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库车坳陷却勒—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高精度层序对比及油气开发意义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24卷第4期 现代地质 V0L 24 Nn4 Au昏2010 2010年8月 GE0SCIENCE 库车坳陷却勒一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 高精度层序对比及油气开发意义 蔡振忠 r,张丽娟 ,林畅松。,雷燕平。,苏真真 ,司宝玲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2.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3.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高精度层序地层为密集井网开发井区储层精细对比提供了重要手段。库车坳陷却勒一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 砂岩段以相对稳定的水进面为界进行的高精度层序划分、对比和沉积微相分析结果表明,底砂岩段可划分出4个四级 层序和6个五级层序,羊塔井区以干盐湖环境河流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形成3—4套分布较稳定、粒度较细的砂体, 物源来自东部和东南部的前缘隆起区,是河流长距离搬运的结果。却勒井区砂体厚度变化较大,可识别出3期较大规 模的水进一水退旋回,发育3套厚度较大、近物源的辫状河道、三角洲前缘河13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这些砂体由 北西向南东方向变薄,碎屑体系分析表明物源来自西部温宿凸起区。古地理再造表明两井区形成于两套沉积体系,之 间有一湖湾分隔,层序一沉积体系的差异和分布决定着储层分布和油田布井开发的方案。 关键词:高精度层序地层;沉积体系;油田开发;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却勒一羊塔井区;库车坳陷 中图分类号:TEl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10)04一o662—07 lIigh-resolution Sequence Contrast and Its Oil/Gas Exploitation Significance of Lower Sand Section of Kumugeliemu Group of Quele—Yangta Well District in Kuqa Depression CAI Zhen—zhong , ,ZHANG Li-juan ,LIN Chang—song ,LEI Yan—ping ,SU Zhen—zhen ,SI Bao—ling (1.School ofEarth and Space Sc ̄ne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2.Institute ofPetroleumExploration andExploitation,Tarim oaf ̄a Company,PetroChina,Kuerle,Xinjiang 841000,China;3.School ofEnergy,China University fo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an) Abstract: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provide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reservoir finely contrast in dense devoloping well area.Bounded by the relatively steady transgrassive surface,there can be divided 4 4 order sequences and 6 5 order sequences in the lower sand section of Kumugeliemu Formation.Finely se- quenee contrast and depositional mierofacies analysis show that there were mainly delta front deposit of drought salt lake environment in Yangta developing district,and formed 3 to 4 steady distributional fine grain-size sands,which came from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uplift area,and reflected the fluvial long—distance transporta- tion.In Quele developing distirct,the sandbody was thicker variable,which reflected the near fan or braided lfuvial delta deposit characteristic.Three thick sandbodies wich are in braided channel,delta front mouth bar and sub—distributary channel developed during 3 transgressive—regressive cycles Can be