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独立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评述
1947年8月 15日印度从英国统治下获得了独立。独立后的印度政府将发展本国经济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印度发展模式。近六十年来印度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既有不俗的成绩,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的中国家,又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人口加在一起超过世界的1/3,独立后的印度经济发展无疑是我国经济的最好参照物,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文试图分析印度经济发展的起步条件、政府政策和发展模式、经济成长过程与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作一番分析。
一、独立后印度经济发展的起步条件:殖民主义的历史遗产
分析独立后印度的经济发展,必须从独立前殖民地时期的状况说起。英国作为世界上一度最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印度几近两百年,其对印度的统治已无可挽回地改变了传统的印度社会。印度的独立过程基本上是一场和平的政治权力交接,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革命,从而使得殖民统治的历史遗产继续影响独立后的印度经济发展。
在独立前,印度经济已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在19世纪英国人凭借其经济优势和政治统治权,破坏了印度传统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村社经济,将不公平不合理的“工业的英国与农业的印度”的经济结构强加在印度身上。进入20世纪后,英国通过资本输出和公共工程建设加大了对印度经济干预的力度。随着外资的进入,公路、铁路、港口和水利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立了起来,印度的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西方资本在获得丰厚的利润的同时,也客观地促进了印度的经济增长。到二战时,印度虽然还称不上是个工业化的国家,但其工业水平比起大部分亚洲邻国都高。比如钢产量是当时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独立时印度的钢产量名列世界第六,远高于同时期的我国。
二、“第三条道路”:独立后印度经济的发展模式
在印度独立即将来临时,印度资产阶级内部已经就独立后印度的发展道路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尽管国大党内存在不同的派系集团,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确认了近代以来先后影响印度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某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剔除了其中某些相互矛盾冲突的内容,将对印度资产阶级有利的部分糅合在一起,形成印度独特的解放和发展的道路,尼赫鲁称之为:“第三条发展道路”。他认为“这是从一切现存制度(俄国的、美国的以及其他的)中吸取精华的第三条道路,它寻求创造某种适合本国历史和哲学的东西”。具体说来,“第三条道路”建立在如下思维基础上:(1)殖民剥削造成印度经济的停滞与贫困,因而独立后的印度应该在经济上尽量少地依赖西方资本主义,而寻求一种“自力更生”的发展。(2)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领导人,受英国费边社会主义的影响,主张由国家来支配经济活动,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指挥。(3)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被视为成功发展的关键所在。(4)只有在国家领导下的工业化才能解决印度的贫困问题,应该将主要力量放在工业部门而不是农业部门的发展上。
采用“第三条着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第三条道路”的旗号还有利于印度在战后世界政治中得到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使得印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左右逢源。
三、独立后印度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演变
自1951年印度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的五十余年中,印度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大致经历了3次大的变化与调整。
1、尼赫鲁的工业化政策及成效
根据“第三条道路”的精神,印度在1948年和1956年先后两次公布了发展工业的政策。
独立后印度的工业发展政策具有很强的“自力更生”的取向,主要体现在政府长期实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或者说,印度是战后发展中国家中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最突出、时间最长的国家。
工业化战略实施的结果,壮大了印度的国力,在印度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增强了印度本国资本的力量。到第3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印度就基本奠定了促进工业长期发展的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的基础。直到今天,印度仍是包括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地区在内唯一称得上拥有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政策。
2、“绿色革命”的兴起及成果
土地改革一般被认为具有较多的红色色彩,偏重于技术,以技术引进、加大投资来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做法,就被称为“绿色革命”,并希望以“绿色革命”来取代“红色革命”。
从1978年起,印度不仅停止进口粮食,而且每年有六七十万吨粮食可供出口。从此,印度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80年代以来的调整和改革
“绿色革命”在解决印度粮食短缺、发展农业资本主义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但它
不能完全解决印度经济中的根本问题,不仅如此,它还产生或引发一些新问题。印度政府在80年代后期进行经济改革,放弃独立以来实行的经济半管制政策,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
