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理会计决策习题(会计)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一、生产决策

(一)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或增产的决策

1、宏星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13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2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万元/件,发生亏损20000万元,其完全成本为220000万元。

(1)若2014年甲产品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作出2014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2)若2014年甲产品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可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50000万元边际贡献,作出2011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3)若2014年企业已经具备增产20%甲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不变,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

(4)若2014年企业已经具备增产20%甲产品的能力。增产能力可以临时对外出租,预计可获得7000万元租金收入。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不变,作出2014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5)若2014年企业已经具备增产20%甲产品的能力。原有的生产能力停产后可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50000万元边际贡献,增产的生产能力也可以临时对外出租,预计可获得边际贡献35000万元。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不变,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2014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6)若2014年企业本身不具备增产能力,但可通过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一台设备价值250000万元(年租金为25000万元),可以增加甲产品的产量,从而增加28000万元的边际贡献,其他条件不变,作出2014年是否增产甲产品的决策。

(7)若2014年企业用11000万元购入一台通用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残值为10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可使甲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250000万元,变动成本达到120000万元,原有生产能力若停产后可用于出租,预计可获得50000万元边际贡献。市场上有可以接受增产产品的容量,其他条件不变,用相关损益分析法作出2014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二)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

1、宏星企业只生产一种A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20000件,2012年已经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5000件A产品的供货合同,订单的加权平均价格为15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2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900万元/件。

(1)2013年1月上旬B企业以1000万元/件的价格向宏星企业追加订货4000件A产品,年底前交货;追加订货无特殊要求,不涉及追回投入专属成本,宏星企业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采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2)2013年1月上旬B企业以1000万元/件的价格向宏星企业追加订货4000件A产品,年底前交货;追加订货无特殊要求,不涉及追回投入专属成本,宏星企业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承揽零星加工任务,预计可获得200000万元边际贡献,采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3)2013年1月上旬B企业以1020万元/件的价格向宏星企业追加订货5500件A产品,年底前交货;追加订货无特殊要求,不涉及追回投入专属成本,宏星企业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企业拟减少正常订货,合同规定,如正常订货不能如期履约交付给客户,企业须支付10000万元违约金。

(4)2013年1月上旬B企业以1000万元/件的价格向宏星企业追加订货2000件A产品,年底前交货;追加订货有特殊要求,需要A公司追加投入专用设备一台,价值180000万元,宏星企业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承包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0000万元边际贡献。采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2、红光机械厂生产甲产品,正常销售单价为80元/件,年初已接到全年订货量为1000件,其平均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 24元 直接人工 12元 制造费用 14元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 4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1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 5元

2月份一客户要求该厂为其生产甲产品200件,订货价格为50元/件。 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方案作出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1)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

(2)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16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企业支付违约金800元。

(3)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但为满足特殊工艺要求,需增加固定成本1800元。

(4)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18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若对外出租,可获租金净收入200元,同时追加订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100元。

3、某企业本年计划生产甲产品2000台,销售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0元,现有一公司向企业发出订单,要求订货500台,其订单报价为170 元/台。

要求:就以下各种情况分别做出是否接受此订货的决策。

(1) 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3000台,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且追加订货不需追加专属成本。

(2)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200台,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3)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500台,但追加订货需使用某专用设备,该设备使用成本为2000元,若不接受追加订货,该部分生产能力可以,出租可得租金5000元。

(4)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400台,追加订货需要追加3000元的专属成本,若不接受追加订货,该部分设备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总额为4000元。 (三)新产品开发或转产的品种决策

1、已知某企业有一定闲置设备台时,拟用来开发一种新产品,现有A,B两种品种可供选择。A,B两种产品的单价分别为100元/件和12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60元/件和40元/件;单位产品台时消耗定额分别为2小时/件和8小时/件;此外还需消耗甲材料,A.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千克/件和20千克/件。假定甲材料的供应不成问题。

要求:作出开发哪种种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2、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预计单价(元) 100 60 30 预计单位变动成本(元) 50 30 12 单件定额工时(小时) 40 20 10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开发那种新产品的决策。

(2)如果新产品丙的市场需要量为5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使企

业的利润最大化。

3、A公司原有甲产品,现利用剩余能力开发乙或丙产品,开发乙产品减产1/3 , 开发丙减产1/2。 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X(件) 3000 1000 1400 P (元/件) 50 90 70 b (元/件) 30 65 48 a (元) 18000

要求:考虑减产的影响,进行开发乙或丙产品的决策。

4、某厂生产产品甲,现利用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A和B,若开发新产品A, 则甲产品需减产45%,若开发B则甲产品需减产30%,三种产品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A B 生产量 3000 1000 1400 销售单价 50 90 70 单位变动成本 30 65 48 固定成本总额为18000元,问开发哪种产品较为有利?

