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混凝土试块留置方案1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混凝土试块留置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二、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试块取样与留置

1、对于桩基(灌注桩):按照GB50202-2002中5.1.4(强制性条文)规定,每浇筑50m2 必须有1组试块,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块(标养);

2、对于地基基础工程混凝土(除有地下室外)是否需要同条件试块(特别是结构实体检验同条件试块)目前尚无定论,建议正是施工前由施工方与监理方共同协商确定是否留置同条件试块. 三、混凝土结构工程混凝土试块取样与留置 混凝土试块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一)、标准养护试块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一组为3个立方体试块)标准养护试块。

(注:混凝土实际留置方量还需结合工程实际使用的搅拌机械设备的型号大小而定)

(二)、同条件养护试块取样与留置原则

1、结构实体同条件试块(混凝土结构验收的重要依据):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根据既体现结构重要部位又适度控制实体检验数量的原则,重要部位建议如下:竖向构件中的墙、柱、核心筒,水平构件中跨度≥8m的梁、跨度≥5m的单向板、跨度≥6m的双向板、预应力混凝土梁、跨度≥2m的悬挑梁板,若有工程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应按规范“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项目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此为依据与监理协商确定。

(三)、拆模同条件试块(判定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可以拆模的安全强度),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试块;对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同条件试块(控制冬季施工竖向结构模板拆除),按每一施工流水段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试块; (四)、掺加防冻剂混凝土同条件试块(检验掺加防冻剂混凝土质量),按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

试块;

(五)、构件吊装混凝土同条件试块(检查混凝土构件强度能否满足吊装要求),须根据吊装部署酌情留置同条件试块; (六)、预应力工程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判定能否达到预应力张拉或放张条件),须根据预应力张拉部署酌情留置同条件试块。 (七)、抗渗混凝土试块留置原则

1、一般抗渗混凝土结构,其砼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地下防水工程抗渗试块留置原则(依据GB50208—2002):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块(一组为6个抗渗试块),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配合比调整时,应相应增加试块的留置组数。

四、装饰装修工程混凝土试块取样与留置原则

1、地面工程:按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小于1组。当每一层(或检验批)建筑地面工程面积大于1000m2时,每增加100 m2应增做1组试块;小于1000 m2按1000 m2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应相应地制作试块组数。采用标准养护。 本留置方案仅供参考,应视各工程的实际发生情况而编制。 附件一:砼标养试块留置计划 附件二:防水砼试块留置计划 附件三:砼同条件试块留置计划

附件一

砼标养试块留置计划

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砼设计强度 留置部位(标高;楼层)及构件名称 砼浇筑量 计划留置数量 施工单位: 计划编制人: 审 批 人: 监理单位审批意见: 监理审批人:

附件二

防水砼试块留置计划

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留置部位(标砼设计 同条件 标养 抗渗 计划留序号 高;楼层)及强度 试块 试块 试块 置数量 构件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施工单位: 计划编制人: 审 批 人: 监理单位审批意见: 监理审批人:

附件三

砼同条件试块留置计划

工程名称: 年 月 日 砼设计 留置部位(标高;楼同条件 拆模 计划留 序号 强度 层)及构件名称 试块 试块 置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施工单位: 计划编制人: 审 批 人: 监理单位审批意见: 监理审批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