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毒第4期 2 l 3立・8月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Joumal of Hulunbeier Colle ̄e No.4 vo1.21 Published i11 AU ̄Iust。2O I 3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欧债危机的视角 张长全 游鹏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文章从理论上阐明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国际资金流动对不同国家相应金融市场的不 同影响。接着利用8个国家(欧洲6国和美国、日本)2009年l2月至2012年2月问长期国债收 益率的月度数据,通过相关,巨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表明:欧洲债务危机前各国国债收 益率波动与希腊国债收益率波动均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危机发生后德国、法国、意大利 的国债收益率与希腊出现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中国完全开放资本项目过程以及之后应注 意的问题。 关键词:欧债危机;国债收益率;Granger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0l(20l3)04.0034.09 一、引言 染性(contagion).一国危机通过种种途径向其他 国家和地区扩散,进而威胁其他国家的经济安全, 这一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许多学 以}司际分一r.为主的经济全球化和以国际资本 肆意流动为代表的的金融自由化是当下的发展趋 势,围与国间的经济金融关系日益密切而不可分。 游家兴(2010)的观点是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 一者认为:危机传导在金融危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 用不可忽视,并指出研究金融危机传导非常有益。 对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1987年以来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 定程 上会扩大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更为开 放的世界经济体系充分表现了其两面性,一方面 资本自由流动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效 率,减少了政府控制下的价格扭曲和市场失灵。 另一方面,金融体系较脆弱的国家在面对具有强 烈的内在的逐利性、投机性和快速大规模流动的 国际资本时,其金融市场变得更加充满风险和不 稳定性.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与此 的一体化进程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加强,但 随之而来的是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稳定和金融安 全威胁的逐步升级。中国经济仍然欠发达,国际 经济中地位较低.金融体系不健全.受国际经济 金融环境尤其是与中国有密切贸易、金融关系的 同时,因际金融环境强烈的影响一国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对调控宏观经济、监管风险以及应对 危机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也有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如 l992年英国、意大利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 国家的影响显著。例如:受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 机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异常迅速、高强度的措 施,对近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持久 强烈? 由于中国目前只是账户下完全开放,而资本 账户有限开放。如QFII和QDII.国外金融危机对 中国资本市场影响远远小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但是,对资本的严格管制有其局限性,如扭曲市 场,易引发道德风险;且管制效果有限.管制出 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 危机,越来越带有一个显著特征:即有明显的传 收稿日期:2013-07.I9 作者简介:张长全(1 971一)男,汉族,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银行经营与管理。 游.鹏(1989一)男,汉族,安徽财经大学2011级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银行经营与管理。 34. 现的结果有可能为国内的金融市场竞争过度,或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也有可能出现 感,而注意研究这些国家间的商品和金融资产的 贸易联接上。根据他们的模型,对某个国家货币 成功的投机行为导致该国实际汇率发生贬值,会 提高该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而它的贸易伙伴将 出现贸易逆差和外汇储备的减少,最后遭受货币 攻击。 以上两种结果;固定汇率政策和资本管制常常会 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资本管制 也可能会人为地割裂国内外资金的流动,从而导 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 增加资金的市场风险。人行调查统计司的课题组 (2012)研究表明我国关于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 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可以预期,我国会逐步开放 Eichengreen et a1.