5、已知: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它们的变动成本率分别为80%,60%和50%;它们的年收入分别为20 000万元、30 000万元和40 000万元。 若将生产甲产品的生产能力转移,可分别用于以下用途:(1)增产现有产品乙产品,可使其年收入达到45 000万元;(2)增产现有产品丙产品,使其年收入增加14 000万元;(3)开发变动成本率为40%的丁产品,每年可实现13 500万元收入。

要求:(1)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作出是否转产其他产品的决策,并列出各备选方案优劣的排列顺序。

(2)说明如果企业决定转产,应当转产哪种产品,转产将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四)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1、宏星企业常年生产A半成品,其单位成本为100万元/件,市场售价为150万元/件,年产量2000件。A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50万元的B产成品,每完成一件B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100万元。

(1)若A与B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已经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成B产成品的决策。

(2)若A与B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已经具备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为B产成品的能力,但如果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8000万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80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成B产成品的决策。

(3)若A与B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尚不具备深加工能力,如果每年支付30000万元租入一台设备,可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为B产成品,其他条件不变,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成B产成品的决策。

(4)若A与B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已经具备将80%A半成品加工为B产成品的能力,但如果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8000万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80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成B产成品的决策。

(5)若A与B的投入产出比为1:0.9,企业已经具备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为B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A半成品加工成B产成品的决策。

2、某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半成品。其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性加工成本。乙产成品的单价为30元。假定乙产成品的废品率为1%。

要求: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深加工甲半成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

(2)深加工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

(3)同(1),如果追加投入5000元专属成本,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并使废品率降低为零。

3、某化学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ABCD四种联产品,其中BD两种产品可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亦可继续加工后再行出售,其有关资料如下:

联产品名称 B产品 D产品 产量 4 000千克 8 000千克 销售单价 分离后 16元 6元 加工后 24元 12元 联合成本 85 000元 24 500元 可分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14元 4元 专属固定成本 0 9 000元 作出B、D两种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4、宏星企业对同一原料进行深加工,可同时生产出甲、乙、丙三种联产品,年产量分别为2500千克、1500千克、1000千克。全年共发生450000万元联合成本,每年联产品承担联合成本分别为225000万元、135000万元、90000万元。其中丙产品可直接出售。企业已经具备将80%的丙联产品深加工为丁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每深加工1千克丙产品需额外追加可分成本20万元。丙联产品与丁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为1:0.7。如果企业每年额外支付22 000万元租金租入一台设备,可使深加工能力达到100%。甲、乙、丙三种联产品的单价分别是200万元、210万元和135万元,丁产品的单价为240万元。计划年度企业可在以下三个方案中作出选择,即将全部丙联产品深加工成为丁产品、将80%丙联产品深加工成为丁产品和直接出售全部丙联产品。采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决策。 (五)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某企业常年生产,每年需要甲零件100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目前企业已经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27元。

(1)若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作出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2)若自制生产能力可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每年预计可获边际贡献300000元,其他条件不变,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2、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一直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3、利源公司专门制造汽车发动机,其中某项零件过去是自制的,近有某外商愿提供该零件,开价18元/个,公司要求财务科编制零件近一年实际成本,以便决定取舍。单位零件实际成本如下:直接材料6元,直接人工 5元,变动制造费3元。专属制造费总额 16000元,固定制造费(共同)48000元。要求:

(1)假定公司停止该零件生产,其生产设备无他用,当利源公司零件需要量为多少,才能外购?

4、某企业生产甲零件,该零件市场价50元,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制造该零件,单位制造成本为: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4元。要求: (1)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该零件应否外购?

(2)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如不用于生产甲零件,可以生产其他产品,每年的贡献毛益总额3000元,该零件应否外购?

(3)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不确定情况下,企业自行生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0元,该零件何时应外购?

5、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可采用手工、机械化、自动化三种设备进行生产。有关资料如下:

内 容 年固定成本(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手工生产 1000 8 机械化生产 3000 4 自动化生产 5000 2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开发那种新产品的决策。

(2)如果新产品丙的市场需要量为5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在不同的产销量下选用不同方案的决策。 二、定价决策

1、宏大公司在计划年度准备生产A产品20000件,其预期的成本资料如下:单位:元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 300000 直接人工 200000 变动制造费用 100000 固定制造费用200000

非制造成本: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666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60000

若宏大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希望计划年度在A产品上获得的边际贡献总额不低于其变动成本总额的50%,那么采用按变动成本法加成,其产品的定价为多少?

2、假设拉达公司计划年度准备生产A产品10000件,其预期的成本资料如下:单位:元 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 420000 直接人工 365000 变动制造费用 345000 固定制造成本 586000

非制造成本:

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 244000 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 160000

若拉达公司计划年度营业资产平均占用额为4400000元,预期投资报酬率为15%。又假定该公司销售部经理对A产品按全部成本加成法加成进行定价,则产品的目标售价应为多少? 三、不确定决策

1、若宏星化肥厂准备在计划年度新建一个磷肥厂,经达市场调查,现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他们能提供的边际贡献如下:

畅销 正常 滞销 300万吨 500万元 350万元 180万元 200万吨 360万元 300万元 200万元 100万吨 94万元 80万元 50万元

要求:分别采用大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小中取大法和折中决策法(假设乐观系数为0.7)进行决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