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原则与方法探析——基于南通地区人才需求侧的视角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DOI: 10. 16309/j. cnki. issn. 1007-1776. 2019. 11. 003职业教育供给侧 的 与 探析—基于南通地区人才需求侧的视角—

李斌[摘要\"职教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从人才供给出发,结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

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遵循前瞻性、针对性、实践性、渐进性、整体性、认知性 原则,改革要从职教资源合理配置、专业结构实时动态微调、培训弥补人才短板、行政干预等方法推

进实施。[关键词\"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原则;方法[基金项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与指导实践

研究”(课题编号:B/2018/07/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李斌,男,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一、问题的提出(一) 供需结构失衡包含汽车应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等专业;服 类,包含服

作与设 。该地区所有学校基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企 业对人才的

本没有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学、家政服务、

与人才供给结构之间存在 大宠物医院、物联网等未来新兴行业&(三)课程结构与实际脱节的矛盾& 一方面,企业缺 人才,空岗、缺岗严;另一方面,很多职校毕业生就业难,对口入 L 是雪上加霜,而与“互联网+ ”相关的行业在发展过

职业学校每个专业都开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

理论与实践课&公共基础课包 文、数学、英语、程中对人才的 争力&随着人

早 职毕业生失去就业竞政治、体育、计算机应用等。从周课时看,语、数、英

本的 ,结合 开展去产,使不少与传分别为(〜4节,政治、体育、计算机各2节,公共基 础课约占总课时数的一半,还有一半为专业

能、去库存、去杠杆的经 能、高污染的 统低端制造业

的实施,一些高耗课

企业被迫停产 及专业实践课&按 比例偏多,专业课,特

一课时比例,公共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偏少,学生专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类、机电数控类、电子应用类等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 &所以,职校培养的人才类

业技能提高速度较慢,熟练程度提 实习

教室,从企业

。近两层次与市场对人年,不少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业考试合格率,学生

实习

才的 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⑴&学校 •(二) 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习语、数、英,应对学业 考试&公共基础课与 专业课课时数分配严重失调、结构严重失衡&二、职校培养人才的结松(一)对市场导向性把握滞后目前,各级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结构严重不

合理,主要表现为 务业;侧重长 类;侧

统制造加工类,轻体 服域,轻于节能环保、连锁服务三产业⑵。以一、 产业, 过去,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强调以市

2018年南通地区七所职业中心校招生简章为例,

这些学校主要开设的 算、建筑施工、

专业为机械类,包含机结专业等;电子类,包含电子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能力为核心,以区域经济发 展服务为 ,培养初 实用 人才&事实表

电、数控、轨道交通等专业;建筑类,包 明,由于市场对某种专业的人才 ,跟学校培养

该专业合格人才存在着三到四年的时间差,表现 为,市场紧缺时招不到人,当学校培养出该专业人

应用、电子商务、网 专业;汽车维修类,8/ 2019年第门期才时市场早已饱和。学校对市场的导向性把握滞 后,市场 与学校之间出现“一头冷一头热”的不

对人才培养具有前瞻性&职业学校要及时把握本 地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内容、时间节点等

良现象⑶。市场所 的人才结构与学校培养出 关键要素,结合本地区发改委的长 ,

资力

景目应,完成人才供的人才结构由于时间 出现严重供求失衡&(二) 调控不力,行政干预效果不明显他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

合作企业,

设方案页&(二) 针对性原则职业学校每年的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的确定, 一般都

学校自己决定,教育行政部门一般不会。当市场紧缺某专业人才时,该专业毕业生将 供不应求&接

职校对市场的人才供给必须要有针对性&市 场对人才的

与本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紧密相进,市区很多职校会大力开设该专业,出局面&很多学校不学条件与实验设施

现“遍地开花-一哄而上的 的。以南通为例,由于城市化的 人口密集度较高,服务业

考 资力 许可,先,物业把学生“招到再说-以南通地区导游专业为例,在 家政服务业市场潜力大,餐饮服务、美容美

2000年前后,南通旅游学校的导游专业毕业生“非

-每年不到一 ,学生未毕业就被 后,南通地区就有 业,每年毕业生高达

发、宠物医院 乡,现代家 展,家纺产品也

未 美

兴行业;通 ,通

家纺之毕业生,不能 市场的动通州经济跨 发2005年前所规模以上职校开设此专一 &

专家纺学院的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如皋是全国长寿之乡,如皋

人,结果出现导游专业文化 非物质文化 产, 长 文服务业风情独特,学生就业难&教育行政部门也试图进行行 :预, 调控

化业将有长足发展,本地区

(三) 实践性原则不明显&依 服务带动本地区的经 &(三) 校企融合依赖性过强从过去的校企合作,到现在的校企融合,走过 职业学校培养 识

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技术了将近十个年头&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合作、深度 融合、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出发点