(1996)在对20个工业化国 家1959年至1993年之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时 找到了危机传染的证据。研究表明,如果国家间 具有类似的宏观经济环境,那么、国家间有贸易 往来的更容易传递货币危机。 动态合作博弈理论可以用来描述国际贸易之 中的竞争陛贬值。Huh&Kasa(1997)就是用此理 论来解读亚洲货币危机的传染现象的。 3.金融联接 国际间资本流通与国际贸易类似,也可以导 资本账户,外部危机通过资本账户传导至国内的 也会逐渐加强。 笔者更关注的是开放资本账户后,国外金融 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会表现怎样的特点,因此,本 文着重从资本项目的角度,以近期爆发的欧洲债 务危机为研究对象,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进行讨论。 二、文献回顾 致金融危机的传导。Goldgajn&Valdes(1997) 解释“传染”现象是从向外国提供流动资产等方 面的金融服务的中介角度。他们模型的重要特征 就是引入了金融中介。 Kodres&Pfitsker(1999)注重考察在不同市场 对于金融危机的传导,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 定义。外国学者如Geflack和Smets(1995)、 Erichengreen(1996),国内学者王国峰等(1999)、 杨丙见(2001)分别在对金融危机传导研究的基 础上提出了金融危机传导的定义。这里特别指出 间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者。投资 IMF对金融危机传导或纯粹传导Pure Transmission) 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会调整他们的证券组 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危机会导致债权人对其国家 合在不同国家间的配置,从而把冲击传播到其它 的经济基本面进行重新评估,即使评估结果不出 现完全相反的变化,但债权人可能会降低其资产 组合风险,转而投资高质量资产。IMF这一定义 准确的描述了欧债危机后发生的事实,即希腊等 国国债遭到抛售,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国债 受追捧而收益率下降。 市场而产生危机传导现象。 (二)金融危机传导现象的经验证据 1.资产价格相关性分析 这种方法首先分别测度出两个国家的相应市 场,比如:股票市场测出并继而比较在平稳的时 候以及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的资产价格相 关系数。如果危机冲击之后的相关系数明显大于 平稳的时候,就说明在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两个市 (一)金融危机传导的原因 1.共同的冲击 Calvo&Reinhart(1996)认为:拉美国家对外 场之间的传递机制加强而且产生了传染;若相关 系数并没有那么显著地增加,有可能是因为某些 相同缘由的溢出效应使得市场受到了某些压力, 此方法主要是用来检测Masson所提出的“纯粹性 的传染”存在与否。 2.协整(Co—integration)分析 ’ 资本流动是因美国利率变化引起,而1992—1993 年的欧洲货币危机与德国利率的上升似乎也有一 定的关系。Masson(1998)把因共同的冲击而产生 的传导称之为“季风效应”(Monsoonal Effects o Buiter et a1.(1995)构建了一个“中心—周边”模型 来解释1992一l993年欧洲货币危机。 2.贸易联接和竞争性贬值 Gedach&Smets(1995)从货币危机发生国的主 要贸易伙伴成为被攻击对象这一现象中得到灵 对于国际金融市场来说,其一体化程度不是 一成不变,而会跟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资产价 格相关系数在不同市场之间的变化不但会受到传 染因素的影响,而且有可能还包含长期趋势的变 .35. 化_}}j协整方法来对市场间长期关系进行评估.同 时进行对长期均衡偏离的分析来验证危机传导。 Cashin el 1a.(1995)运用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 来榆验7个发达国家和6个新兴市场国家1989年1 月--1995年3月间的证券市场的指数,检验发现证 券的价恪指数服从于随机游走(Random Walk)过 程,因此,能够采用协整模型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共 变(Co~movement)关系。实验表明在这一时期,新 兴市场之间的一体化的程度得到很大加强,此外通 过分析各个国家国内的市场指数的短期间的相互 作用,他们认为某个国家出现的某种冲击需要几周 时间/j.能传导到其它国家。 三、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 (一)对欧洲债务危机传导的理论分析 无念产生危机传导的原因是经济冲击等实际 因素,还是信息不对称、预期变化等心理因素, 危机传导必须体现在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动上 来 金融危机发生时,国际共同基金等对其投资 组合中资产配置在不同国家间的调节使得不同国 家间的资产价格产生同向或者反向的变动。 2009年12月份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希腊 困债收益率节节攀升,相应的欧洲地区其他财政 状况良好的国家如德国国债收益率却呈下降趋 势,而美国、日本等主要资金流出国的国债收益 率也震荡下行 当主权债务危机向西班牙、意大 干lj、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蔓延时,这种趋势愈 发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 围际共同基金的投资组合资产配置和套利因素。 国际投资者90%收益来自成功资产配置,而 翻际投资基金通常会按照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 以利用不同市场上风险的不相关性进行风险管 理.例如: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而根据现代 投资理论,在金融市场上是将资产配置于无风险 资产与风险资产组合之间,以获取与自身投资目 标相适应的风险与收益组合。希腊等国家出现债 务危机后,不仅持有这些国家国债的投资者会抛 出持有的国债,而且主权债务危机会逐渐通过商 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等渠道传导至实体经济,国际 投资者的预期开始改变,在市场上抛出风险资产 组合与原本是无风险资产的国债,转而投向风险 较低的国家。