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作文盘点之浙江绍兴卷
阅卷:刘春文
(绍兴市越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浙江省首届基础教学改革先进个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
【考题回放】
根据下列文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如写成诗歌,则不少于16行)。
每一朵花都有它自己开放季节,有开放在春天,有开放在夏天,有开放在秋天,也有则在冬天怒放。为什么非要赶在春天怒放呢?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季节,你也许会开放得无比绚丽。
【阅卷者说题】
2012年绍兴卷中考作文一改近几年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形式,呈现是一个材料作文题,设题比较开放,留给考生更多发挥空间。面对提供这一段文字,到底应该如何入手呢?
首先,读透材料,虚实结合。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材料。每一朵花其实喻指每一个人;“开放”喻指每个人价值观;“季节”喻指每个人位置。透视材料本质,我们不难读出这么一层意思: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合自己位置去实现自己价值观。其次,抓关键句,巧拟题目。可以先抓关键句:“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季节,你也许会开放得无比绚丽。”同时,可借助比喻、借代等修辞,最好能做到虚实结合。再次,题材不限,注意文体。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阅历及写作特长,选择适合自己题材和文体,借助第一人称,写出自己真情实感。
【佳作亮相】
花不只在春天开
绍兴一考生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有一种花先于叶而开,它“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它在冬雪里怒放,而不赶在百花争艳春天,不是因为它不够美丽,而是因为它“无意苦争春”,吃透了自身品性与造物规律。它就是梅花。
红梅开在寒冬腊月,在万花皆败季节格外令人赏心悦目。在刺骨寒风剥蚀下格外孤傲坚韧,在冬雪滋润下格外冰清玉洁。(中考作文)可以说,梅是开对了季节。
梅尚且如此,何况是人。
多数人愿意趁着青春打得火热,往艳丽舂光中进军,正如多数花愿意趁着春光争奇斗艳。可是人不知怒放着青春人何止千千万,正如花不知百花皆在争春。人总是觉得春光无限好,便挤破头皮地冲进春光里,他们不知道也许春位置并不适合自己生长,而适合他人生长,即使你挤进了春缝隙,绚丽却是他们。就像今天热抢公务员岗位,人们根本不分析自己是否适合就选择从政,只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职位春光无限好,殊不知自己在这种状态下或许连开花可能都没有,只能默默无闻地当一片绿叶。那么何不认清自己价值,学梅在百花皆败季节里开得无比绚烂?
多数人喜欢安逸舒适,正如多数花愿意在安逸舒适春风里开放。可是人在安逸环境中往往会忘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训。安逸只能叫人生存,却不能叫人发展和灿烂。当然也有人适合在安逸环境中做出一番成绩。可是多数时候,人是需要风雪洗礼,需要在逆境中成长,在艰难困苦中强大。如果“安乐”只能让你“死”,何不选择适合自己“忧患”。而安乐好比是春风,忧患好比是寒风,如果你不能在春风里成长,何不学梅在寒风里变得孤傲坚韧。
