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全面)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全面)

一、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选文第①段写得真清楚,我知道了图( )画的爬山虎的脚是正确的。

A. B. C. D.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画“_____”部分的括号中,并完成练习。

贴 巴 拉 触

(1)这些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26

(2)从这部分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从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来描写爬山虎的攀爬过程的,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仔细。

3.画“﹏﹏”的句子中的“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圣陶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了比喻的写法,“爬山虎的脚”和“蛟龙的爪子”都是弯曲而尖细的,有相似点

B.因为爬山虎是向上爬的,所以作者把它想象成一条蛟龙,“爬山虎的脚”就比作了“蛟龙的爪子”

5.读了选文,你认为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课内精彩语段,完成练习。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

2 / 26

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1.“哄堂大笑”中“哄”的读音是_______,它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

2.“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画出描写鹅追赶“我”的动词。

4.第2自然段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记不起来是怎么演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三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快乐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_______________,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_______________,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3 / 26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变粗,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________: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

(2)________: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3.由“从远处传来”可以看出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观察浪潮的;由“往东望去”可以看出,大潮是从_____________(方向)来的,由“闷雷滚动”和“一条白线”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的。

4.理解下面句子。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运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突出了钱塘江大潮__________的气势。

5.读了文段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钱塘江大潮的画面。

4 /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

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 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音,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5 / 26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 ABAC 式的词语,再仿写两个。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短文中妈妈在月光下给我们讲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C.表示语言中断

4.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故乡屋顶的月光莹白、安详,所以作者一直怀念至今。 (________)

(2)姐妹俩在屋顶不知不觉第睡着了,是因为妈妈讲的故事很无聊。(______)

(3)“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 这是一个比喻句。(______)

(4)短文表面上写屋顶的月光,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开心阅读。

6 / 26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在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信任——(___________) 暖和——(___________) 娇嫩——(___________)

2.对“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3.联系课文说说在五粒豌豆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粒?理由是什么?

7 /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陀螺(片段)

①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xuán xuàn)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guì kuì)败了。 .

②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③我的冰尖儿,木工随便旋(xuán xuàn)出的小木头块,丑小鸭生出的一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zhōng chōng)的自豪。 .

④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选文第②段中的“荣誉”一词中,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强调

8 / 26

3.请用波浪线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在一旁就你的感受作批注。

4.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二维码时代

①如今,大部分人都接触过二维码。用专业名词来解释,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传统条形码的升级版。它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②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信息获取方面,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以存入你的手机中,不用再进行复杂的输入;超市购物,扫描一下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就会映入眼帘;扫描广告画面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快捷支付方面,出门只带手机不带现金,目前在很多城市已成为常态。吃完饭“扫一扫”,在便利店扫码支付,甚至连买菜也不再需要找零,菜摊上早就挂上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觉得“码上支付”方便又快捷。

③然而,二维码支付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

9 / 26

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的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动态码,即消费者在手机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付款码,并且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据了解,与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④二维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安全隐患尚且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经历二维码时代这一奇妙之旅。

1.本文介绍了二维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关知识。

2.用“ ”在文中画出什么是二维码。

3.第②自然段运用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码上支付”的双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在文中画出静态码不如动态码安全的原因。

6.除了文中提到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二维码使用场景?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0 / 26

雨中访幽

人们说“青城天下幽”。在盛夏的蒙蒙细雨中,我们步入青城洞天。这里古木参天,真可谓“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错落的群峰,云雾缭绕,我不禁想起两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虽没有禅房,却多道观。山回路转,只见天师洞的殿宇掩映在葱郁的古木之中。偶尔两个健步如飞的轿夫抬着一乘滑竿从身旁掠过,一眨眼便消失在翠色里,山雾便立刻掩了上去,只见一片山岚萦绕……这真正是道家仙境!

我们继续向天师洞攀登。雨淅淅沥沥,把树叶洗得更青翠了。岩石上雨水、泉水交汇在一起,静静地流淌着,溅起晶莹的水花。潺(chán)潺的流水声,偶尔的鸟鸣声,更增添了山中的寂静。这不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吗?虽是雨天,一路上游客却也不少。但游客隐匿在深山幽谷中,听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似乎游客们都融进了森林、山岩和源泉。

踏着纷纷雨滴,我们走上了龙桥栈道。侧面凌空,下面是郁郁苍苍的林木,从十几丈的山谷中生长起来,真是幽得深邃,幽得隽(juàn)永。走在栈道上,俯瞰(kàn)幽谷,心里爽快极了,冷不防脖子里掉进几滴凉丝丝的雨水、泉水,那真是爽到心底里去了。

我们夜宿峰巅的上清宫,那里又是一番情趣。深沉的黑夜,静静的道观,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夜半磬(qìng)声,清晰可闻,更让人感觉到峰顶上的寂静。

虽然次日下起了雨,我们未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云海。然而我却领略到了雨中青城

11 / 26

山的幽趣和雨趣。的确,“青城天下幽”,雨中的青城山更幽,简直是“幽趣横生”!

