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09年第4期・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研究朱桦(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200003)内容摘要:商业配套是上海世博会园区除展览设施外最重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之一,科学、合理的商业配套规模与布局,既是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保证,也是上海商业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本文借鉴历届世博会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日本爱知世博会的经验,对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商业配套进行了规模与布局分析探讨。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商业配套中图分类号:F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9)04-0089-008随着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日益临近,世博会园区基础建设和功能落地进入实质性阶段。商业配套是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商业为世博会提供购物、餐饮服务等基础配套,也为世博会运营提供增值服务,更是世博会客流疏导的调节器和蓄水池。同时,世博会将进一步加快上海商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为上海商业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供新的空间和内涵。上海世博会将要满足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商的消费需求和7000万人次参观者的消费需求,国内外各地区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千差万别,这对商业设施布局、商业服务业的多样性、商品品质、服务和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借鉴历届世博会的相关经验,结合上海世博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实际,通过对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需求规模的预测,对世博园区商业配套的空间布局、业态布局导向等进行实证研究,对办好上海世博会是有裨益的。一、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的适应性分析上海世博会是百年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人口稠密的大都市中心城区举办,因此在空间环境、消费人群等诸方面面临着较以往所没有的复杂情况。(一)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的特殊性场址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商业发达。根据规划,世博会园区场址选择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一方面,由于世博园区外现有的商业设施较为发达完善,因而园区内商业配套要充分考虑与园区外商业设施的互相补充,相互协调;另一方面,由于世博会园区横跨黄浦江两岸,因而在商业设施的系统组织中还要考虑到浦东、浦东两岸商业的对接和互补。会展持续时间较长,人流量较大。上海世博会展期间持续半年时间,2010年5月1日开幕,10月3113闭幕,但会前、会后加起来长达一年。世博会期间客流总规模约7000万人次,平时的日均收稿日期:2009—03-01—89—万方数据 ・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客流预计在40万人次,高峰时为60万人次,人群流动较大,因而世博园区内的商业配套调入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便捷性,各类商业设施必须根据展馆位置的布局研究游客游览的路线来合理布局,最大限度保证游客的便捷,同时商业设施内部也应设立紧急疏散通道以及消防等必要设施,最大限度保证游客的安全。客流来自五湖四海,消费需求多样。上海世博会将迎来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商参展,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参展商、游客来自海内外各地区,他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因而,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要充分了解这些差异,尽可能满足高度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二)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的潜在问题由于上海世博会商业配套的特殊性,因而必须分析找出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潜在问题一:局部供需紧张。上海世博会期间,可能会由于前期预测的偏差,导致实际游客数量远远大于预测数,从而形成商业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供需紧张。世博会的运作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这在世界各国并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期间,由于实际游客数量(1800万人次)明显低于预期游客数量(4000万人次),曾经出现餐饮和购物设施供大于求而关闭了部分设施。2005年爱知世博会期间,由于实际游客数量(2200万人次)高于预期游客数量(1500万人次),在极端高峰时段曾经出现餐饮设施等供不应求状况。因此,上海世博园区商业配套规模应当留有较为充分的余地,需要对影响较大的基本型服务设施(如快餐设施、休憩设施、信息设施、保安设施、医疗急救设施和厕所等)可能出现的供不应求状况作好应急准备,以确保万元一失。