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个病种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竖版16开纸)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口眼歪斜□ 1.红外线照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观察评估□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面肌训练□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护理措施: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眼睑闭合不全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观察评估□ 2.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眼部护理□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护理措施: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颜面麻木□ 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面部湿热敷□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面肌训练□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护理措施: 5.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面部抽搐□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观察评估□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护理措施: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2. 3. 其他: □(请注明)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穴位按摩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 中医护理技术 艾 灸 中药熏洗 耳穴贴压 中药湿敷 红外线照射 健康指导 签 名 /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血热证□ 血燥证□ 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观察皮损情况□ 皮损潮红;鳞屑 2.皮损护理□ □ 3.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涂药□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皮损淡红; 1.观察皮损情况□ 2.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干燥脱屑 2.其他护理措施: 3.中药涂药□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皮损肥厚浸润, 经久不退 □ 1.中药涂药□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观察皮损情况□ 2.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护理措施: 3.拔火罐 □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瘙痒□ 1.评估瘙痒情况□ 2.生活起居□ 3.中频治疗□ 3.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涂药□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便干□ 1.评估排便情况 2.腹部按摩□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说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药湿敷 中药药浴 中药熏洗 中中药涂药 医护耳穴贴压 理技穴位贴敷 术 穴位按摩 拔 火 罐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邪盛正虚证□ 邪热炽盛证□ 痰瘀互结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疲乏无力□ 1.活动与休息□ 2.评估皮肤、黏膜及血象□ 3.氧 疗□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发热□ 1.体温监测□ 2.高热护理□ 3.生活起居□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骨痛□ 1.活动与休息□ 2.保持肢体功能位□ 3.局部冷敷□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出血□ 1.评估出血情况□ 2.鼻腔护理□ 3.口腔护理□ 4.皮肤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耳穴贴压 穴位贴敷 中 穴位按摩 医 护 理 中药熏洗 技 术 中药湿敷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部分依从 / /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 肝肾阴虚,目络失养证□ 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

其他:

一、 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安全护理□ 2.症状观察□ 3.其他护理措施: 视物模糊 □ 中医护理技术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护理效果 1.用眼卫生□ 2.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雾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目睛干涩 □ 6.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安全指导□ 头晕耳鸣 □ 3.其他护理措施: 2.症状观察□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耳穴贴压 中药离子导入 中中药湿敷 医护中药熏蒸 理技中药雾化 术 穴位按摩 健康指导 签 名 / 部分依从 / 责任护士签名: 不依从 /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不满意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混合痔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风伤肠络证□ 湿热下注证□ 气滞血瘀证□ 脾虚气陷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观察出血情况□ 1.活动指导□ 2.皮肤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便血 □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 □ 1.疼痛评估□ 2.体 位□ 3.放松疗法□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观察肿物脱出情况□ 肿物脱出 2.体 位□ □ 3.痔核回纳方法□ 4.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便秘 □ 1.观察排便频次□ 2.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刮痧□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肛周潮湿、 瘙痒 □ 其他: □(请注明) 1.皮肤护理□ 2.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2. 3.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艾 灸 穴位按摩 耳穴贴压 中中药保留灌肠 医护中药熏洗 理技中药外敷 术 刮 痧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纤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证□ 心虚胆怯证□ 痰热内扰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心悸□ 1.病情观察□ 2.体 位□ 3.氧 疗□ 4.用药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胸闷胸痛□ 1.病情观察□ 2.氧 疗□ 3.生命体征监测□ 4.用药护理□ 5.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艾 灸 □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气短乏力□ 1.体 位□ 2.安全防护□ 3.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夜寐不安□ 1.生活护理□ 2.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艾 灸 穴位贴敷 中医耳穴贴压 护理技穴位按摩 术 中药泡洗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部分依从 / /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湿瘀阻滞证□ 肠道湿热证□ 气滞血瘀证□ 脾虚夹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腹痛□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活 动□ 3.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饮 食□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深呼吸/放松术 5.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 6.红外线照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护理措施: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泄泻□ 1.活动□ 2.饮食 □ 3.监测营养指标 □ 4.排便指导 □ 5.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便秘□ 1.活动 □ 2.饮食 □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腹部按摩 □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护理措施: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穴位贴敷 耳穴贴压 中 穴位注射 医 护 穴位按摩 理 技 艾 灸 术 红外线照射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健康指导 签 名 / / 责任护士签名: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 □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胃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脾气虚证□ 胃阴虚证□ 血虚证□ 脾肾阳虚证□ 热毒证□ 痰湿证□ 血瘀证□