因此,可以看到希腊、西班牙、意 大利等国的国债收益率持续升高,而美国、日本、 德国等财政状况较好的国家国债收益率在下降。 例如:2012年3月下旬西班牙财政赤字将超预期 的消息披露后,美国、德国、日本国债收益率再 次下跌。3月末,美国、‘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 分别收于2.21%和0.99%,较上年末上升33个和1 个基点。 另外一个导致两种市场国债收益率反向变动 的重要原因是套利。套利交易(Carry Trade)是指 借入低息货币,将其兑换为其他高息或升值货币 并投资于其资产市场,以期从中获利的交易行为。 传统意义上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一般为日元或瑞 士法郎等低息货币。由于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政 策,El本居民和家庭通过将日元兑换为其他高息 货币,并大多投资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高息货 币国家的国债市场,以赚取更高利息收入。典型 的例子是美国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公司, 其主要赢利方式就是利用高杠杆,在不同的市场 对不同国家的主权债券进行套利。2008年国际金 融危机后,由于美元低利率政策等原因,美元也 逐渐成为套利交易中的融资货币,并就在其中扮 演重要角色。美元套利交易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 日元套利交易来说是更为广泛的,出现此种现象 是因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在经济总量、投资主体以 及投资主体等方面皆不相同。主要在于,一是美 元套利交易投资主体和领域更广;二是美元套利 交易给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复杂影 响。普通的套利活动有助于均衡各个国家之间的 利差,从而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但过度的套利 交易可能对金融市场产生冲击,特别是大规模的 套利交易平仓通常会引起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 动,甚至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 机以来,不利情况的出现通常会导致投资者避险 情绪增加,而涌人美国、日本、德国的国债市场: (二)对欧洲债务危机传导的经验分析 1.国债收益率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图l显示了欧洲7国与美国、日本2007年1 月到2012年5月间国债收益率的走向。其中希腊、 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的10年期国债 收益率在2010年1月之前比较稳定,而2010年1 月之后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和波动。而美国、日本、 德国的国债收益率在201 1年9月之后明显的降到 一个较低的水平。 ④若平稳时期和危机期两个市场的波动性 去值能统计地改进对 的预测。则称 因果于 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那么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才 。检验模型如下: 能够判断传染效应是否存在,为此可进行脉冲分 析。 无约束回归方程: m (2)Granger因果检验 = 。+∑al, 一,+∑届, 一 Granger因果检验要求被检验的时间序列具有 协整关系,要不然会出现“伪回归”。时间序列变 有约束回归方程: = 。+∑ 一,+ f置l 量间的协整关系是由Enger和Granger首先提出来 原假设:H0:届,=O,.,:1,2,…k 的。该方法的基础思想在于,如果两个时间序列 变量呈非平稳的,但他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 备择假设:Ⅳl: ,≠0, ,1 k 稳的,则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F统计量: 即协整关系,变量的增长率表现出共同的增长趋 势。检验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的时候需要先检 F: E /[Ⅳ一( +七+1)) ~ 、 (m+k+1)) 验每个变量是否具有单位根,即检验每个变量的 平稳性。 另外,序列 和 的滞后阶数 和k的选取可能 基本步骤如下: ①单位根检验(Unit RootTest) 影响上述统计推断的结论,甚至不同的时滞长度 如果变量^t的一阶差分稳定,那么变量^J有 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本文以最终预测差(FPE) 单位根。检验变量稳定与否的过程称为单位根检 标准为基础确定最优的滞后期。 验。一般来说常用的单位根检验方法是 Dickey—Fuller的ADF单位根检验。其检验公式如 FeE(k)= ・丁ESS(k) 下: Ax,=a0+ f+ + 数据的预处理: 一l+∑ fAx,一l霉l 考虑到国债收益率分布的非正态性与变易率 聚类性,即波动性不仅随时间t变化,而且常常在 并作假设检验:go: :0;日1:%<0 某一段时间内连续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首先 如果接受假设 ,而拒绝 ,则说明序列 , 采取由Engle提出的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分别对各 存在单位根,因而是非平稳的,否则说明序列x.不 国国债收益率自回归方程的残差的GARCH现象 存在单位根,即是稳定的。非平稳的变量需要检 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国国债收益率的残差均存 验其一阶差分的稳定性,若变量的一阶差分稳定, 在GARCH现象。因此,可以用模型残差的方差项 那么就说明此变量是I(1)的。所有变量一阶差 描述国债的波动性,考虑如下的GARCH(1,1)模 分稳定是协整的前提。 型: ②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 若所涉及的变量一阶差分皆是稳定的,并且 =p七£t ’ ’ 一 ’ 上述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也是稳定的,则这些变 07 C+口 I+ Of£ l 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协整检验就是检验变量 式中的条件方差c,. 