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里尼艺术歌曲《炽热的心愿》艺术特征探析
作者:王黎 宿辉
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贝里尼艺术歌曲结构短小,旋律优美,本文从贝里尼的艺术歌曲《炽热的心愿》(lIfervidodesiderio)入手,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艺术特征以及演唱特点,从而使演唱者能够进一步对《炽热的心愿》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音乐家贝里尼以及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理解,进而能够更加准确完整地演绎诠释该作品。 [关键词]贝里尼;小咏叹调;演唱特点;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5-0057-03
继格鲁克歌剧改革之后,意大利歌剧事业就开始蒸蒸日上蓬勃发展,除此之外,除了意大利本民族的歌剧事业得以迅速在国际地位上迅速爬升之外,德国、法国等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歌剧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时期艺术领域里也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具体的复兴运动,主要体现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诗歌以及意大利歌剧方面上。19世纪上半叶,法、德、英及欧洲其他国家都刮起过“罗西尼旋风”,而在罗西尼之后,则是主要以贝里尼、唐尼采蒂所创作的歌剧为代表,为19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歌剧事业赋予了浓墨重彩。 温琴佐·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的卡塔尼亚,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作曲家、管风琴师和音乐教师。贝里尼1819年到那不勒斯巴斯蒂阿诺音乐学院进行学习,他学生时代不仅迷恋海顿、莫扎特的作品,同时他又有着满腔的爱国情怀,他的第一部歌剧《阿代尔松和萨尔维娜》拿到了斯卡拉大剧院与其的签约,后来他又创作了几部闻名于世界的歌剧《凯普莱特和蒙塔古》《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等。与此同时,在贝里尼的创作生涯中,还创作了许多风格丰富的艺术歌曲,这其中包括小夜曲、浪漫曲、叙事曲和小咏叹调等二十几首,在当时乃至后世的声乐领域中产生重要地位,更是充分显示了他创作中展现出的甜美与柔情的特点,而这也正是浪漫主义歌剧所追求的情调。而本文所选的这部lIfervidodesiderio作品,是他诸多艺术歌曲创作中的一首具有小咏叹调式的作品。 一、歌曲的结构特征
贝里尼创作的小咏叹调体裁,语法结构简单明晰,风格朴实,具有小咏叹调的鲜明特点。小咏叹调(Ariette)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初的体裁,篇幅结构较为短小,旋律线条悠长细腻,将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关于小咏叹调体裁贝里尼的代表作除《炽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心愿》之外,还有《去吧,幸运的玫瑰花》《请让她高高兴》《倘若我不能跟随他》《怜悯我心灵的偶像》等相关佳作。
《炽热的心愿》该作品所表现的是男主角邂逅了自己心爱之人,从而产生的一系列激动而又惴惴不安的心情,仿佛爱情的熊熊烈火使他的整个内心都不能得以平静,将男主角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刻画得生动形象,并以此来抒发自己对所爱之人的爱慕之情。这部作品全曲共有31个小节,速度为稍慢的行板,6/8拍,其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在这部作品前奏的钢琴部分,选用了在之后中段呈现的相同的音乐材料,而这部分的旋律,在该作品的结尾又再次出现。在前八小节的乐句过后,转入作品的中段部分,这一部分是一个八小节的平行乐段,旋律婉转,抒情冗长。这部分的和声在近关系调频繁转换,由降A大调转入f和声小调又再转为降A大调,最后的终止结束在降A大调的主音上,从而构成收拢性结尾。连接部采用前奏的后半部分旋律,引出了对比性的中段,中段的伴奏部分的伴奏织体,采用了新的节奏型,16分附点音符与32分音符的节奏型(见谱例1),并以小断奏的形式演奏,使得该部分的旋律风格转变,俏皮活泼,风格清新亮丽。与此同时,调性也发生了转变,从原来的降A大调转到了属关系调上的降E和声大调,以至于中段的和声、伴奏织体、调式调性、发展手法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并形成了新主题,这样的改变增强了它与呈示部与再现部的对比。中段最后结束在降E大调的Ⅰ级和弦上,同时旋律的上方出现了一个点睛的延长记号,在呼应了乐曲开篇旋律的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将再现部分的旋律烘托出,此时,再现部的结构缩减为呈示部的首尾两句。作曲家在乐曲结尾部分又再次使用了开始与中段的音乐材料,以这样的结束方式作为结尾,在呼应了开始旋律的同时,又更有助于使得整首作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因此,也可以让该作品有着篇幅虽不绵长,但却精简有致、短小精悍、优美动听,在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上却也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较长的艺术歌曲,这也是贝里尼的艺术创作的特点之一。 二、歌曲的艺术表现内涵
如果说贝里尼的歌剧创作是主张戏剧服从于音乐,以追求华丽,在激昂振奋的音乐风格中衬托着浪漫、梦幻的意境的话,那么贝里尼的艺术歌曲则是更加强调语言和旋律紧密结合,重视音乐的情感变化,贴近大众生活,从而更加直观地对生活中人的心理与情感进行细腻的刻画。