肝胃不和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__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护理效果 胃脘痛□ 1.活 动□ 2.饮食护理□ 3.松弛疗法□ 4.其他护理措施: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体 位□ 2.饮 食□ 吞酸、嗳气 3.胃黏膜保护剂/抑酸□ 剂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__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腹胀□ 1.体 位□ 2.活 动□ 3.饮食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__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便溏□ 1.皮肤护理□ 2.饮食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2.排便指导□ 3.摩揉腹部□ 4.其他护理措施: 便秘□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灸(回旋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__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导管滴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__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其他: 2. □(请注明)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依从 中药外敷 穴位贴敷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医护理技术

艾 灸 耳穴贴压 穴位按摩 中药导管滴入 健康指导 / / / 签 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肝郁气滞证□ 肝肾不足证□ 气血两虚证□ 气滞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安全管理□ 视物模糊 2.服药护理□ □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心烦郁闷 1.情志护理□ □ 2.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眼干涩 □ 1.休息□ 2.日常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穴位注射 医护耳穴贴压 理技中药泡洗 术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中药熏蒸 穴位按摩 艾 灸 中药离子导入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风伏肾络证□ 湿热蕴结证□ 肾络瘀阻证□ 肾虚湿瘀证□ 气阴两虚证□

脾肾阳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护理效果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泡沫尿观察□ 泡沫尿 2.休息与活动□ (蛋白尿) 3.预防感染□ □ 4.其他护理措施: 水肿□ 1.观察水肿消涨、并发症□ 2.皮肤护理□ 3.体 位□ 4.保持出入量平衡□ 5.利尿/攻下逐水等中药护理□ 6.其他护理措施: 1.辨尿色、性状□ 2.活血化瘀等中药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血压监测□ 2.休息□ 3.降压药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尿量、排尿次数观察□ 2.出入量记录□ 3.生命体征监测□ 4.并发症护理(如高钾、心衰)□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血尿□ 1.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头晕、血压增高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尿量异常 少尿、无尿□ 多尿、夜尿□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全结肠灌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腰膝酸软 □ 1.舒适体位□ 2.休息与活动□ 3.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医护中药外敷 穴位按摩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理中药泡洗 技术 中药熏蒸 中药全结肠灌洗 艾 灸 耳穴贴压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饮食伤胃证□ 风寒袭胃证□ 暑湿伤胃证□ 浊毒犯胃证□ 湿浊中阻证□

脾胃虚弱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呕吐□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 观 察□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 饮 食□ 5.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 其他护理措施: 6.中药封包□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胃脘疼痛 □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活 动□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观 察□ 5.药 熨□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护理措施: 6.拔 火 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中药封包□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8.红外线照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9.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脘腹胀满 □ 1.活 动□ 2.观 察□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穴位贴敷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医穴位注射 护理艾灸 技术 耳穴贴压 穴位按摩 药熨法 拔火罐 中药封包 红外线照射 健康指导 签 名

/ / /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肺肾气虚证□ 肺脾气虚证□ 肺肾气阴两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体 位□ 2.有效咳嗽□ 3.胸部叩击□ 中医护理技术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拔火罐□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足部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护理效果 4.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咳嗽、咳痰 4.振动排痰□ □ 5.其他护理措施: 5.中药雾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体 位□ 2.氧 疗□ 喘息、气短 4.放松术□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3.呼吸功能锻炼□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护理措施: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自汗、盗汗 □ 1.皮肤护理□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护理措施: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口腔清洁□ 2.腹部按摩□ 腹胀、纳呆 □ 5.其他护理措施: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活动指导□ 4.饮食指导□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 一般 □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部分满意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耳穴贴压 中拔 火 罐 医穴位贴敷 护穴位按摩 理中药离子导入 技中药雾化 术 中药泡洗 艾 灸 健康指导 签 名

