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
黄玉娟
【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的纽带,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应当以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和职业培训支持,才能在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本文阐述了高职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了济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心建设对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需求情况,以济南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期刊名称】《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9(000)002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高职教学;金融管理;区域经济 【作 者】黄玉娟
【作者单位】济南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710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良性互动,实现双方共赢。
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建设应当契合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做好服务区域定位与专业布局,积极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社会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一、高职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提出高职教育要密切产学研合作,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还要开放教育资源,创新服务平台[1]。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资源服务,这正是落实国务院文件的重要举措。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社会
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大量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一些科研成果也能够在区域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职业培训和资源分享也能够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素质,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就是政府、行业、企业在政策、经费、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给予的支持[2],只有找准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服务定位,培养的人才和提供的社会服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才能有政策和经济保障,实现以贡献谋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就失去了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条件。服务社会也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途径。 二、济南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需求情况 (一)济南区域经济发展——建设金融中心
根据《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济南市将全方位打造
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机构中心、资金结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金融中心。打造金融机构集聚发展高地,大力引进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典当、基金、融资租赁、货币经纪、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引进培育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财富中心、金融顾问公司、第三方理财公司等机构[3]。 (二)对金融管理专业人才需求
济南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专业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行业企业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掌握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必备的经济管理知识,具备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较强的金融产品营销能力,在金融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基层金融服务和管理工作岗位等工作的品德高尚、技强业精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金融机构在人才需求上越来越务实, 使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得到金融机构的欢迎。近几年,发展比较快速的金融服务业对金融人才有着持续旺盛的需求。随着济南市金融中心的建设,引进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将带来适合金融管理专业培养方向的金融机构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量的增多,如银行和证券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查勘人员和内勤人员等。信托、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机构涉及的业务也需要熟悉金融产品和金融实务操作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金融中心建设人才需求的契合,为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对金融管理专业职业培训需求
开展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优化教学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济南市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熟悉金融产品和掌握金融服务岗位技能人才的金融管理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金融
产品不断创新也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为金融管理专业带来职业培训的需求,如金融机构新入司员工业务和技能培训,包括金融基础知识、营销技能等方面;已有人员技能提高培训,包括最新金融形势分析、金融产品介绍、风险管理优化、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还有资格认证,包括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以及刚刚兴起的金融服务师等资格认证的培训。金融管理专业外可依托校内培训场地和资源,内可借助金融实训室等场所和设备,为金融机构提供职业培训服务。
三、金融管理专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济南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将带来较多的金融人才和职业培训需求,为金融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济南职业学院作为济南市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更应当积极助力济南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管理专业应当贴合金融中心的需求,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与区域金融企业的对接,提升校企合作内涵,积极开展职业培训,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职业培训服务。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金融管理专业应当根据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度和人才需求的情况,研究可能出现的新的岗位需求,动态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按照金融企业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找准社会服务定位,与时俱进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积极参与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当地经济社会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4]。金融管理专业目前作为济南职业学院省级品牌财经专业群的重要组成专业,应当改变单打独
斗的局面,要在核心专业的带动下,与群内其他专业加强协作,相互促进,形成合力,共享内外部资源,创建优质共享型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的社会能力。 (三)提升校企合作内涵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强调: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5]。金融管理专业应当摒弃以前“校企合作就是设立实训基地”的片面思想,加强与区域金融企业的对接与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内涵。积极通过学院争取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协调相关金融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企合作。
结合金融管理专业和金融企业实际,目前可以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校企合作:一是联合开发基于岗位能力的实训教材。紧紧围绕金融企业一线岗位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理论知识的选取学习,同时兼顾金融从业人员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对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共同编制实训教材和设计实训课程,实现理实一体和课证融合。二是探索金融从业人员订单制培养。目前金融行业中有些劳动密集型岗位如电话销售坐席或是理赔查勘外勤等,适合订单制培养模式,专业可以与金融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金融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制合作培养。 (四)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目前金融管理专业在师资队伍、金融实训室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面向金融企业的职业培训几乎没有开展。金融管理专业应当积极走出去,树立面向市场、社会服务的意识,根据自身办学优势,面向金融机构开展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职业培训,充分了解金融企业关于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需求,按需培训,根据金融企业需求量身打造培训方案,完善培训教材,提升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S].(国发〔2014〕19号).
[2] 王波,管芳景.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几点建议[J].现代交际 ,2016,(20):181-182. [3]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
[4]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S].(教发[2014]6号).
[5]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S].(教职成〔2018〕1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