代表了国债收益率的波 之间的协整关系存在与否,本文在做协整检验时 动率。 采用的是Johansen检验法。 对数据预处理结果显示,原数据均不平稳. ③Granger因果检验 但一阶差分平稳,因此可以进行协整分析。将希 对 和 两个时间序列,依据Granger的定 腊数据与其他各国数据分别进行协整。 义。如果相对于仅用 的过去值来预测 时, , 协整后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 的过去值能用来改进对 的预测。即如果 ,的过 .41. 表2:希腊与其他国家国债收益率变化率Granger检验结果 危机期前 F—Statistic Pn)h. 危机期 F-Statistic Prob. 希腊d s not Granger Cause德国 0.03927 O.96l5 3.82697 O.1483 德国does not Granger Cause希腊 希腊d s not Granger Cause法国 0.6659l 0.0885 0.5218 0.9156 0.27736 2.10260 0.00ol 0.039l 法国d s not Granger Cause希腊 希腊d0es not Granger Cause美国 0.O7017 0.63877 0.9324 0.5355 14.5l57 1.34729 0.76O7 0。2825 美国dnes not GrangerCause希腊 希腊does not GrangerCause意大利 意大利doesnotGrangerCause希腊 希腊dl s not Granger Cause葡萄牙 0.5O622 1.2436 O 46796 1.16737 0.6o82 03038 0.631l 0.3259 1.78345 6.6l373 4 47389 1.5l96l 0.1938 0.0062 O-0248 0.243 葡萄牙d s not Granger Cause希腊 希腊d s not Granger Cause日本 1.62354 2.28769 0.2152 0.12o2 1.59037 1.6O478 0.2286 0.2258 日本dims not Granger Cause希腊 希腊does not Granger Cause西班牙 西班牙does not Granger Cause希腊 0.48l95 0.983l9 0.44035 0.6226 0.3867 O.6482 O.42053 0.62645 0.53287 0.6624 0.5447 0.595 计算结果显示,希腊与其他各国在危机期前 均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危机期间希腊与2 个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之间出现Granger因果关系, 用 标出,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复杂。希腊与意 大利之间存在相互的危机的传导效应,出现交叉 的传导,而希腊对法国存在单向的传导效应;而 德国作为欧洲地区主要的投资者避险市场,对希 腊国债的波动具有的引导作用非常明显。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府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目前中国正准备着 手进行逐步完全开放资本项目,应该充分考虑国 际资本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作用。 此外,根据各国国债收益率波动走向来看, 经济金融情况本身较好的国家受影响较少,而出 现波动较大的国家大多因为其自身的金融市场有 较大的风险,笔者认为外部作用只是加速或延缓 了风险的暴露与爆发,一国金融危机的治理需要 该国家本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l】Willem H.Buiter,Giancarla Corsetti,Paolo A.Pesenti, A Center-PeriPhery Model of Monetary (~)国债收益率波动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这种简单的分析方法在面对复杂 因素导致的情况时显得非常无力。异方差性.内 生变量等因素使得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不可靠,因 此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做进一步的处理。 (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 Coordination and Exchange Rate Crises[J] BER WorkingPaperNo.W5140,1995. [2】Stefn aGerlach,Frank Smets,Contagious Speculative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发现欧洲国债收 益率波动之间存在统计上的因果关系。希腊与意大 利国债市场统计上表现出相互传导的作用,而作为 Attacks[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1.I】,Issue I,March 1995,P45・63. 【31 Barry Eichengreen, Andrew Rose, Charles 避险市场的德国,对希腊市场起到了引导作用。 (三)国际金融环境对一国国内金融的影响 Wyplose,Contagious Currency Crises:First Tests 【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es,'Co1.98,No.4, l996,P463-484. 在经济和金融愈发一体化的今天.尤其是对 于资本项下也完全开放的国家,外国在国内金融 市场的投资与投资活动使得本国金融市场会随国 际金融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而在危机时期,国内 金融资产价格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这对一国政 [4】Guillermo A.Caivo,Enriqu ̄G Mendoza,Rational Herd Behavior and the Giobalization of Securities Markets[Jl,Duke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97.26,March6,I998. (下转第25页) .42. 