/ / /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乳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气滞痰凝证□ 冲任失调证□ 毒热蕴结证□ 气血两虚证□ 气阴两虚证□ 瘀毒互结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症状评估□ 2.抬高患肢与心脏同一水平□ 3.患肢握拳活动□ ________次/天 4.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 5.其他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肢体肿胀 □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其他:_______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疼痛□ 1.采用《疼痛评估量表》评估□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转移注意力□ 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放松疗法□ 3.其他:___ __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4.其他护理措施: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心烦易怒 □ 1.沟通交流□ 2.家庭支持□ 3.音乐疗法□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其他:__ ___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恶心、呕吐 1.呕吐物观察□ (化疗期2.口腔护理□ 间) 3.其他护理措施: □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艾 灸□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4.其他:___ __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四肢麻木 (化疗期间) □ 1.安全护理□ 2.四肢保暖□ 3.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2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3.其他:_____应用次数:_____次,应用时间:_____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中药外敷 中药湿敷 / / / 中医护理技术 耳穴贴压 穴位按摩 艾 灸 中药泡洗 健康指导 签 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风盛血热证□ 阴虚火旺证□ 气虚不摄证□ 湿热蕴结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皮肤护理□ 2.观察皮肤紫癜情况□ 皮肤紫癜□ 3.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卧床休息□ 2.患肢抬高□ 关节肿痛□ 3.安全防护□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腹痛□ 1.卧床休息□ 2.腹痛的性质、时间伴随症状□ 3.记录便色质量□ 4.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咽痛□ 1.观察口腔黏膜□ 2.中药含漱、频饮□ 3.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雾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发热□ 1.病情观察□ 2.物理降温□ 3.其他护理措施: 1.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雾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其他: 2. □(请注明)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耳穴贴压 中药雾化 中医护中药熏洗 理技术 穴位按摩 健康指导 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肝胆郁滞证□ 肝胆湿热证□ 气滞血瘀证□ 肝郁脾虚证□ 胆腑郁热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右胁疼痛 □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观察□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肝病治疗仪□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护理措施: 4.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右胁胀满不适 □ 1.观察□ 2.活动□ 3.腹部按摩□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观察□ 嗳气、恶2.体位□ 心、呕吐□ 3.服药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纳呆□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1.口腔清洁□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护理措施: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发热□ 1.监测体温□ 2.皮肤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好 □ 1.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较好□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评价项目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依从 穴位贴敷 穴位注射 中医耳穴贴压 护穴位按摩 理技艾 灸 术 健康指导 签 名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风湿痹阻证□ 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 痰瘀痹阻证□ 气血两虚证□ 肝肾不足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晨僵□ 1.关节保暖□ 2.关节锻炼□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关节肿痛□ 1.保持功能位□ 2.局部保暖□ 3.避免关节负重□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药浴□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关节畸形□ 1.安全评估□ 2.其他护理措施: 1.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疲乏无力□ 1.活动指导□ 2.其他护理措施: 1.艾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药泡洗 中药离子导入 艾 灸 中医穴位按摩 护穴位贴敷 理技中药熏洗 术 中药药浴 健康指导 签 名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湿热内阻证□ 肝脾血瘀证□ 肝郁脾虚证□ 脾虚湿盛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胁痛□ 1.评估疼痛□ 2.避免诱因□ 3.体 位□ 4.肝病治疗仪□ 5.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药熨法 □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腹胀□ 1.监测腹围、体重□ 2.饮食护理□ 3.排便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药熨法 □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黄疸□ 1.观察皮肤、尿色□ 2.排便护理□ 3.皮肤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全结肠灌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纳呆□ 1.饮食护理□ 2.口腔护理□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生活起居□ 2.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护理措施: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其他: 2. □(请注明)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穴位贴敷 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离子导入 耳穴贴压 中医护理技术 艾 灸 穴位按摩 中药全结肠灌洗 中药熏洗 药熨法 健康指导 签 名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肝胃郁热证 □胆热犯胃证 □中虚气逆证 □气郁痰阻证 □瘀血阻络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1.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烧心、反酸、嘈杂□ 1.病情观察□ 2.体 位□ 3.口腔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4.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护理效果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胸骨后灼痛□ 1.疼痛观察□ 2.胃脘部按摩□ 3.其他护理措施: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嗳气、胃脘胀满□ 1.病情观察□ 2.其他护理措施: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 其他: 2. □(请注明)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穴位贴敷 穴位注射 中医艾 灸 护理技穴位按摩 术 耳穴贴压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 /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气虚血瘀证□ 阴虚血瘀证□ 寒凝血瘀证□ 痰瘀阻络证□ 肝肾亏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局部观察□ 2.疼痛观察□ 3.其他护理措施: 肢体麻木、 挛急、疼痛□ 中医护理技术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中药离子导入□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7.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护理效果 1.肢体功能锻炼□ 2.其他护理措施: 肢体痿软□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1.监测血糖□ 2.其他护理措施: 腰膝酸软 □ 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药泡洗 穴位按摩 耳穴贴压 中艾 灸 医护中药离子导入 理技穴位贴敷 术 健康指导 签 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丹毒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ID: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证候诊断: 湿热毒蕴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局部红赤肿胀 □ 1.体 位□ 2.观察疮面皮肤情况□ 3.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泡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熏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发热□ 1.监 测□ 2.物理降温□ 3.饮食、饮水□ 4.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 差 □ 疼痛□ 1.评估疼痛□ 2.情志护理□ 3.其他护理措施: 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中药塌渍□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水疱□ 1.体 位□ 2.皮肤护理□ 3.创面暴露□ 4.其他护理措施: 好 □ 1.中药外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较好□ 2.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一般□ 差 □ 1. 其他: 2. □(请注明)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评价项目 依从 中药外敷 中药湿敷 中药泡洗 中医护理技术 中药熏蒸 中药熏洗 中药塌渍 穴位按摩 耳穴贴压 健康指导 签 名 / 责任护士签名: 部分依从 / 不依从 / 满意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一般 不满意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