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数据标准化中数据元素理论的应用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O卷第2期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8年2月 企业数据标准化中数据元素理论的应用研究 安 培 (中国石化,北京100083) 摘要:对数据元素理论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数据元素的相关概念、数据元素结构模型、数据元素属 性等,并结合实际项目的研究、提出了数据元素的元模型。认为数据元素方法论是指导企业进行数据标准化的重要的、科 学的方法论,只有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规范的数据,才具有稳定性,才能为企业建立集成化的数据模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 时,也只有在这一方法论的指导下构建的企业数据模型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才能构建出企业的真正字数据 字典与元数据。 关键词:数据标准化;数据元素;数据;信息分类与编码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26-02 l 引言 2数据元素基本理论 从国际上关于数据标准化所经历的历程可以看出:企 2.1 数据元素规范与标准化框架 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数据。按照James Martin信息工 (1)数据元素的组成。 程理论:数据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所以从这一理论可 数据元由对象类、特性和表示三部分组成,其中对象类 以看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之核心是数据资产。国际 用于收集和存储数据的事物,例如,人、井、岩芯、管线、储罐 上的数据建设也是从一个无序向有序逐渐过渡的,一直将 都是对象类等;特性是用来区别和描述对象的,例如,颜色、 数据“孤岛”向数据集成化发展。 性别、年龄、收入、地址、价格等均为特性;数据的表示部分 4组织结构的创新 在虽然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原有的 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是贯彻实施经营战略的组织保 浓厚的行政色彩却并未因此而消失,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 证。过去大型企业多层次的管理组织结构,弊端很多。为 下形成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以及人际关系仍在起作用,尽管 了适应市场经济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首先,要剥离企业 它们有不合理之处,但是在构建新型企业文化时,必须充分 不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使企业轻装上阵,其 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文化具有传承性,由旧文化转型为 次,按照专业化社会协作的方向,分离服务部门等非生产主 新文化,一方面必须重新整合赋予旧的企业文化以新的内 体,使企业精干起来,再次,强化生产过程前的市场研究,经 涵;另一方面,必须紧紧盯住世界企业文化创新的趋势。对 营决策,技术开发和生产过程之后的产品销售,用户服务, 我国国有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是把东方儒家文 广告宣传等经营职能,使企业组织结构具有高度适应市场 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创立符合 经济的能力。最后,随着企业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企业可 国有企业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文化。 以削减中间管理层次,变管理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高耸型结 毫无疑问,在当代社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 构向扁平型结构再造,这样可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展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有 5企业文化创新 无核心竞争力和是否能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而要实现 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放在社会的大背景 不断的提升核心竞争力,又取决于企业能否不断地进行管 中,企业文化的改革和完善是社会整体改革的前奏和量化 理创新。以上的理念、决策、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这五 积累。就企业本身而言,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 个方面的管理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方面都不可缺 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企业形象,是在长期生产经 少。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从五 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 个方面找出自己所应抓住的突破口或重点,来全面推开创 为准则和审美理念的集合反映。中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有形 新局面。 资产已初具规模,企业文化建设面临一场革命。明智的企 参考文献 业家应将视野扩展到文化领域,将企业文化作为经济运行 的深层背景和操作方式,努力将文化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Eli田利媛.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1,(2).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外国企业有很大不同,它们脱胎于政府 E2q孙勇.