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班主题活动《我自己》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常用资料-小班主题活动《我自己》

小班主题活动《我自己》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事和物越来越感兴趣。同时,小班孩子在玩耍中,因缺乏生活经验,身体易受到伤害,因此,通过让幼儿说说我自己是谁,我爱我自己,我的身体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自我的意识,并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使其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网 络 图:

我从哪里来 我小的时候 男孩 喜欢的人 我哭我笑 孩

交朋友

玩具 戏

保护身体

动物 动画片

头 脚 手 躯干 五官 预设教育目标:

1、 通过认识自己的活动,让幼儿了解身体的基本特征,学习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

2、 帮助幼儿了解自己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培养幼儿观察、比较能力。

3、 认识五官的名称,注意保护五官,培养 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掌握简单的测量、排序、比较的技能。

5、 通过有关情绪的谈话、游戏,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绪,能恰当表达自己喜、怒、哀、乐。

6、 通过绘画、粘贴、涂色等美工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空间辩知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小肌肉动作。 7、 通过歌曲、律动、舞蹈、音乐、欣赏等活动,让幼儿感受美,表现自我。

8、 帮助幼儿掌握穿衣服、叠被子的方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做一个能干 的小朋友。 环境设置:

1、 墙 画:

你是男孩、女孩? 奇妙的身体 我的成长 哪些东西不能玩 能干的我 2、区域创设:

娃娃家:提供孩子小时侯的衣服、用品、玩具。

语言区:投放孩子的照相本;保护五官的图片 ;我在成长以及男女孩的图片。

美工区:幼儿美工作品展,例:幼儿集体创作手印画、脚印画;粘贴脸谱、表情等。

认知区:认知图(我的身体);身高比例表;体重比较表;各种不同的情绪脸谱;统计表(我喜欢的水果、我喜欢的动物、我喜欢的玩具)。 家长工作:

1、 提供孩子各年龄阶段的照片以及孩子小时侯的衣服、玩具、用品。

2、 与孩子谈谈孩子小时侯的事情,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快乐以及体验成人抚育自己的艰辛。

3、 在生活中时时提醒幼儿远离危险,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 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包办代替,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自己 活动目标:

1、激发观察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 的个体,为自己的与众不同感到自豪。

2、 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基本情况、爱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能大方在集体面前讲话,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家长为幼儿准备一张照片,并附有介绍孩子基本情况、爱好等的文字。

2、布偶小熊、生日蛋糕模型。 准备过程:

1、出示布偶小熊,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们想参加它的生日派对吗?可是你要向小熊介绍你自己的?

2、教师交代幼儿介绍自己时需要讲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喜欢的食物、玩具等。

4、 幼儿介绍自己的情况。

如果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介绍自己,小熊就送他一朵小花。 5、 教师小结。

6、 与小熊一起唱生日歌、跳舞,为小熊庆祝生日。

活动(二)我的成长 活动目标:

1.使了解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人,学会感激身边的人。 2.通过对比,让幼儿感受自己的成长。

3、引导幼儿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更能干、更勇敢。 活动准备:录像、 婴儿时的衣服、鞋子、手套、帽子等等 活动过程: 1.婴儿时的我

①观看录像,感受成长的过程。

从录像中,你看到了宝宝小时候有哪些活动?(吃奶、洗澡、学走路、睡觉、拉尿)妈妈是如何照

顾宝宝的?(引导幼儿宝宝是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哺育下,慢慢长大的)

②幼儿自由欣赏相片。

③幼儿根据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成长。 2.现在的我

①幼儿试试婴儿的小衣服、小鞋子、小手套、小帽子,进一步体会到自己长大了。②想想现在我们除了身体上有变化,还有别的什么变化没有?(会自己吃饭、睡觉、走路、穿衣、会说话,还会帮妈妈做事等等。)

小结:现在的我不仅长高长大了,而且还懂事多了,能干多了等。)

3.激发幼儿学会感激身边的人。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关心,小朋友要谢谢、关心爱护你的人,好好成长,将来做个用的人。 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对比,让幼儿鲜明地感觉到自己真的长大了,幼儿眼里充满了自豪感。从自己的照片里,幼儿知道了自己以前是怎样生活的,朱鹏晴说:我小的时候,还没会走,坐在步车里。张宇说:我现在会自己走路,吃饭,还会唱歌、跳舞。我长得越来越胖了。邓境烨说:我小的时候,妈妈很辛苦的照顾我,我也要疼我妈妈。通过这次活动,也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

活动(三)我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的形式,让幼儿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2、通过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电脑,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我从哪里来 1、“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 2、教师讲述故事《我从哪里来》。

(1)告诉幼儿自己出生的那一天就是自己过生日的一天。 (2)让幼儿摸摸肚子上的肚脐眼,引导幼儿了解肚脐眼的作用。 3.引导

幼儿观察在妈妈肚子里生长过程的教学软件。

二、请快要做妈妈的老师来到现场,为小朋友谈一谈作妈妈的感受。

三、妈妈那么辛苦,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关心妈妈呢? 反思:

“我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一个敏感问题。当我问孩子们时,有的说:“妈妈说我从街上捡回来的。”有的则说:“不知道。”由此可见,孩子们对这方面的了解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我利用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儿讲述时,大家都听得很认真,用一双很天真的眼睛专注地看着我,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了解了《我从哪里来》。在讨论关心妈妈时,孩子们谈话的范围只围绕在帮妈妈做家务方面,扩散性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活动(四)男孩和女孩的不同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区分男孩、女孩的明显外貌特征,知道男孩与女孩的不同之处。

2、 初步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活动。

3、 知道自己是男(女)孩,激发幼儿对自己性别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男(女)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男(女)孩的图片,引导幼儿区分男孩、女孩。

1、 他们两个谁是男孩,谁是女孩? 2、 你是怎么知道他是男孩,她女孩?