recognized.From the northwestern to the southeastern,the sand gradually thinner,and reflected the clastic system coming from west- era Wensu uplift.Paleo-geography re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two well districts developed under two different depositional systems,and there was a bay between them.The diference of sequence and depositional system decided th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and oil field development scheme. 收稿日期:2010—02—20;改回日期:2010—04—15;责任编辑:孙义梅。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2006CB202302)。 作者简介:蔡振忠,男,高级工程师,1970年出生,石油地质专业,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综合分析工作。 Email:caizz—tlm@petrochina.COrr1.cn。 第4期 蔡振忠等:库车坳陷却勒一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高精度层序对比及油气开发意义 663 Key words: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depositional system;oil field development;the lower sand section of Kumugeliemu Formation;Quele and Yangta developing district;Kuqa depression 0 引 言 的地震地层学向更精确的、储层规模的高精度层 序地层和储集体分布预测的方向深化,以满足减 却勒、羊塔是库车坳陷西部的两个开发井区, 小日益增加的隐蔽油气藏的勘探风险、优选开发 相距较近,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部发育稳定的 方案及剩余油分布预测等的需要。近年来发展起 砂砾岩段,厚30~40余m,是区内重要的油气储 来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层,之上覆盖膏泥岩和白云岩段,是区内稳定的 对比标志层。密集的开发井资料分析表明,却勒、 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部的这套砂砾岩段无论 是砂体厚度还是沉积环境都有些差别,造成开发 井布井和储层精细研究的困难。本次研究应用高 精度层序地层的对比方法,通过大量开发井资料, 分析却勒、羊塔区的沉积微相、物源体系的不同, 恢复其沉积期的古地理特征,为开发布井和储层 精细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北部以天山 为邻,南面为塔北隆起,整体呈北东东向展布, 东西长约500 km。南界在库喀公路,北至南天山 山前,宽约20~70 km,面积约2.85万km 。坳 陷内煤炭和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目前塔里木盆 地勘探程度较高、油气探明储量较大的地区,塔 里木盆地大型的克拉2气田就位于坳陷的中北部, 是我国开发西部中“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资源 基地 。 库车坳陷中新生代处于前陆盆地演化阶段, 露头和探井揭示其中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全,以砂 泥岩沉积序列为主 I4 J,三叠系一侏罗系的湖相 暗色泥岩、沼泽相煤系地层和煤层为区内的主力 烃源岩 J,在白垩系一古近系中发育多套储集砂 体,其中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厚度较大, 分布较广,为区内的主要储层之一,并已发现油 气藏 J。在古近系一新近系地层中发育了多套区 域性分布的泥岩、膏泥岩,构成了区内的优质盖 层 ,为区内成藏提供了重要条件 J。 2高精度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分析 2.1高精度层序划分方案 随着盆地勘探程度和地震资料分辨率的提高,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不断从相对宏观的、盆地规模 stratirgaphy)是通过结合露头、岩心、测井及高分 辨地震资料分析和识别高频的沉积旋回为基础的, 其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 进展。 大量的研究和勘探实践表明,以早期在地震 剖面上观察到的、相对宏观的几何特征为基础而 建立的地震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应用于 小尺度的沉积体几何特征的研究。层序地层的概 念在时问和空间上看来可在不同的尺度上加以应 用。Wagoner 首先提出高频层序地层学的概念, Aitken和Howell【l。。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系 统论述。高精度的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是以建立更 为精细的等时层序地层和岩相格架,进而达到更 有效地预测储层分布、储盖组合等为主要目的的。 