技能的基础上应 实践性原则,包含对既有知

运用的能力,对 资料选择和处理的能的,双方初素很也是强烈的,然而在合作过程中,由于企业

的发展受市场的

动性较大,不确

力,具有自我学习 能力,对 任务规划、管监控能力,以及具有包容、诚信、 自强等 人文 。这种人才结构的实践性原 表现在

,随时

调 造 的危机,甚至有随时关门走人的后顾之忧&校企合作往往会经 会运用 化手段、数控和数 手工操作,推进产业

(四) 渐进性原则统的,充分发挥人工智分道扬熊期&学校对企业的依赖过强,而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对学生的 : 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会造

能和机器人等现 业 的 作用&职教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一个逐步适应、调

的职责不明、导教学上的 不确定,以及因为校企文化的

的 致部分学生对企业的适应性偏弱。三、供给侧

整、再适应、转变的渐进性过程&职业学校在供给 侧改革过程中,需要对师资的再培训、试 设备的

实习职教供给侧改革的结构性调整,要从人才供给 的专业类型、市场对人才

,需要对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进行调查研的行业结构分布特兴、考查 证&学校专业设置方面要与区域经济时间 间的点、从人才培养的品质和质量入手,应对未 人才培养的数

调发展相一致,改革过程是一 进式过程&(五) 整体性原则行业的 ,及时调整职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

质 施,为区域经济发展确定职教供给侧改革 ⑷。操作方面应 职教供给侧改革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提

几个原则:(一)前瞻性原则档&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布局、 通盘考虑,从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强化学校内务 !

市场对部分领域的人才需求与职校对社会相 应人才的供给存在着三到四年的滞后期,要处 :

,职教供给侧改革的

育的出发点

强调职业教育与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和无缝对接, 未来教供给与 的零时间差的对接,必须要求职业学校&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有战9略的高度和坚强的改革意志,全面推进职业学校专 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要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新举措。职教供给侧改革必

校企融合的须从专业建设入手,实时与市场相对接,达到人才

制度建设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的优化与 时,学校要强化

&同供给与市场 应&对“就业难”带来的阵痛要求再就业人 进行培训 再培训%, 思想和行动上渗要性,构(三) 培训与再就业填补市场短板透和引导人才供给结构改革的重要性

社会、学校和企业,领导、教师与学生三位一体的

学校对 人 通过培训

体联动的管理体系。全校的工作要围综 再就业&职业学校的办学 要实人才培养与适度供 展开&行多元化:做到长短学 结合; 教学与函(六)认知性原则职教供给侧结构改革在于对人才培养的质量 的提 对未来社会 的适应性提高&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关键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人 才培养的

要提档,要求就业人员对社会的现未来有 的认识 判,并能对社会经济、治、文化 域的 有灵活应对和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通过自身思维与行动去创造和改造社 会人文环境,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提高生

活 质量&职教供给侧改革对学校、教 学生的思维、态度、意志和情感等都会有更高的要求, 对认识要有新的

&四、供给侧

的 -职校供给侧改革既要把握改革的方向,又要考 的行动措施。从宏

对资源进行合 5置,

对学校专业设置进行动态微调,从人才供

进行短 ,适度进行行 ,推动人才供给数量合理分布,人才供给与市场「6)。(一) 资源配置结构性调整职业教育资源的合 置是结构性改革的重

要一环,淘汰一批 、硬件设施不 、师资力量薄弱的综合高中、职教 点、办学点,做大做强

一批师资力 、教育设施 、社会

、对区域经 长 度高的职教中心校势在必行&通过职教资源合

置可以优化本地区职教分布结构、盘活闲置资源、提高实习实验设

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再利用,降低职教投入

本,促进人才培养向高质(二) 专业结构实时动态微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合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专业结构的调

及学校对本地区未来新兴产业跟人才

的正确研判;涉及资的再培训和实习实验设备的 ;也涉及与对接企业的新融合&专业结构实行动态微调将会是10、夜大、自考 应;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互补&学校利用既有教育资源为社会再就业人员培

训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

学校的经济收益&通过培训促进受训人员的职业 道

的提高和专业

、技能的提升&(四) 行政干预推动职教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职教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离不开

的 F&政府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协调人设、教育、发改委、

校企合作企业 确定职教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

目标,统一职教供给侧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各级职

能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职教供给侧改革 的 体,确立“管、做、用”三位一体的立体型改革 行动框架&职教供给侧改革是职业教育的一场新的变革,

是从教育资源的合

置、提高职教人才培养质、毕业生对未来社会适应性 方位的改革,建时代与社会发展

应的人才培养机 】目标,从人才供给出发,结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 1, 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 改革&参考文献(1)李海东.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

究教育与职业,019(5):5-12.()陈水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供给

侧改革().教育与职业2019(2):25-31.[3) 钱学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亟待加强需求侧管理().教育与职业,2018(17) :42-43.(4)

刘金露,黄国清.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评析().

职业教育研究,2018(7):5256.()王悠.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

径().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1):20-23.()于东超.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分析().继

续教育研究,2018(3):7679.责任编辑魏子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