这些基本服务设施都可以采用装配式的临时建筑物,为快速应急反应提供可能性。潜在问题二:服务水平下降。商业服务业的性质就是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因而服务水平的高低就成为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由于上海世博会接待的客流量大、游客需求多样化,对园区内商业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可能会出现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的游客排队就餐、排队购物等现象,同时可能存在因炎热气候、人流众多及语言风俗差异因素而影响服务质量并出现游客投诉的现象,因而在商业配套布局及供应商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潜在问题,预先做好相关服务预案。潜在问题三:经济效益保障。由于上海世博会商业配套设施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兴建,同时世博会的性质决定了这些设施只能是临时性的,世博会以后这些设施很大一部分将被拆除,不再具有盈利能力,因而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盈利并非易事,近几十年来举办的世博会亏损情况屡有出现,如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亏损3亿美元,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亏损5.5亿美元,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亏损10亿美元,作为世博运营中重要一环的商业配套也面临着盈亏的巨大考验,需要做好多方面的财务分析。二、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的界定和分类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主要指为配合世博会的顺利举行而产生的各种商业服务活动和所构成的产业。主要包括餐饮设施、零售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等三个方面。餐饮设施。世博园区内的餐饮设施分为“餐”和“饮”两部分。“餐”类设施可以分为中式餐厅、西式餐厅、餐食外卖摊点,各类餐食设施形成集群称为餐食中心。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餐食偏好,“餐”类设施可以分为各种风味,从而体现世博会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场所的独特组成部分。同时,各国展馆还允许提供具有本国风味特色的餐食服务。2005年爱知世博园区配置了各种类型和各国风味的餐食设施,并在世博园区的导游地图上具体标明了各类餐食设施的具体位置。“饮”类设一90—万方数据 2009年第4期・上海经济研究・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基本型和享受型。基本型的“饮”类设施包括饮料摊点、自动饮料售机和免费饮水设施;享受型的“饮”类设施包括咖啡馆、茶室和酒吧等,也是休闲设施的组成部分。其中必备的餐饮设施主要包括中式正餐、中式快餐、西式正餐、西式快餐、咖啡馆、茶馆、酒吧,世博园区内各类工作人员员工食堂和盒饭外卖点等。零售设施。世博园区内的零售设施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世博会特许纪念品商店,通常是由世博会当局授权专卖的,如2005年爱知世博园区开设了3处官方授权的特许纪念品商店。第二类是各种工艺品和土特产商店,体现世博会作为世界文化交流场所的独特组成部分。如1998年里斯本世博园区中的水晶制品和瓷器商店、国际工艺品商店、葡萄牙工艺品商店、首饰店和画廊等,2005年爱知世博园区中的日木特色点心店、首饰珠宝店、木雕和其它工艺品店。除此以外,各国展馆还被允许出售具有本国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和土特产。第三类是便利店、摄影器材店等,提供游览过程中一般需求的商业服务设施。其中必备的零售设施主要包括世博特许商店、一般商店、便利店和药店、流动售货车、自动售货机等。其他服务设施。其他服务设施包括提供满足游客一般需求的功能性服务设施和各类援助设施等。功能设施包括问讯、休憩、邮局、快递、物品寄存、电话、外币兑换、自动取款和厕所等设施,提供一般游客需要的功能性服务。援助设施分为特殊援助设施和紧急援助设施两种类型。特殊援助设施为老、弱、病、残、孕、幼等6种游客群体提供特殊援助,包括轮椅出借、童车出借、儿童托管、婴儿护理等;紧急援助设施包括保安岗亭、警务站、医疗保障点、医疗急救站、医疗急救用直升机起降点等。其中必备的其他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电信、邮局、ATM机、寄存、母婴服务、旅游咨询服务中一tl,等。表1餐饮设施上海世博会商业配套分类零售设施世博会特许经营商店(各类纪念其它服务设施中式正餐;中式快餐;西式正餐;西式快餐;咖啡馆、茶馆、酒吧;其他员工食堂和盒饭外卖点等;品、工艺品、文化制品等);一彬特色商店;满足游客即时购物需求的便利型商店。如各类便利店、药店、自动售货机、流动售货亭等;电信、邮局;自动取款枳/银行;寄存;母婴服务等;旅游咨询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照片冲印;厕所等;三、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需求的预测分析(一)上海世博会人数规模和结构特征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时间历时6个月,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根据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和上海世博局的预测结果,结合《上海世博会参观者意向调查报告》,预计总客流量将达7000万人次,日均人流量将达40万次,高峰期Et人流量将达60万人次。世博会期间游客将主要来自国内,其中长三角地区为游客最主要来源,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将为上海世博会商业带来巨大的购买力。年龄结构上,根据调查世博会期间游客年龄主要集中在16~30岁和31~45岁,而这两个年龄段的游客又是购买力最强的两个群体(见下页表2)。(二)上海世博会消费群体主体需求预测。