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原 理和方法,探讨高精度层序单元和沉积体系或沉 积相域的控制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发展高分辨 的地球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从而提高地 下地质条件下的预测功能。这一领域的研究,成 为当前沉积盆地分析、储层预测和开发地质广泛 关注的课题,也是近期国际上跨国石油公司、有 关的国际性会议和文献讨论的热点。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首先依赖于精细 测井、露头或岩心等的垂向分析和横向对比,识 别出高级别海(湖)平面变化产生的问断面、沉积 相突变界面及水进界面。近年来,许多研究成果 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层序划分和体系域分析的范例。 目前,关于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四、五级)的级 次和划分存在着不同的方案,可概括为两种基本 的方案:一种是主张把三级层序作为层序地层格 架的基本单元,其内进一步划分体系域(四级)和 准层序(五级)。随着研究精度的提高,三级层序 的规模变小,原来的三级层序可视为层序组。这 种方法保持了层序地层学原有的级次方案,仅是 不断提高三级层序的划分精度。三级层序以下的 现代地质 2010 地层单元均以水进面为界进一步划分。如Van 序单元,旋回结构的对比是最重要的划分依据。 Wagner等(1990)以露头、测井和岩心资料为基础 沉积旋回变化主要表现在:(1)沉积相带和沉积边 的三级层序事实上已比Vail等(1977)早期以地震 界的迁移(上超、下超);(2)沉积古水深的变化; 剖面分析为基础的三级层序的级别要小 (3)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变化;(4)古生物组合和古 得多 。 生态变化;(5)沉积层接触关系等。 在Exxon的层序地层理论中,层序或三级层 另一种方案则在三级层序内进一步划分以水 退界面为界的四级或五级层序,其内还进行体系 序是由不整合及其与之对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地 域或水进和水退沉积的划分。如Posamentier等通 层单元。尽管随着研究资料精度的不断提高,三 过精细的测井曲线对比、岩心剖面观察及三维地 级层序的规模不断变小,但仍然以可观察到的不 震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强制性水退的概念并应用 整合及其对应的整合面为界。Van Wagoner认为, 于白垩系滨海相高精度层序单元的划分和分 当四级的海平面变化旋回中的下降期较明显时, 析¨ ,具有强制性海退形成的突变冲刷底界的滨 可以水退界面划分出四级层序 。在理论上,三 面沉积构成这种层序单元的低水位体系域。Brown 级层序内不应存在明显的不整合面。为此,我们 等也进行过四级层序划分和研究 141。Cross提出的 层单元都是以水退界面为界的 。 一般把三级层序内高精度的各级层序的划分均以 高分辨成因地层学的长周期、中周期及短周期地 相对易于追踪对比的水进界面为界。在海相和陆 相湖盆的研究中均表明,水进界面是高频沉积旋  林畅松等提出,高精度的层序单元主要是指 回变化追踪对比最为可靠和易于识别的标志。三级以下的四、五级层序和体系域 。四、五级 2.2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对比 层序代表了三级层序内四、五级的沉积旋回。因 本次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的开发井测井资料, 此,三级层序内存在的高频海(湖)平面或沉积基 对却勒一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部底砂岩段进 准面变化旋回是划分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的前提。 行精细的高精度层序和沉积微相研究,探讨了库 地层记录中的沉积旋回变化是海(湖)平面或沉积 姆格列木群底部三级层序Esql的低水位域的高精 基准面变化的物质表现。沉积基准面下降将引起 度层序构成。研究表明,以相对稳定的水进面为 水退,导致沉积体系的推进直至引起冲刷剥蚀; 界,Esql的低水位域可划分出4个四级层序、6 基准面上升引起水进,导致沉积体系向陆后退。 个五级层序和近20余个六级层序(图1),四、五 显然,盆地充填序列中各级旋回结构的存在及识 级层序界面可进行区域性的追踪和对比。 别是划分各级层序的依据。特别是较小级别的层 地层 ( K 深 岩性 。一 _—— ‘从却勒一羊塔井区的层序一沉积体系对比剖 序蚶 分 {)1=积扣 沉积麟准 l 组 段 f 2l /m 度 削面 0. ! 缸覆 缴秘 } 席 吉蔼 岩目 甜征 腻序划 } 体 f 沉积相 沉积基准 相 微柏 面诳 地 (1㈨J5( 深 岩性 Kt(浅) 上弛‘- 自五 j  】-_— 鲁 } 局泻海台地湖湾限 蒸发盐岩 百盯 『】 冉冉 J寐 井鞍 __—— 段 IIl 州 度 剂『『}i R L(深) _级  级蓑 r J 牛几 微相 .J面, 救 f 盈 } —I 硒些限  燕发箍岩 /m _ 一 , :  一N — 姆 岩g : - 泻湖 —J{ 5 『 角洲 近端河 前缘 几坝 远端坝 姆 岢泥 岩段 -_—— 5{H ; 海湾 舒泥 格 爪 矾 底 f  ln1 砂 f=_ 5  }参 1 ) 滨浅湖 浅湖混 沉积 } 格 底 _ l ●Z- 角,  河,k下讣门流垭河 揖 洲 潞 湖混 水下分流 flJ『道 群 石段山 雾 矗 日U 伯 近端河 洲 几坝 缘 群 段 ‘砂 ≤ 3-9 (_: = 塑 J l } {} 刖缘 水下分流}【J』遁  】浅湖 湖滩、边缘砂枷 』 ● 5 40远端坝 ¨T1 _。