1.短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分别描写了青城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面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曲径通幽处”与“鸟鸣山更幽”两句中的“幽”意思不同。

B.全文是围绕题目中的“访”字来写的。

C.文章首尾呼应,写出了青城山的幽静,让人印象深刻。

3.下面对青城山特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云雾缭绕 B.幽趣横生

C.山回路转 D.壮丽雄伟

4.作者没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心里感到遗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青城山设计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26

九、 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 )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 )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 )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 )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根据拼音把生字写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3 / 26

顽皮( )束缚( ) 答应( ) 欺负( )

3.无缘无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金奎叔说的话,并说说你的理解。

6.理解句子含义。

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

十、 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14 / 26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仲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将下列词语的选项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引吭大叫 B.毫不相让 C.厉声呵斥 D.严肃郑重

2.用“﹏﹏﹏”分别画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上启下

4.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样东西下饭。作者写鹅的吃相时,写得诙谐、幽默,请找出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词语和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26

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例如,用鹅的_______与狗的________对比;用鸭的_______与鹅_______的对比。(用文中的词句概括)

十一、 课外阅读: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儿玻璃球,青年时代玩儿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在玩儿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儿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一秒!

16 / 26

1.“返”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部,再查(____)画。

“返老还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熟悉”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懊悔”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1)流浪汉苦苦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是怎么说的?用“____”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呀!”你知道他后悔什么吗?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浪汉第二次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课外阅读。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7点10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17 / 26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这一切。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下面的选项中描述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肚白→淡红色→火红色

B.鱼肚白→火红色→淡红色

2.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填空。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写出了太阳的形态特点。

18 / 26

(2)“不断”“越来越圆”“终于”这些词语体现了太阳上升过程中的________和太阳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日出时太阳的形状变化顺序是:一条弧形的边→半圆形→火球。(____)

(2)本文抓住日出前后天空颜色的变化和观看时的感受这两方面写了泰山的日出。(____)

4.这篇文章和《海上日出》在写法或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列举一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B

2. 触

(1)向上爬的过程。

(2)样子 动作 示例: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巴 拉 贴

19 / 26

3.不能。用“一脚一脚”更加形象,更能突出爬山虎往上爬的艰难和努力,用“一步一步”没有这种效果。

4.A

5.示例:观察时要仔细,从各个角度细心观察,同时要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看到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

1. hōng hòng hǒng 起哄 哄骗

2.“我”内心对演出期待已久

3.套 戴 推 弯

4.紧张、羞愧、难为情

5.因为“我”感到紧张、羞愧、尴尬、脸上发热,头脑一片空白记不起来。

6.“我”上台表演时的情景。

三、

1.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拉长 横贯江面 山崩地裂

20 / 26

2. 水天相接 浩浩荡荡

3. 由远及近 东 声音 形态

4. 比喻 白浪 水墙 宏大

5.我仿佛看到了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听到了如同山崩地裂的声音。

四、

203. 无声无息 不知不觉 不伦不类 不好不坏

204.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205.B

206. × × × √

207.读了短文,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妈妈对孩子深沉的爱。

五、

1. 相信 温暖 柔嫩

2.C

21 / 26

3.第五粒豆子虽然飞进了长满青苔的裂缝里,但它顽强的生命力给一个生重病的小姑娘带来了生机,这是最值得称赞的。

六、

1.xuán kuì xuàn zhōng

2.D

3.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作者兴奋、自豪的心情。

4.这句话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意在告诉我们不能只依据外表来判断人或物的品质。

七、

1. 二维码的广泛应用 二维码的信息安全隐患

2.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3. 具体事例 二维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22 / 26

4.①扫描二维码支付。②“码上”音同“马上”,指二维码支付非常快捷。

5.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6.想去哪家餐馆吃饭,扫描一下它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该餐馆的地址、招牌菜、网友评价、消费水准等信息;在网上购物时,可以将自己心仪的商品通过二维码分享给朋友,这样远程也可以让朋友给自己参谋一下。

八、

1. 游览 天师洞 龙桥栈道 上清宫

2.C

3.B

4.不遗憾,因为作者领略到了雨中青城山的幽趣和雨趣,这给他带来了另一番体验。

5.示例:山清水秀,青城天下幽。

九、

1.握 凭 掐 甩

2.调皮 约束 允许 欺侮

23 / 26

3.没有一点原因

4.这些词生动地写出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表现了才雄鹅对金奎叔的畏惧。

5.“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掐)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甩)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理解:鹅没什么可怕的,不要站在鹅的角度看自己,不要怕鹅。金奎也是在教育“我”,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对于别人无理欺负自己的行为要奋力反抗。

6.不要因为某个事物小就欺负它,也不要因它大就害怕它,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它。

十、

1.D C A B

2.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3.C

24 / 26

4. 水 泥 草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5. 引吭大叫 狂吠 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十一、

1. 走之底 4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2. 陌生 后悔

3.“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后悔在他年轻时没有勤奋学习,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导致一事无成。

后来他想哀求时光老人让他返老还童。

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是永远也不会获得真正的人生的。

十二、

1.A

2. 比喻 太阳 火球 艰辛 顽强的生命力

3. √ ×

25 / 26

4.这两篇文章在描写晴天日出时都写到了天空的颜色、太阳的形状、动态和光华的变化。

26 /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