他的艺术歌曲大部分采用了一段式和两段式的结构,虽然结构短小,但富于变化,从而以最简短的篇幅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情感。作品《炽热的心愿》采用了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属于贝里尼的小咏叹调这一创作类型,对于贝里尼的作品,他所运用的表情记号更是在有限篇幅之内表达了更丰富意蕴,音乐表现细腻、委婉,尤其是作品中出现的五处恰到好处的延长记号,更是在该作品中担任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每一处的延长记号都表达着不同的情感色彩,给作品演绎者更大二度创作空间。歌曲在缓缓的前奏中开始,可以使歌者思绪万千,在经过第一处的延长记号之后,演唱者深情地从pp中开始了演唱。在第二乐句中,出现了连续两小节的三十二分音符,在推动旋律走向的同时,将演唱者的情绪一并予以带动,使音乐表现激动不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内心。在中段部分,贝里尼运用了转调手法,在避免了乐曲的单调重复进行的同时,又对钢琴伴奏的节奏部分加以改变,连续8小节断奏将16分附点音符与32分音符的配合,显得十分相得益彰,使音乐出现小高潮,情绪高涨,与此同时这一部分的歌词,把演唱者与聆听着拉入主人公美好的回忆之中:“当那一天突然来临,我的心我衷心欢迎你……”尔后随着和声的转变,接下来的两句呈现大调明亮的色彩,出现的第二处的延长记号,则是终止了这一段的SempreStac。歌词中所唱到的“何时,何时,哪天将来临?”这一句则是更加深表现了主人公满心的期待与焦虑与急切,此时第三处的延长记号则是将这种情感上表现推向了无尽的未知中去。随后,一个八分附点音符“啊”,将整首作品的情绪推至最高点(见谱例2),在前面讲述主人公经历了与爱人邂逅、回忆、爱慕之后,仿佛如梦初醒,就仅仅这一个字,一个音符,就足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那种激动、心酸、惆怅、无奈的种种心情和情绪,与此时出现的第四处延长记号,则更是将这种错综复杂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部分也正是贝里尼创作非常精彩,令人喜欢的部分。歌曲的最后,则又是一个再现之前的吟唱,旋律与伴奏都是与之前完全相同,旋律的终止停留在降A 大调的主音上,从而形成完满终止,而第五处的延长记号则是停留在钢琴伴奏部分的休止符上,从而营造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徒留主人公内心里无限感伤的心境。 三、歌曲的演唱特点
贝里尼创作的小咏叹调体裁,旋律优美,内涵意境深刻,音乐连贯,善于用音乐细腻地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演唱他的作品,应当注意柔润平滑,表演朴实大方,情绪饱满。同时,演唱者一定要注意演唱风格的把握和运用。
演唱贝里尼的声乐作品可以说是对演唱者的综合技巧的考验和见证,贝里尼的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将其音乐描绘的人物形象进行极其细腻的刻画,要完美驾驭他的作品,演唱者除需要有高超、娴熟的演唱技巧,还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深刻体会作品内涵,细致分析作品,才能较好地演绎诠释作品。演唱贝里尼的作品,要求对声音和情绪的可控制性强,强弱处理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将歌曲中所表现的内心情绪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乐中有我,我中有乐”“乐人合一”的境界中去,使音乐让观众与之产生共鸣,随歌声进入意境之中。
要想达到完美地演绎贝里尼作品,我们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1.了解作曲家及其创作:无论是演唱歌剧或是艺术歌曲,除掌握它的创作背景之外,也要去深入了解作曲家创作风格、创作特点,分析作品内涵。艺术歌曲要分析钢琴伴奏,钢琴伴奏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也要去进行相应的分析,这样对演唱者的风格把控有着很大的帮助。2.深入理解作品:如《炽热的心愿》这首歌,就要把自己想象中作品中第一人,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对心爱之人的那种倾慕与思念。3.歌唱声音的把控:在演唱过程中,演唱得语言清晰,注意语句的重音,字头字尾要清楚,音色统一、气息平稳,声音的高位置。同时须注意作曲家所运用的强弱变化记号,在尊重作曲家原创的基础上,可加入一定的自我理解与二度创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贝里尼艺术歌曲结构短小、精致、严谨,旋律优美、悠然优雅,连贯性极强,音乐朴实又不失华丽,和声层次丰富,节奏顿挫有力,力度、速度张弛有致。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及内在情绪的表现,又是极为细腻与丰富,将微妙的情绪通过旋律的走向,钢琴伴奏衬托,节奏的变化,和声的编配,表达得细致入微。贝里尼一生虽短暂,但却创作出了诸多在当时以及到现在依然堪称经典的音乐佳作,他对歌剧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衡量的,也是一位值得后人敬佩的音乐家。 [参 考 文 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邢铁红.贝里尼艺术歌曲特点与演唱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2014(08). [3]李海燕.贝里尼作品中小咏叹调的研究[J].音乐创作,2015(04). [4]赵雪晖.贝里尼声乐作品中的旋律特征[J].人民音乐,2013(10).
[5]薛颖.浅析贝里尼艺术歌曲的艺术特点与演唱风格——以两首小咏叹调为例[J].戏剧之家,2015(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