多数人喜欢春风细雨式成长,而不愿寒冬腊月式考验,正如多数花愿意沐浴春雨,而不愿抵抗风雪。但是温和成长毕竟是缓慢,温和也不能给人带来能力。也许有人适合温和稳步上升,就像一支支绩优股,涨幅不大却总在上升。但是更多时候,温和于人只是一种原地踏步催化剂。没有激烈冬雪拍打,就磨不出不挠品格。如果不能在和风中磨炼自己品格,何不学梅在冬雪中变得格外冰清玉洁。
花有开在春天而艳丽,也有开在冬日而绚烂,梅会选择适合自己冬天,人当然也应该知道“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深意。花不只在春天开,人不只在少年为。
【阅卷者说文】
上面这篇佳作,考生拟题为”花不只在春天开”,显然是切合了关键句,又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全篇以花喻人,分条论述了“人应该如何找准定位”这个观点。以苏轼《红梅三首》中诗句开篇,引出梅花这一意象。接着又用“梅尚且如此,何况是人”过渡到下文,采用并行三段推进,运用对比手法,将“多数人”与“梅”进行对比,论述每个人应找准自己位置、寻找适合自己生长环境、找到磨炼自己方式等三方面论述,说理清晰而充分,论述准确而严密。篇末点题,紧扣材料,凸显主旨。 心中永远悔
初春天气乍暖还寒,天刚蒙蒙亮,我和父亲已经在去医院途中了。 奶奶患病住院已经好些天了,父亲和叔叔轮流陪护。昨天晚上接到叔叔电话,说奶奶病情加重了,所以一大早我和爸爸就赶来了。记得上次去看奶奶时正赶上学校复习考试,没能多陪陪奶奶,这回我一定好好陪陪她老人家。我是奶奶唯一孙子,记忆中满满都是奶奶对我疼爱,而我却常常让奶奶生气,甚至伤心。
小时候,有一次在奶奶家玩,倒腾出了爷爷工具箱,我发现里面有一只羊角
锤。我想试验一下它威力,应在光滑地板砖上练起来。虽说人小力气小,可几下过后,地板还是让我给砸破了一块。我又找来一只碗,用力一砸,碗应声而碎,可溅起碎片却划破了我手,我哇哇大声起来。奶奶听到哭声很快就赶来了,看到满地狼藉不但没批评我,还忙着给我包扎伤口,又费了好大劲哄我高兴。
还有一次,我感冒了卧床休息,奶奶闻讯赶来,给我带来许多好吃东西,对我嘘塞问暖。而我当时正看电视上动画片看得入迷,对奶奶问候不但不领情,反而觉得她影响了我,于是不耐烦地说:“没事没事,你来干什么?我又死不了。”奶奶笑着说:“傻孩子,怎么说这么不吉利话?我摸摸还发不发烧?”说着,把手伸向了我额头。可我竟一把拨拉开了奶奶手,生气地说:“你烦不烦啊!人家正看电视呢,别挡着我!”奶奶缩回手,失落地走了。唉!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可真是伤了奶奶心!我真恨自己不懂事!这样想着,我心里催促着汽车快点,再快点,好让我快赶到奶奶身边……
突然,爸爸手机响了,接听后,爸爸转向我,眼睛红红,沉重地说:“奶奶不在了……”仿佛一声炸雷,我被惊呆了!奶奶,我亲爱奶奶,你竟然走得这么匆忙!你能原谅我这个不懂事孙子吗?我好悔啊!人们啊,为什么总是这样?拥有时候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时,一切都晚了。车窗外,房屋、树木、田野、行人,一切景物瞬时都模糊了……
2013中考作文模拟试题点拨与延伸解读
273512山东米继凤孙秀启
模拟金题
梦想,多么神奇东西!它是人生道路上航标,是催人奋进号角,是我们战胜艰难困苦力量源泉。人生若没有梦想,生命之花必然凋谢、枯萎。有梦想生活是芬芳,有梦想人生是精彩。正值多思多梦季节我们,更要放飞梦想,追逐梦想。请以“追逐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思路导引
一、抓住关键词,审清题意
“梦想”是最强烈渴望,是照亮灵魂明灯。它应该是积极、健康追求,我们须将其定位为一种积极、美好精神追求,以此作为文章支柱。“追逐”指为实现梦想而付诸行动和实践,强调行动重要性。
二、确定文体,巧设结构
虽不限文体,并不是不讲文体。学生应选取自己熟悉擅长文体来写,既可以采用记叙文叙写自己追逐梦想事,也可以用散文方式抒发自己对梦想理解与追求。为了使行文脉络清晰,有必要巧设结构。如以“追梦”过程为叙事脉络,陈述自己或他人追梦历程,在事件展开过程中,可以采用顺叙或倒叙手法。若写成抒情类散文,或以“空想”和“追梦”对举,或以“设梦”“追梦”“圆梦”递进,在抒情达意过程中,将文章主题诠释清