“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创新E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机构的行政附属物,承担着许多社会功能,是一个特殊的小 2002,(11). [3]李荣华.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广东科技,2003,(11). 社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办社会”的功 [4]膝佳东.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J].商业研究,2004, 能是必须剥离出来的,但是这种剥离需要有一个过程。现 (1). ・--——1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现代商贸工业 第2O卷第2期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08年2月 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值域,值域是数据元允许(或有效)值 所谓取值是固定的,即取值是可枚举的,例如,人眼睛颜色 这个数据元,其取值可能包括:Brown、Gray、Green、Hazel、 经过对数据元理论与实际数据规范化应用的研究,我 的集合。对于值域,数据元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值域,一种是 们提出了数据元的元模型,见图2。 { H嚣 H H j L ===。_ Blue,另一种是概括的,即数据元取值是有定义域约束的,其 取值可能是有限的,但是无法列出全部值,例如人的年龄, 其取值范围可能是1—200,并且每位要求是十进制表示。 图 为便于理解,表1中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 表1数据元的组成实例 注:在特性词中含有表示的含义时,可以无表示词;如:“项目费 用”中,可以不写表示词:“金额”。 (2)数据元结构模型。‘ ①数据元概念(DEC):对象类与特性联合在一起形成 数据元概念,数据元概念在数据分类中是非常有用的,一般 来讲,数据元概念是一个抽象意义上的数据元,但这类数据 元的对象类已经限定,只有经过对数据元概念中的各个要 素再进一步的限定,才使数据元概念变成真成有意义的应 用数据元素。所以,数据元概念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分类性。 ②通配数据元:特性与表示联合在一起形成通配数据 元,通配数据元素也具有抽象意义,对于这类数据元来讲, 它的特性与表示已经确定,所以它具有通配性,如果将这类 数据元与具体的对象类联系在一起,那么该类数据元就可 以具体化为有意义的应用数据元。 ③数据元类型:数据元概念与通配数据元形成数据元 类型。 数据元是由数据元概念和表示两部分组成。当一个表 示被联合到一个数据元概念上时,就能够产生数据元。数 据元和数据元概念间存在多对l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数据 元必须对应一个数据元概念,而一个数据元概念可以有多 个数据元,换句话说,多个数据元可以共享一个数据元概 念,数据元结构模型见图1。 图1数据元结构模型 数据元与表示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一 个数据元需要一个表示。当数据元的概念模型相同而表示 不同时就是两个不同的数据元,数据元中的表示是描述数 据元中的数据元概念中的特性,即数据元中的特性有且仅 有一个表示。 在数据元概念中对象类和特性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一个对象类需要只需要一个特性(或者特性类),一个特性 (特性类)只描述一个对象类,当一个特性和一个对象类建 立关联时就产生了一个数据元概念。 同实体关系类的数据模型相比,模型中的实体相当于 数据元中的对象类,而实体的属性本当于数据元中的特性 和表示。 3数据元的元模型 圈 : 回 ~ 图2数据元元模型 该框架模型是将对象类、特性类、分类模式由此演生的 基本数据元和应用数据元、值域以及数据标准值、实例标准 值以及标准实体有机的关联在一起。揭示了数据元与应用 的紧密关系。整个模型高度概括了数据标准化的核心工 作。 4数据元素与信息编码间的关系 如何对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并对其进行 编码这是信息化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其实数据元 素与信息分类及编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表2中给出 了数据元素分析方法与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对应关系。 表2基础数据标准对比表 数据 国际标准iso/ GB/T XXXX XXXX 标准 IEC 11179一r1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 POSC~Epicentre模 来源 5]《数据元的 导则》第1部分:原则 型 规范与标准化》 与方法 数据元类别 信息分类体系 Epicentre 参考实体 事物特性表 Ref—Entity、Pty—En・ tity 实例标准值 代码 (分类结构中的)分类 Instan—standard value 具体 数据标准值 标准 “事物特性表”中的属 性代码 Data standard value 值域 Nameddefine—.type 度量单位 Unit of measure 数据元素 实体标识码、属性标 识码、属性码 数据元概念 概念域 说明 与《元数据规范》 无“表示类”规范、“特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一致 性”的规范未定义 5数据元应用的领域 数据元素理论属于信息标准化的基础理论,即是数据 规范化理论基础。数据元分析在信息分类、数据的集成参 考模型、数据模型优化设计、数据元字典以及制订数据交换 标准等方面得到应用。 数据元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相当流行,而在国内的研 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几年的研究,目前,我们已经将这 一方法论用于石油上游的数据规范化中,并取得了良好的 效果,目前,正在将这一方法论用于中石油的ERP数据平台 中的数据规范化中。相信,随着这一方法论的在石油石化 领域的不断应用,必将为石油石化信息化建设起到科学的 指导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满,高雪等,中国石油数据元设计指南(企业标准)[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