●。一 > : 目 > 【 ) ;; 刊1 ● ● I JI 沉积 滨浅湖泥 l 确 河几坝 {j l 量 洲 远端坝 RU 缘 水r,}流河道 L r 图l 却勒一羊塔井区典型井层序划分和沉积相分析(左:却勒c; : 塔A) Fig.1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and deposition analysis of Quele—C and Yan ̄a—A 第4期 蔡振忠等:库车坳陷却勒一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高精度层序对比及油气开发意义 665 面可以看出(图2一图4,连井剖面井位见图5), 何形态。 却勒一羊塔井区的底砂岩段均可划分出6个五级 却勒区的砂体厚度较大,变化大(图2),白 层序,层序界面以水进期泥质沉积为特征,可进 云岩至底砂岩段区内发育3期较大规模的水进一 行区域上的追踪对比。底部P1的顶界为最初的一 水退旋回,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相应发育3 次水进面,代表了不整合面上下切水道充填或水 套厚度较大的辫状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水 进前的残积物。P2至P6均以水进面为界,这些水 下分流河道砂体。高精度层序对比发现,砂体由 进面在两个井区大部分可追踪对比。这些准层序 北西向南东方向上有变薄的趋势,反映碎屑体系 由两个相对较明显的水进面分隔成两个准层序组。 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注入,形成沉积体系不断向前 不难看出,这些界面事实上限定了单一砂体的几 推进、砂体不断前积叠置的现象。具有近源扇、 目 ,…. ,■ 1 1…1--- Ⅱ…GR DLL GR DLL … 白云岩/ —■ ,1—'…I I ,1●…I I…I I,I,I I,1 r’ 1 T一 日 ,。.……一 ,……一. 。 . ,.加….一 一.,., 膏岩段 库 膏泥 4 6 f1I…Ifl… }f  心 l—■ ,1…1 …,】JfI I 1,衄幔 熨 哩 _1 1,r I— = . . 9 . f 。 l山I 研卿 删11_[『I砌 【 衄 嗥 葛 姆 岩段 格 列 太 5 3 ‘赫 豢。‘霉 ==.= 感 0 - 盱 ’产 ’ 蒜誊董耋 萝篓 二j:。’‘ 飘 意:荨攀 :=j i: 群 底 砂 4 1. 每 一 , }r_ ¨ 一 :・ , :: 譬嚣 .芝_._.. : 。《 。‘‘。。‘.。辈 薯 ’=≥ 石 2 3 :÷ 1 段 2 .. . : ’‘.. .毒母量 .1..__.__-.‘.‘ ’一 . 生 ’..’.’.。.。.‘ ‘。 。.....E iE j !! ‘薯 。。.。.‘.。 f_. 嚣誊薰毫 量■÷ ’.・. : ..I.... 1 ‘.‘ f. 目D  Z }I :÷÷÷行 昝 广 E三][二]E三j田口[二]誊 r 丘舀j皿Ⅲ珂霉霹 j 一 掌誊 雾; ・・ 未。 髻蓄一 ..。二二’ > E三 E至]. 己 [互] 叨=] 食砾砂岩砂岩粉细砂岩磊蓼罄泥质砂岩麟石差莲街质泥岩泥岩 餐嚣岛臻雷蠢 MB.河口坝砂体:【]M『{.近端河口坝砂休;DMB.远端河口坝砂体:l{MB.湖滩、边缘砂坝:I)c.分流河道;SDC.水下分流河道 DsS. j角洲前缘席状砂坝:( l .干旱盐湖膏盐岩沉积:PB.前 角洲沉积;DB.分流间湾、湖湾沉积;SS.滨浅湖沉积: MTM.海侵泥灰岩沉积 图2却勒井区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对比 Fig.2 Hi曲-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classification and contrsta in Quele well district 团回国皿口 I ̄I]I I衄四_囝fz-z ̄固 含砾砂岩砂岩粉细砂岩蠢蓼磐泥质砂岩 藿或膏质泥岩泥岩 篓 露 岳 惹 . MB.河几坝砂体:PMB.近端河口坝砂体:DMB.远端洲几坝砂体:BMB.湖滩、边缘砂坝; c.分流河道;SDC.水分流河道 I)ss.三确渊前缘席状砂琐;GL.干旱盐湖膏盐岩沉积;1)B. 二三角溯沉积:DB.分流间湾、湖湾沉积;SS.滨浅湖沉积: M.海侵泥灰岩沉积 图3 羊塔井区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对比 Fig.3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raphy clgassification and contrast in Yangta well district 现代地质 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区的追踪对比。砂体以三角洲前缘远端席状砂分 羊塔井区的砂体相对较薄,连续性好,易于 布为主,粒度较细,表明距物源区较远,是河流 对比(图3)。白云岩至底砂岩段以干盐湖环境河 长距离搬运的结果。从目前资料可圈定两个相对 流三角洲沉积为主,发育滨浅湖砂质泥岩、三角 厚的沉积中心,代表早期水道相对集中发育带。 洲前缘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等微相类 砂体从南东向北西方向厚度变薄和进积,高精度 型,形成3~4套分布较稳定的砂体,可进行全井 层序对比结果表明从中南部向东这套砂岩体具有 蕊岩毁 PTijlilflin@lf ,… l  J 川…Illl………IIlIttld lIl l【‘・lI】萌 t;l H十  t f! Il母!lIl …1 ‘1 II…班………川l≠撼‰ ≤I… …融…l -,毪●鼍,々{l踊川…………l ,々÷, ’÷' l …l÷, l Ill|lt…Tr Ill 膏泥 I—— J一 -=; - 。 一 … —‘ "f L .i己 ” 库娟 格 岩段 4 e PHB《 < 己≮ 一 要 i兰£ 一~ 受’一薹 己 譬一 rJ 0。 