楚。若写议论文,则要论点清晰,举证有力,事例要新鲜,有时代气息。
三、讲究表达,注重语言效果
为了突出文章中心,可适当运用表情达意技巧。如采用叙议结合等表现手法,使文章主题鲜明;议论文中引经据典、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可使文章精辟独特。记叙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抒情语言要真挚、富有情感;议论语言要准确、深刻、简练。
主题延伸
一、琼瑶在《山呼唤》一文中深情地写道:“童年时,在故乡湖南乡间,曾有那么一座山,使我喘息过,使我迷惑过,使我喜悦而又使我沉迷……我就在那儿酝酿着、堆积着、制造着我最初童稚梦。”在童年,也许每个孩子都曾经编织过自己五彩斑斓梦吧。
请以“童稚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在食用菌庞大家族里,黑木耳曾是郁闷一族。它背负着“生于腐木、长于腐木”恶名声,一度备受冷落。是啊,它外表没有蘑菇美丽,身材没有竹荪窈窕,它不仅缺乏根、茎、叶,连植物最重要叶绿素都没有,因而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全身黑乎乎,在腐朽潮湿木头上缓缓生长,茕茕孑立,形单影只。出身虽然卑微,但梦想却在黑木耳心底扎根:走出大山,走上餐桌。
黑木耳努力长得平滑一些,玲珑一些,它竭力营造出脆滑口感,细腻肉质,让人吃着爽口,同时还具备丰富营养。终于,黑木耳优点被逐一昭示,很快它就被人们请出大山,摆上餐桌,成为人们喜爱上等食品。
你从黑木耳故事中领悟出了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美丽蝴蝶
生命是短暂,但生命美丽是永恒。 ——题记
骤雨渐歇,我走出闷热屋子透透气。眼前倏地一闪,啊!一只五彩蝴蝶!蓝色裙裳,白色丝带,蝴蝶如仙女般飞过。不远处,是如此艳丽花,在雨洗涤中呈现出别样美丽。蝶儿翩跹于花丛中,扰乱我视线。忽又飞来,落到我身旁一棵大树树干上。它在向我炫耀它美丽吗?我驻足观赏。
“噗!”蝶儿被一滴雨珠打中,落入树下水洼之中。我愣住了,我不知道是否该捧起它,柔弱翅膀在水中无力地拍着。我忽然发现我呼吸跟着急促起来。渐渐地,渐渐地,奇迹出现了,它一点一点爬到水洼中一朵小花上,竖起湿淋淋翅膀,在风中微微颤动。
我心里泛起一片喜悦。顽强生命终于战胜了噩运。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树上又落下无数雨滴。蝴蝶再一次不幸被击中,悲惨地落下。我心里一痛。那水面泛起浅浅涟漪,这个小生命仍在不停地挣扎,它还活着!我似乎感到了一股强大生命悸动!连忙小心翼翼地将它捧起。那颤抖翼,微微地展开闭合,我心也随之一起一伏。柔弱蝴蝶呀,你能不能挺过来呢?
又一阵风吹过,天晴了,一道彩虹挂在天空。那勇敢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从我手中一跃而起,向那花丝冉冉飞去……
我静静地站着,看它。可敬蝴蝶,为了美,空破丝茧束缚,为了美,战胜风雨磨难,它不正向我阐述着生命永恒美丽么?
满分理由……
本文让阅卷老师感叹是,作者在写记叙文时所表现出铺陈和渲染能力。作者利用题记确定文章主旨后,便开始讲述这个关于美丽生命故事。就这个故事本身而言,或许是作者虚构,或许是作者亲历,但就这么小小一幕场景,如果不是借助文学、艺术语言来叙述,也许只有那么短短几行文字。可是,作者在将这一过程一再放大同时,为我们展示了蝴蝶对生命追求那咱壮美。作者借蝴蝶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思考:为了追求生命而不断战胜挫折、磨难过程就是一种永恒美。
时间 在叙述蝴蝶命运时,作者并不是一个无动于衷旁观者,从他叙述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充满了关怀与敬重人文气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