世博会消费群体主体需求预测主要根据历史游客消费水平并考虑未来几年国内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对消费的拉动,考虑一定的汇率变动因素、参照历届世博会和其他主题型游乐场所内物价水平等得出。预测结果显示,2010年世博会期间国内国外游客消费支出将达到1455亿元,其中餐饮、购物消费713亿元。国内游客消费总支出为1232亿元,占85%,餐饮、购物消费655亿元;海外游客消费总支出为223亿元,占比为15%,其中餐饮、购物消费58亿元。一91—万方数据 ・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表2上海世博会人数规模与客源结构上海世博会期间总客流量(万人次)持续时间(天)日均游客数(万人次)上海市民一般日均40万人次812183837000184高峰值60万人次121827572国内参观者人数(万人)长:角抽.反游交国内其他地区游客合计海外参观者人数(万人)资料来源: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公布数据。表3单位2005年游客人均消费支出其中:餐饮、购物2010年游客人均消费支出预测木其中:餐饮、购物2010年世博会期间游客规模预测上海世博会游客消费支出与结构预测国内海外1452合计4985,元元兀兀万人次亿元亿元lJ(631美元)7721303,(165美元)1853636l,(805美元)166398566501232,(211美元)350223145570002010年世博会期间游客消费支出合计.其中:餐饮、购物(28.2亿美元)65558.2(7.3亿美元)713数据来源:以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注册报告和官方网站数据为基准,并根据2010年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以2005年为基础按年均递增5.5%测算。(三)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规模预测。日本已经多次举办过世博会(包括综合类和专题类世博会),在世博园区的商业配套设施配置方面具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在历届世博会的案例研究中,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商业配套设施的规模数据较为完整。为对2010上海世博会商业配套设施的需求规模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文以日本爱知世博会的经验数据为基准,结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具体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规模效应。世博园区的游客数量越多,商业配套设施的总体规模也就越大,但因为配套服务设施具有规模效应,即总体规模越大,单位面积的使用效率就会越高,人均配置规模应当适度减小。与爱知世博园区相比,上海世博园区的预期游客数量更多和用地规模更大,游客密度也会大于爱知世博园区,这将提高商业配套设施的使用效率。因此,以爱知世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的人均配置规模作为参照基准,应当不会出现供给明显低于需求的可能性,但是餐饮休闲设施的人均配置规模应当高于爱知世博园区。具体国情。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性。经验表明,国民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这意味着对于享受型服务设施的需求越大,而享受型服务设施的人均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基本型服务设施,如正式餐厅的人均建筑面积明显高于自助餐厅或快餐厅。2010年我国国民收人仍将明显低于日本,因此在上海世博园区的餐饮设施配置中,基本型设施(如自助餐厅和快餐厅)所占比重应高于爱知世博园区,而享受型设施(如高档风味餐厅)所占比重应低于爱知世博园区。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日本社会的老龄化程度高于我国,而婴儿出生率低于我国。因此在上海世博园区的服务设施中,老龄服务设施的人均配置规模应当低于爱知世博区,而婴JIJjl菱一92—万方数据 2009年第4期・上海经济研究・务设施的人均配置规模应当高于爱知世博园区。1.餐饮配套设施的规模预测。餐饮业配套设施要充分体现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为全球各国展示各自独特餐饮文化提供平台;充分体现世界各国不同饮食风味以及我国餐饮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上海特色饮食文化的魅力。针对参观游客的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特征和目的等多种需求,餐饮设施规模主要通过两种方法估算:方法一:根据上海世博会游客数量及就餐比率和频度,用公式C=YL/R计算餐位需求。其中:C一餐位数,Y一每天游客人数(人/天),L一到访游客的就餐率(%),R—平均每餐位接待人数。预计日均游客在上海世博园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就餐率为85%,平均每餐位接待3人次①,由此推算出上海世博园地区所需配置餐位数:C=40万水85%/3=11.3万个,每个餐位平均面积如为1平方米,则总计需要约11.3万平方米餐饮设施建筑面积。方法二:根据汉诺威、爱知等近几届世博会经验,在各类餐饮设施使用比重、建筑面积、用餐时间和餐厅有效营业时间等参数基础上,确定餐饮建筑面积的配置标准约为250平方米/千人。②预计日均人次40万:Ic250木85%=8.5万平方米餐饮建筑面积,日均人流高峰值60万,Ic250,Ic85%=12.75万平方米餐饮设施建筑面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应作调整:一是高峰人流的餐饮供应;--是大多数参展国和参展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快餐、盒饭供应;三是基于中国餐饮文化的特殊发展土壤,国内游客对园区内中式正餐的需求会有较大的比例;四是限于园区较高的价格水平,部分游客可能会在园区外附近就餐,因此建议上海世博园区内餐饮设施建筑面积约为12.5万平方米,其中规模和比例根据消费需求结构界定如下表所示(表4)。