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12期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_33 No.12 2017年6月 Jun. 2017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温 飞.吴 永,李丽群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新能源汽车可以缓解汽车对于石油的依赖,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更加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本文综合分 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探讨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走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1.3 1 绪论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 的.它的定义为非常规燃料作为动力源并能将汽车 动力和驱动两方面的技术结合所生产的车辆,包括 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发 展以电动车发展为主,它较传统汽车有节能、环保、 健康三大优势.研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特点,对 探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2.1 研发投入 我国非常注重新能源汽车产业,并且在这十几 年以来投入了十几亿元的资金.但仍远远落后于美 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本文分别以新能源汽车的上 游产业——天齐锂业、中游产业——杉杉股份公 司、下游产业——比亚迪公司为例.根据2015年的 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源年报.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 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金额比例分别是1%、 0.19%和6.5%,除了以整车制造为主的下游产业投 入研发资金尚可外.以原材料为主的上游企业和提 供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下游产业从整体上看研 发投入金额不足 2.2市场需求条件及认可度 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2552辆.销售 12451辆,产销量较上年增长98.8%和103%:2013 年产销量分别是1.75万量和1.71万辆.增长了 39.7%和37.9%;2014年生产总量达到8.39万辆.同 比增长近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3.78万辆. 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67万 辆.同比增长近22倍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 量在逐年上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在不 断提高,开始偏向于环保型、排量小、节能型的汽 车.这就是传统汽车行业应该去面对的需求转换。 2.3相关的配套产业及设施 现在我国的配套设施发展的速度严重影响了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越来 越多.但是就目前来看相应的充电站配比远远不 够。这样会使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消费 者就会对这种新兴产业得关注度减少 根据2014 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我国新能 源汽车充电站分布集中在京津冀,华东、华南等省 市,深圳,北京.汉州,广州四个城市分列前四名。充 分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发展很不均衡. 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不健全 2.4发展机遇 我国已将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入了国家战略手 册,国家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 达到500万辆规模,而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充电桩数 量远小于实际需求数量.从市场投资容量角度可以 预测到2020年将达到千亿规模.发展空间相当可 观。 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 3.1 产业规模经济效应弱 我国汽车产业内规模经济效应不理想.各地企 业的管理差距,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无法形成大 规模的市场经济效应。目前.每家企业自身的“闭门 第l2期 温飞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1 造车”容易变成技术标准不一致、产业发展脚步不 一致等问题.这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和后续 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3.2保有量低 我国早在2009年中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提出到2011年新能源汽车要占据传统汽车 销量的五个百分点。2011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 1840万辆,而当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累计产 销全年不到1万辆,连预期的零头都没有达到。现 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售渠道还是政府推动、 城市试点销售,想达到预期的目标是远远不可能 3.3能源补给不足 3.3.1充电不方便 新能源汽车的用电量极其庞大.目前一次性充 电的行驶路程约200km2左右.而现在的高速公路 上没有充电设施。根本不能用于长途使用。 3.3.2电池接口不一样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大多数是企业自主研 发,而且每个企业都有着它们自己的标准.在电池 充电的时候会出现电池接口和充电设备接口不配 套的状况 3.3.3 电池充电慢.蓄电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还处于第一代电池材料.大部分动力 都采用锂电池.这种电池充电较为缓慢,并且蓄电 能力不足,这是最大的瓶颈问题。 3.4市场推广问题 3.4.1短期盈利较难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低,用户匮乏。前期新能 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投入较大.后续运营人工成本 较高.短期内市场效益较低,很多企业不愿意投资 前期相关产业建设。 3.4.2 电池更换费用高 新能源汽车是依靠蓄电池来提供动力的,随着时 间的推移.电池的蓄电能力逐渐降低,这就需要车主们 去定时更换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中,电池的生产 成本最高.对于车主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层面的建议 4.1.1健全相关法律标准 加强保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加大对 侵权部门进行严格的处罚.甚至于要给予行政处 罚,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完善产业标准,做到汽车产业各城市之间的科 研成果和研制出的零部件有统一的标准 国家层面 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的委员会,对各企业、各 城市之间的标准作出协商。