15天。
法律分析
一、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伤残鉴定赔偿标准根据具体的伤残等级以及赔偿的项目有所不同:
1.医疗费按照实际支出的费用计算,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等医用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元×住院天数;
3.营养费赔偿金额=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4.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如果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参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
5.陪护费赔偿金额=陪护人的原收入×陪护时间;或者同等级别护工报酬标准×陪护时间;
6.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凭票据);
7.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应的年限×伤残赔偿指数。
二、伤残鉴定分为多少个等级
伤残鉴定分为十个等级,具体如下:
1.一级:器官缺失或完全丧失功能,其它器官不能代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2.二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
3.三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
4.四级: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5.五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6.六级: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7.七级: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8.八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9.九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10.十级: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三、伤残鉴定一般需什么时间开始做
伤残鉴定一般出院后就可以鉴定,涉及关节等功能问题的出院后三个月到六个月才能鉴定,骨折有钢板固定的并且伤及关节功能的,要等到钢板取出治疗终结后3-6个月才能鉴定,残疾等级鉴定一般在治疗终结出院后3个月到6个月才能鉴定,受理鉴定后7天内出鉴定书,有疑难的15天内完成,需要补充材料的从补充完成当天另算。
结语
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因伤残等级和赔偿项目而异。医疗费按实际支出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陪护费、交通费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伤残赔偿指数计算。伤残鉴定分为十个等级,从丧失功能到能自理不同程度存在。伤残鉴定一般出院后即可进行,部分情况需要等待3-6个月。鉴定书一般在7天内出具,疑难情况最多15天完成,补充材料另行计算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四章 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第三十四条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一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