宣 皇 喜瘙 游 £ 婆 .Il _一《 : 列太 底 ≥ E= 三l__ 群 砂 辫拔河= 洲前缘;jc : 岩 2段  P3里.粘擎 讲e矗_=《= 霪 1 —— 3 i背-—一 ] 一 ≤三 河瀛三角嗣 沉积 蹙 : ;{二 卜 B帖一。  l {l l‘一¨0 i ≥j 二 } 舔 =-u 昌 n 一 t:咖_』 基  ,一… 一 = 毫 罂 ] E!]E二]~一 I一TFF9[二] 历日皿Ⅲ皿皿二]曩互 E三 E三 田 E三| 含砾砂岩砂岩粉细砂岩磊雾凳 泥质砂岩 .趸甍或膏质泥岩泥岩 』 蒜 河门坝砂体:PMl{.近端河n]jI【_砂体:DMB.远端河门坝砂体;BMB.湖滩、边缘砂坝;I)C.分流河道;S1)C.水下分流河道 I)sS. i角洲前缘席状砂坝:【’J..・r早盐湖脊盐岩沉积;PB.前 角洲沉积;1)l{.分流『ⅡJ湾、湖湾沉积;ss.滨浅湖沉积; M.海侵泥荻 沉积 图4却勒一羊塔井区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对比 Fig.4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classiifcation and contrast in Quele and Yangta well district 图5却勒一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沉积微相分布 Fig.5 The depositional microfacies distribution of lower sand section of Kumugeliemu Formation in Quele and Yangta well district 第4期 蔡振忠等:库车坳陷却勒一羊塔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高精度层序对比及油气开发意义 667 图6库车坳陷西南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的沉积古地理示意图 Fig.6 The depositional paleogrography of lower sand section of Kumugeliemu Formation in the southwestern of Kuqa depression 时间变新、层位变高的趋势。 积主要是来自东部和东南方向的物源,经过较长 却勒井区岩矿物源分析表明来自西部的温宿 距离搬运形成河流三角洲、滨浅湖沉积;却勒井 凸起区,距离物源区较近,造成砂体厚度大、变 区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部温宿凸起,以辫状河 化大,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主,其准层序组3、 三角洲沉积为主,却勒井区和羊塔井区之问有一 5、6由较厚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构成, 湖湾分隔,存在一明显的粗碎屑体系的间断,可 为区内主要储集砂体。砂体由北西向南东方向上 能是古海洋或古湖?白与外界连接的通道。由图6 变薄。羊塔井区岩矿分析表明物源来自东部和东 可见,这一时期盆地西部和东部存在两套物源供  南部的前缘隆起区,沉积相具有滨浅湖、河流三 给体系,西部源区较近,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主,角洲前缘席状砂体的特点,反映距离物源区较远。 东部较远,发育河流三角洲,在却勒一羊塔区的 砂体从南东向北西方向厚度变薄和进积。两井区 交界处,两套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三角 的沉积和物源体系差异在羊塔C井附近表现最为 洲前缘)交叉、汇合,并过渡为滨浅湖沉积。 明显(图4)。却勒区顶部的第5个五级层序最厚, 其问存在次一级的沉积旋回,而羊塔区底部的第2 个五级层序最厚,可划分为两个次一级的沉积旋 4结论 (1)高精度层序地层为密集井网开发井区储层 回,两个井区的层序一沉积体系发育具有明显的 精细对比提供了重要手段。库车坳陷却勒一羊塔 井区库姆格列木群底部砂岩段当于库姆格列木群 不对称性。 3岩相古地理 底部三级层序Esql的低水位域,以相对稳定的水 进面为界进行的高精度层序划分和对比表明,底 高精度层序划分和对比为精细的沉积演化研 砂岩段相可划分出4个四级层序、6个五级层序和  究和储层预测提供了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沉积古 近20余个六级层序。地理恢复的重要依据。如图5所示,羊塔井区沉 (2)精细层序对比和沉积微相分析表明,羊塔 现代地质 2010征 井区底砂岩段以干盐湖环境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 [5]何光玉,卢华复,王良书,等,库车盆地烃源岩特征及生 烃史特征[J].煤炭学报,2002,27(6):570—575. [6] 旷红伟,高振中,翟永红,等.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 系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学报,2003,24(1):25—30. [7]付J ,王朋岩,付小飞.库车坳陷下第三系盖层封闭特征 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高校地质学报,2001,7 (4):475—482. 发育滨浅湖砂质泥岩、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水下 分流河道、席状砂等微相类型,形成3~4套分布 较稳定的砂体,可进行全井区的追踪对比。从中 南部向东这套砂岩体具有时间变新、层位变高的 趋势。古地理再造表明,区内存在两个相对厚的 沉积中心,为早期水道相对集中发育带。