90年代初,拉奥政府实施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被称之为“四化”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方面:(1)取消或放松各种经济管制,基本废除许可证制度;(2)取消或削减各种不必要的财政补贴,改革税制,缩小财政赤字;(3)实行市场自由化,引进竞争机制;(4)改革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有限度的私有化;(5)改革银行金融体制;(6)降低关税,放松管制,实行外贸自由化;(7)积极引进外国投资。
90年代拉奥改革既是8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改革的延续,也被视为对80年代改革的一次飞跃和突破。印度的真正经济改革被认为始于90年代。
国大党下台后,印度经历2年的政治动荡时期,先后几届的联合政府上上下下,直到1999年第13届大选后,印度人民党组成了以瓦杰帕伊为首的联合政府,印度才重新进入新的一轮稳定时期。上台后不久,瓦杰帕伊政府就公布了由13个政党签署的《治国方案备忘录》,表明继续经济改革的进程。
这一时期 印度经济的亮点是印度的软件业。多年来印度政府在发展信息技术和软件业方面采取了重大的步骤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今天印度软件业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等均居世界首位。这是经济改革政策的直接成果。为了发展软件业,印度政府先后建成17个软件园区,1300多家海内外公司在这些园区内注册。印度政府为园区内的国内外的软件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条件。
2004年5月13日印度第14次全国大选结果揭晓,印度人民党下台,由国大党组织
联合政府。由曼莫汉•辛格出任总理。曼莫汉•辛格是一位经济学家,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的设计师。
其实,哪一个政党上台并不是太重要,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肯定要坚持经济改革的路线方针。拉奥这样做,瓦杰帕伊这样做,“经济改革设计师”的曼莫汉•辛格更会这样做。
关于独立近六十年来印度经济的表现,印度经济是矛盾的,它既是富裕的又是贫穷的,它有一个先进的工业基础,包括拥有某些具有国际竞争性的高技术产业,这是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所羡慕的;“绿色革命”使得粮食产量快于人口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很大的、教育良好的中产阶级支持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升级换代。但是,其大部分重工业仍是相对的过时和无效率,农村贫困和就业不充分仍是印度发展的巨大障碍。
四、印度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从前面对印度独立以来经济发展进程的粗略回顾中,我们看到印度经济在过去的近六十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印度保持了自己的统一,并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环境中维护了自己的独立。在国内建立了政治、经济、科技基础,外贸增加,使自己在国际上的作用日益加强。独立后的前30年,我们看到印度打下了跻身主要世界强国行列的基础,而后30年将看到这一愿望的实现。印度现在不仅能生产一般的工业品,而且能生产自己的汽车、飞机、导弹、卫星的技术已跻身大国的行列,尤其是新兴科技产业——软件业,印度已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有些经济学家看好印度未来的发展潜力,因为印度有丰沛的劳动力资源,健全的法制,成熟的市场,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一大批有经验善经营的又有雄厚实力的企业家,等等。就印度人民自己而言,他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信。
我们对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成就讲足讲够后,有必要对印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首先,是经济发展速度问题。尽管就增长率而言,80年代后的印度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纵观独立以后半个多世纪印度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说速度不够理想。印度的经济在许多指标上同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之间有一定距离。这些国家在战后初期同印度的状况差不多,但在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它们纷纷将印度抛在了后面。
其次,印度长期以来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这既是印度经济发展缓慢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印度的贫困还由于社会分配不公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而加剧,一些人巧取豪夺,夺占了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却不得温泡。
大量的贫困人口使得大量的年轻人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1990年,青年识字率只有64.3%。2000年,青年文盲率仍有20%,女青年文盲率则为35%。他们营养不良,影响到印度劳动力的素质。贫困影响到印度国内市场的扩大,要发展印度经济必须解决严重贫困问题;要解决贫困问题离不开发展经济。
思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
1、1947年8月15日印度从( )统治下获得独立。
A 美国 B 法国 C德国 D英国
2、独立时印度的钢产量名列世界( ),远高于同时期的我国。
A 第四 B 第五 C 第六 D 第七
3、印度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4、印度是包括( )在内唯一称得上拥有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A 东亚 B 东南亚 C 南亚 D西亚
5、拉奥政府实施以( )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
A 自由化 B 市场化 C全球化 D 私有化
6、2000年,印度女青年文盲率为( )
A 15% B 25% C 35% D 45%
二、判断题
1、1990年,印度青年识字率只有64.3%( )
2、今天印度软件业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等三项综合指数均居世界首位( )
3、印度的真正经济改革被认为开始于80年代( )
三、名词解释
1、绿色革命
2、第三条发展道路
3、印度软件业
四、简答题
1、简评独立近六十年来印度经济的表现。
2、简述“四化”新经济政策。
3、简述“第三条道路“的思维基础。
五、论述题
印度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