表4上海世博会餐饮设施规模预测数量所占比例中式正餐店西式正餐店中式快餐店西式快餐店美食广场咖啡馆等休闲餐饮清真馆、素食店员工食堂、外卖点6%4%40%28%7%lO%2%3%平均每家规模(平方米)1500一3000750—1500150~30050—300750~15・0050~150150—30050~600数据来源:以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注册报告和官方网站数据为基准,并根据上海世博会客流量预测。2.零售业配套设施的规模预测表5上海世博会零售设施营业面积需求估计游客人均日购物消费支出预测,国内日均参观者人数(万人)382人均日购物消费额(元)40~60100~120日购物消费额(元)1520~2280200~240海外日均购物消费总额(2rTL/天)所需营业面积(平方米)1720~252012300~19000数据来源:以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注册报告官方网站数据为基准。日坪效是指单位面积每日产生的营业额,以上海可比性地区的零售业日均效作为主要的参照标准,同时考虑到园区内商品的物价水平进行相应调整,并根据上海世博会客流量预测。注:零售业配套规模确定的方法是根据世博会参观者组成情况和游客购物消费特点,通过对日均购物消费的测算额、可比性地区零售业态日均坪效来估计零售业建筑面积需求。建议上海世博园区内零售设施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①引自上海大学陈建勤的论文。②引自同济大学唐子来的论文。一93—万方数据 ・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甍4期根据历届世博会各类零售设施的构成比例及2010上海世博会实际情况,作如下预测:表6上海世博会零售设施规模预测数量所占比例平均店铺规模(m2)主体结构由上海世博局授权开发、设计的世博特许商品销售店,按照商业设施类型世博特许商店25%300—2000十大类特许商品,在园区出入口、中心广场及各个展区分别设置不同规模的特许商店。一般商店20%50—200与世博会主题相关、有地方特色的小型商店,各类参展国家和地区组织、企业在展馆内或附近设置的专卖店。便利店、药店25%50—100提供各种便利的日用品、速食等,应急的非处方药品的小型商店。可以流动的小型售货点。主要销售冰激淋及其它冰品、胶流动售货车15%10~30卷、明信片、工艺品、挂件、帽子、伞等。在会展期间承担部分的展示功能。根据高峰或气候调整流动售货车的位置。自动销售饮料、香烟、休闲食品、非处方药品等。自动售货机的大小、颜色、装饰应与展区布置相协调。根据人流密度集中配置生活服务设施,其服务内容可作适自动售货机12%5其他生活服务类3%30~50当的调整,如旅游咨询、通信服务、母婴保健、残障A.士Jtt.务、影印快照等。数据来源:以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注册报告和官方网站数据为基准,并根据上海世博会客流量预测。3.其他服务配套设施的规模预测服务设施规模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参照历届世博会的人均建筑面积,同时根据上海世博会总参观人数进行预测的。预测结构显示,上海世博会服务类设施的合计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表7—~—\建设规模服务名称、~\问讯处援助中心(包括轮椅出借)银行和自动取款机外币兑换邮局参照爱知世博会的上海世博会服务类设施规模爱知世博会合计建筑面积上海世博会合计建筑面积(平方米)41422774102613683813681368171020905325321763234580\(平方米)120080030040015400400500600150150’510010015人均建筑面积(平方米/千人)10.97.32.73.6O.13.63.64.55.51.41.446.491婴儿托管中心(包括童车出借)物品寄存和快递服务电信服务中心室内休憩场所保安亭医疗急救站厕所合计资料来源:以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注册报告和官方网站为基准,千人指标以标准日的预期参观人次为基数预测。..——94・-——万方数据 2009年第4期・上海经济研究・四、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的功能布局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具备多层面功能,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世博会参与者的各类消费需求。对一些特殊游客群体(如残疾等)配备相应的特殊服务设施,以实现游客满意度最大化。各类配套设施应根据人流动线和交通网络进行布局,使布点密度与人流量相适应,兼顾主体性与配套性,兼顾集中与分散,兼顾大型与中小型相结合。在规划与建设各类配套设施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在优化生态环境、满足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商业设施的新建、改造,既满足世博会期间的需求,也考虑世博会结束后的后续利用。(一)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的布局,应以世博园区总体布局为导向。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上海世博园区的空间结构包括核心、轴线、功能带和绿楔四个基本元素。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将根据《世博园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园一区一片一组一团”分级配置。1)按照人流动线,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和分布密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配置商业设施。满足游客选择|生需求的商业设施应当相对集中分布,如餐饮设施和购物设施;2)中心展区、主题展区和企业展区的游客密度通常是其它展区的1.5~2.0倍,其商业设施的分布密度相应地高于其它展区;3)配合主题场馆设置大型综合商业设施,包括餐饮中心、零售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4)适当扩大企业馆、主要活动中心等热点场馆、人流集中区域的商业设施规模,有效吸纳和疏导人流;5)与浦东滨江大道贯通,规划滨江休闲商业点,提高公共活动设施、游乐设施和休闲设施的配置比率;6)增加轨道交通出入口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二)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业态的空间布局通过借鉴历届世博会的经验以及考虑到上海世博会园区的特殊性,上海世博会园区商业业态布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区域。