合理便捷的程序对于当事人。律师和援助机 里仅做了些粗浅的探讨,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能 构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建议是:由律师在 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探讨。对这项制度的改革,不 日常接待中辨别可以援助的潜在对象,履行告知 是单纯的增加或删改程序,而是融合于一项系统 义务,介绍当事人到援助机构申请援助;如果律 工程之中,笔者仅将其从整个法律援助实施体制 师愿意代理案件,可直接向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改革中抽取出来进行了分析。要提高法律援助的 援助机构通过审核后就将案件指派给该律师,结 整体效率和质量.还需要与立法修正及其他制度 案归档时由援助机构发放办案补贴。无论设计什 的改革相配套,包括加大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 么样的程序,要从根本上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达 加强协作.使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形成优势互补; 到应援尽援的目标,有两个方面应该着重考虑: 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名录,由受援人自己选择代 一是要将律师告知法律援助制度的义务上升到法 理案件的律师;建立公职律师制度,提高法律援 律层面,而不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基本的道德 助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等等。 规范应该上升为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只 参考文献: 有这样才能保证当事人的利益不受侵害,杜绝一 [1】刘玮喇.法律援助代受理机制的实践与分析(J】.中 些法律工作者借机赚取昧心钱的现象;二是要尽 国法律援助,2013(01):49. 量简化法律援助的申请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对 【2】李立家.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审核机制研究【J】.中国 于执业律师来说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法律援助,2011(08):58. 很多律师就怕到政府部门办理繁琐的手续,要借 [3】桑宁.法律援助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和瓶颈问题研 助执业律师的力量发展法律援助事业,在运作模 究【J】.中国法律援助,201 2(02):57. 式上就要尽量的市场化,比如提供网上申请等便 (4】柳永忠.关于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捷的现代通讯途径,缩短流程,提高双方的工作 【J】.中国法律援助,2011(07):37. 效率,这样才能提高律师的积极性和办案质量。 [5】尚启文.推行“法援案件先办后核”工作机制的思考 对律师提前介人法律援助申请的问题,在这 【J】.中国法律援助,2Ol1(02):48. ■一 一 一’.E一 一 一 一 一’.|一■一 ’.E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囔 (上接第42页)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the Federal Reserve 【5】Paul Masson, Contagion:Monsoonal Effeets, Board,Revised,Aug.1 999. Spillovers and Jumps between Multiple Equilibria[J】, [10】金洪飞,货币危机传染的投资组合模型[J】,当代 IMF Working Paper,1998. 财经,2004(04),p25-29. 【6】Guillermo A.Cairo,Enrique Ct Mendoza,Rational 【11】张志波、齐中英,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 Contagion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Securities 应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5 Marke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03),Pl15-120. 51(2000)79・113. 【12】游家兴,经济一体化进程会放大金融危机传染效应 【7】Cashin,P.,M.Kumar,and J.McDermott.International 吗?一以中国为样本[J】,国际金融研究,201O(01).. Integration of Equity Markets and Contagion 【1 3】杨丙见.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播渠道分析[J】,生产力 Effects[J】,IMF Working Paper,No.WP/95/I10 1995. 研究,2001【05),2001. [8】Goldfain,1.and R.O.Valdes,Capiatl Flows and the f1 4】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我国加快资本账 Twin Crises:The Role of Liquidity[J】,IMF Working 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J],中国金融,2012(05), Paper,No.WP/97/87 1997. 2O12. [9】Kodres.L.E.and M.Pritsker,A Rational Expectations 【1 5]高铁梅,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 Model of Financial Contagion[J],Finance and 华大学出版社,200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