二、 说一说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自己喜欢做什么事?

三、 找一找自己家里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四、 找一找班级里谁是男孩谁是女孩。 五、 玩游戏:座车 男孩上一辆车,女孩上一辆车。 反思:

孩子们能从头发、衣服以及鞋子上来区分出图上的男(女)孩,观察细致,观察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描述时,语言欠完整性和连贯性,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对于男女的区分,幼儿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能正确讲出班级以及家里人的性别。

活动(五)量量我有多高

活动目标:

1.体验自己的成长,萌发自豪感。 2.鼓励幼儿想办法测量、记录自己的身高。 3.通过对比感知自己身高的变化。 活动准备:

全身镜、尺子、墙面、笔、棍子、绳子、 活动过程:

1、请两名幼儿出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高矮。 “你看到了谁高谁矮?为什么?”

2、鼓励幼儿相互找朋友,然后到镜子面前比比高矮。 3、鼓励幼儿想办法把自己的身高记录下来。 幼儿尝试利用外物记录自己的身高。 你想到了什么办法把你自己的身高记录下来? 4、 教师小结,并介绍记录方法。

“可以请小朋友互相帮助,把对方的身高位置刻在墙上或者棍子上等。”

5.活动延伸:请幼儿隔一段时间后,再来量一量、记录自己的身高,感知自己身高的变化。 活动(六)能干的小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五指的名称。

2、让幼儿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魔袋一个,里面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部分

师生一起唱歌曲《小手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手。

教师:“小朋友的小手在哪儿?伸出来让老师看看。小朋友数一数,你有几只小手?”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你的手上有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3、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手上有什么?教师总结:我们的小手有手心、手背、手指甲、五个手指等。 4、引导幼儿认识五指的名称。 5、复习巩固五指的名称。

游戏:小手小手拍一拍,握成一个小拳头,大拇指在哪里?请你赶快伸出来。(游戏反复进行)” 6、引导幼儿知道手的用途。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小手能做哪些事情”?(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出示课件总结。

7、摸袋游戏:教师在袋中装有软、硬、光滑、粗糙等多种材料,请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摸出。

8、教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摸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我们该怎样保护它呢?(最后教师总结:冬天洗手要擦油,出门要戴手套,勤剪指甲,不玩刀、剪等危险的东西) 三、结束部分: 律动:《小手爬》

教师:“我们的小手非常的能干,你一定要保护、利用好你的小手,下面我们用小手来跳个舞吧。” 活动(七)小手、小脚印画 活动目标:

1. 体验用身体印画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 &

nbsp; 引导幼儿利用手、脚进行印画。 活动准备: 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1.出示用手指、手掌、脚趾、脚掌印出的画,激发幼儿尝试的欲望。

“你看到画面上有什么?你知道是怎样画上去的吗?“ 2.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3.教师介绍画法。

“其实这些是用我们身体的部位印上去的,你能看到是有什么部位画的吗?”

教师示范:比如我们用手指来印,先用手指蘸上颜料,然后在纸上压一压,不要移动,然后轻轻提起手就印好了。

“原来我们的身体部位真有趣,还可以变成一幅漂亮的画。你还想到可以用哪里来印画呢?” 4.幼儿操作。

现在请小朋友在大画纸上一起来印画,你可以用上你的小手、小脚,把画纸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除了印,你还可以利用蜡笔等添加其他的东西。 5.欣赏。

我们一起来欣赏用我们的小手小脚变出来的画把,说说它们像什么? 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对自身更加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尝试,利用手指、手掌、脚趾、脚掌在大画纸上乐意地印画,充分地感受印画带来的乐趣。有的幼儿把手指一排印开,变成了毛毛虫,也有的利用手掌、脚掌变成了花朵。幼儿很享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也能大家一起合作在大画纸上作画。 主题活动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知道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发现许多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提高了幼儿的自我意识。观察、比较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能从发型、衣服等特征来区分出男女性别。在活动《我从哪里来》、《我的成长》中,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使幼儿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了解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人,学会感激身边的人,体验成长的快乐。

因为小班幼儿的安全意识差,意外事故常有发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从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器官为出发点,逐步深化到如何去保护它们,并结合身边的事例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例如:怎样保护眼睛?哪些东西不能玩?怎样跟陌生人交往?发生火灾怎么办等等,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通过参加本次的主题

活动,生活卫生习惯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能提供孩子小时侯的照片、玩具、用品,与孩子一起制作自画像、成长档案等,积极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使我们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获到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