力争做到统一标准的新 能源汽车 4.1.2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降低产业准人限制。政府推动.允许非汽车生 产企业在符合标准时才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并 取消汽车生产企业在生产车型和车辆类别方面的 约束。政府要加入业务考察制度.如果企业没有达 到标准还没有整改的话,撤销其产业准人资格.做 到奖罚分明 4.1.3建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机制 政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成立专项基金.建立科 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申请机制 研发 成果由机构和政府共享。政府也可以依据产业发展 的形势.来购买研发出的成果并且免费提供所有企 业使用.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4.2行业层面发展建议 4.2.1加快电网建设速度 加速新能源产业的进展,对现在的风电、核电、 水电、生物质发电等电力来源进行了技术上优化, 提升煤炭、天然气、石油等不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 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比重,加大电力供应, 减小新能源并网时对电网的冲击.以保障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发展走向 4.2.2确定能源供给方式 结合我国现在的产业现状.要作出分地域的供 给方式 我国现有的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城 市中.能源服务大多还是以公共汽车为主,采用集 中充电为主.配合以更换电池服务。但是目前的企业 都是自主研发汽车电池,依据我国的充电标准,要设 计出通用电池接口.才能将自主生产的电池和充电 站完全连接充电.以缓解充电接口不统一的问题。 4.3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4.3.1提高企业研发实力 提高研发投入.给予研发人员足够的空间和时 22 甘肃科技 第33卷 问.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其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2拓展营销渠道 各个环节同时推进.才能规划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Yoichi Kaya,”Hydrogen and FCV in the Future”,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the Earth[M】.PP 1 5— 20,2006. 做好内外兼施.率先加大在内部推广的力度, 可以让员工通过低价出售或者租赁体验等方式来 促进这种产业的发展走向.员工在体验新能源汽车 方便的同时.还能向企业和生产商反馈问题并集中 解决.减少在消费使用环节的故障率。 4.3.3建立定点服务机制 [2】 Volker Blandow,Ludwig Boelkow.”European Demonstration Projects on Hydrogen for Transport”,Sustainable Energy Week,Brussels,2008. 要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都计入到4S店的 工作范围之内.如果没有可以进行保养或者维修的 地点.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车辆返厂维修,而在车 辆返厂的这期间.销售厂商要提供车辆来提供给消 费者使用或者一定量的经济赔偿 [3] 陈柳钦.美日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fJ1.汽车 工程师.2010(10). 【4】 程广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内外经验及思考lJJ.中国科 技财富.201 1f09). 【5】 张晓宇,赵海斌,周小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及其问题分析——基于我国汽车产业口1持续发展的视 5结论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在仍处于初始阶段. 需要政府要完善好相关制度.优化的发展环境.完 角[J】.理论与现代化.201 1(02). 【6] 李薇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实施 [J1.中国科技论坛,2012(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颁布 五期间“863”重大课题, 2001. 善经济手段和法律法规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是要配合着其它行 业。要加快速度建设电网.加大电力的供应.为新能 源汽车提供能源保障 更重要的是.目前新能源汽 车的专利技术大部分在国外的手上.我国要建立起 【8] 中华人民共和围1二业和信息化部公告.新能源汽车生产 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R].1二产业,2009年第44号. 【9】 中华人民共和围信息化部公告,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助 标准.2010. 专门的技术服务平台,提高研发人员地位.加强自 身的专利战略意识.强化自身的研发能力以保障我 们专利技术的安全 就营销方面来说,要自己努力扩展营销渠道. 不能完全依赖政府采购扩大市场:售后服务能力需 持续提高,借鉴传统汽车的服务机制.做好售后保 障。总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整个体 系,只有从政策、研发、生产、营销、售后、配套设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 划f2012—2020).201 1. [11】巾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公告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 201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部公告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和 新能源汽车充电建设奖励公告.2014.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提出将 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和积极发展相关产业.2015. ●…’●…’●…’●…‘●…’●…’●…‘●…‘●…‘●…‘●…‘●…・●…・●…・●…・●…・●…・●…・●…・●…・●…・●…・●…・●…・●…・●…・●…・●…・●….●….●….●….●….●….●….●….●….●….●….●….●….●….●….●….●.. (上接第7页) 由于动态人像比对技术现阶段发展并不成熟.相关 (06):44—48. 人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吲人民公安大 [3] 宫一.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46—49. lips PJ,Seruggs WT,0’Toole AJ,Flynn PJ,Bowyer KW, [4] PhilSchott CL,and Shm9e M.FRVT 2006 and ICE 2006 Large— 技术标准规范欠缺,体制机制存在一定问题.所以 本文的探讨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GA/T1023—2013,视频中人像检验技术规范『S].北京: 2013. Scale Experimental Results[J].IEEE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2(5):831-846,2010. 【2] 赵秀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发展综述[J].刑事技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