总体以 三角洲前缘远端席状砂分布为主,粒度较细,距 的结果。 [8]周兴熙,贾进华,周东延,等.库车坳陷乌什凹陷东部成 藏作用初步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2): 184一l88. 东南部塔北隆起物源区较远,是河流长距离搬运 [9] Van Wagoner J C,Jones Cliver R.High ̄equency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facies architecture of the Sego Sandstone in the (3)却勒井区底砂岩段砂体厚度较大,变化 大,具有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近物源特点。 BoDk Cli雎of western Colorado and eastern Utah f J].AAPG Field Conference,1991,21/28:1—10. 发育了3期较大规模的水进一水退旋回,相应发 育了3套厚度较大的辫状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 变薄,反映了来自西部温宿凸起区的碎屑体系是 由北西向南东方向的进积作用,使沉积体系不断 [1O]Aitken J F,Howell J A.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novations,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J].Geolog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1996,104:1—9. 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由北西向南东方向砂体 [11]Van Wagoner J C,Mitchum R M,Campion K M,et a1.Silici— elast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well,COreS and outcrops—concept for high—resolution correlation of times and facies[J].AAPG Methods in Exploration Series,1990,7:1—55. 向前推进、砂体不断前积叠置而形成。 (4)却勒、羊塔两个开发井区相距较近,但砂 体厚度和沉积环境都有很大差别,两个井区的层 序一沉积体系发育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精细层 序对比和沉积微相分析为砂体对比、沉积体系展 布、开发布井和储层精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贾庆素,周庆儿.塔北地区含油气系统[J].石油与天然 气地质,2002,23(1):103—106. [12]Vail P R,Mitchum R M.Seismic stratiraphy and glgobal changes in sea level,Part 1:overview『J].America Association of Peso. 1eum Geologists Memoir,1977,26:51—212. [13]Posamentier H W,Allen P,James D P.Forced regressions in a sequence stratiraphicg framework:Concepts,examples and explora- tion signiifcance[J].AAPG Bulletin,1992,76:1687—1709. [14]Brown F L,Benson JM,Brink G J,et a1.Sequence stratirgaphy in offshore South African divergent basin[J].AAPG,Studies in eolGogy,1995,41—47. [15]Cross T A,Baler M R,Chapin M A,et a1.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raphy tgo reservoir analysis[M]//Es— chard R,Dolgez B.Subsurface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from Outcrop Obervations.Paris:Editions Technip.1993:l1—33. [2] 孙龙德.塔里木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研究进展[J].沉积学 报,2004,22(3):408—416. [3]林畅松,刘景彦,张燕梅,等.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 的构成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作用的响应[J].中国科学:D [16]林畅松,刘景彦,刘丽军,等,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建 立沉积相和储层规模的等时地层格架[J].现代地质, 辑,2002,32(3):177—183. [4] 刘景彦,林畅松,肖建新.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和沉积体 系发育特征『J].煤Itt地质 j勘探.2003.31(6):8—10. 2002,16(3):276—2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