1.入口服务区。上海世博园区入口区域分内外两侧,集中布置游览前或游览后需求的服务设施,外侧广场主要供游客排队等候安检和检票场所。商业设施主要布置在入口的内侧广场,沿广场四周布置快餐店(美食广场)、便利店、自助银行、照片冲印、物品寄存、医务室、信息服务中心、残障人士服务和童车出租等,沿人行通道的休息点处设置若干自动售货机。总建筑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其中餐饮设施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零售设施面积约为0.5平方米。2.中央服务区。上海世博园核心区域集中了中国馆、主题馆以及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等,是整个园区的游客集散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以及信息资讯中心,该区域也是整个园区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多、配套最全的商业服务中心。上海世博会浦东核心区域位于滨江绿洲南部,以滨江景观为依托,结合中心活动广场形成兼容商业零售、旅游展览、文化娱乐、餐饮服务等综合功能区。上海世博会浦西核心区域位于主题馆和公共活动中心之间,建议结合公共活动中心布局大型餐饮中心和购物中心,设置三至四层商业建筑体,汇聚世博特许纪念品商店、各国工艺品商店、各种专卖店和各种风味的快餐厅、美食广场、国内外知名品牌餐厅等。总建筑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其中餐饮设施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零售设施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3.滨江休闲点。滨江绿带具有观赏黄浦江美景的独特吸引力,应发挥滨水亲水景观优势,成为休闲、文化、娱乐设施的集聚区域,沿江结合绿地广场设置小型艺术展示馆、主题餐厅、咖啡馆、茶室、酒吧和其它休闲场所。总建筑面积约为5千平方米,其中餐饮设施面积约为4千平方米,零售一95—万方数据 ・上海经济研究・设施面积约为1千平方米。2009年第4期4.轨道交通站点区域商业设施。轨道交通站点服务区是上海世博园区交通集散、人流集散区域,以设置快速便捷型商业设施为主,包括便利购物、旅游服务、货物寄存等功能,设置便利店、面包房、书报亭、药店、旅游资讯中心等。总建筑面积约为0.5万平方米,其中餐饮设施面积约为3.5千平方米,零售设施面积约为1.5千平方米。5.组级配套商业设施。按照就近服务原则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商业服务设施布局围绕各个展区室外活动广场而展开,结合观众服务、交流和休息场地,均匀分布快餐、正餐(相应国家和地区的风味餐厅、自助餐厅等)餐饮设施,同时,配置一定的世博特许商店、各国工艺品商店、便利店、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等。A、B、c、D、E5个片区分成15个组,商业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为7.8万平方米。其中c片区外国馆、国际组织馆办展单元最多,配套面积也最大,约为2.7万平方米,其中餐饮设施面积约为2.4万平方米,零售设施面积约为0.3万平方米;A片区为亚洲国家馆,B片区为东南亚和大洋洲国家馆,配套商业面积均约为1.7万平方米;在浦西规划的D、E两个片安排企业馆和城市最佳实践区,配套商业面积分别为1.1万平方米和0.6万平方米。6.均匀分布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应均匀分布,包括信息设施(包括信息服务中心和电子信息显示设施)、医疗急救设施、失物招领设施、保安设施、休憩设施(包括雌天座椅和室内休憩场所)、电话、厕所、吸烟场所、自动取款设施和外币兑换设施、饮料摊点或自动售货机等。应当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和和分布密度。经验研究表明,中心展区、主题展区和企业展区的游客密度通常是其它展区的1.5—2.0倍,因而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也要相应地高于其它展区。(三)上海世博园区商业配套设施的后续利用根据上海世博会有关后续利用规划,上海世博园区的核心区域、历史保护建筑、路网格局和主要开放空间将在世博会以后予以完整保留,其它展区将在世博会以后进行重新建设。国际经验表明,由于世博园区的后续利用通常与世博会期间的功能活动很不相同,因此,在现阶段开始的建设中,大部分的配套服务设施应当采用装配式的临时建筑物,可以拆卸和重复利用,尽可能体现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上海世博园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后续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保留、改造和拆除三种策略选择:中央服务区的餐饮中心和零售中心可以是永久性的建筑物,在世博会以后保留这些建筑,但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功能和用途;位于黄浦江滨江地带和楔绿带中的部分服务设施可能在世博会以后会得到保留和改变功能用途;其它的配套服务设施在世博会以后也许会拆除。口参考资料:1.若松浩文.日本LAND株式会社.“爱知世博会的商业设施”,2007(7~8)2.谭峥.从芝加哥世博会到上海世博会[J].城市,2005(3)3.吴国新.发达国家举办大型或者超大型国际展会成功经验——里斯本世博会个案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7(1)4.唐子来,李新F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服务设施:经验借鉴和策略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6(1)5.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区总体规戈11.2005—96—万方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