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说课稿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认识钟表》

陈洁

(教育科学学院2010(4)班10151418)

1、 说教材

1、 教材内容:

《认识钟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和爱数学的情感。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和几时半,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和几时半。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二、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活动,诱导学生是思考,操作,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大胆探索创新。学法:以学生作为主体,我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概括总结出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2.今天,我们就来和钟表交朋友。(出示课题”认识钟表“。)二、教学新课:1.认识钟面。

(1)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钟表,象我手上拿的是比较常见的钟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2)把你的看到的和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3)哪个同学来汇报啊?(请学生指着钟面说)

(4)小朋友你们认识钟表了吗?在老师的钟面上你能找到时针和分针吗?

小结: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细又长;钟面上有12个数字,时针走

一格,分针走一圈……

通过独立观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认识整时。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生活中你也有个这样的经历吧?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妈妈让小红几点起床的?(同桌互相交流)(2)你怎么知道是7点钟呢?

(3)7点钟是我们平时的说法,7点也叫7时谁来读一读。

(4)7时除了这样表示,你还见过别的表示方法吗?出示一个表示7时的电子表。7时在电子表上是这样表示的。我们可以这样写:先写一个7,然后写2个小圆点,最后写2个“0”。

(5)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小红起床的时刻是7时,小红中午要吃午饭了,看这是几时?出示12时的钟面。你认识吗?请你在纸上用2种方法记下来。请你来做做小老师。

(6)请你帮钟面上的时间找朋友。为什么你们连线可以又对又快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谁来介绍给大家。3.师小结:

我们在看钟面时先要看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也表示整时。

三、巩固应用:

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认识了整时,你们会拨出整时吗?

拿出钟面我们来拨一拨,有小朋友起床7:00,中午吃饭12:00下午5:00放学,晚上9:00睡觉。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五、课堂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看时间,那么你在生活中见过时间吗?电脑出示生活中的时间(如:商店的营业时间8:00—22:00,汽车站牌,作息时间表等等)。请你去生活中找一找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