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__冰塞川__”“__雪满山__”(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_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意近即
1
可)__
2.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__凄凉地____”和“__弃置身__”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答:__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 2 -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
答:__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__
4.(2018·潍坊中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浣 溪 沙①
欧阳修
3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__“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荡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生机。__(任选其一即可)__
(2)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答:__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
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5.(2018·连云港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孤 雁
杜 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 4 -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答:__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来表现孤雁的执着。__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__
6.(2018·乐山中考)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5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2)“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答:__不好。“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更能表现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__
7.(2019·盐城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各题。
长寿山居元夕①
元好问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②,只留孤影伴黄昏。
- 6 -
【注】①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
②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__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①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③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__
8.(2019·扬州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各题。
赠 别
[唐]赵嘏
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
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
(1)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
答:__“萋萋”是指草长得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
7
情。__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答:__即将与友人各奔东西,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的荒凉景色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曾经一起管弦相伴,而后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__
9.(2019·菏泽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各题。
柳 桥 晚 眺
陆 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小溪之滨,能听到鱼儿跳水的声音,纵横交错的树林,静候着白鹤飞回。写自己赋闲无聊的情景。__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8 -
答:__以静写动。秋天的郊原傍晚,是幽静的。丛林、碧山是无声息的,而鱼则是动的。这种动态,越发衬托出整个秋晚的宁静。恬静的环境反映了诗人闲适的心情。__
10.(2019·攀枝花中考)阅读古诗文,回答各题。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首诗突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
答:__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草树”写得有知觉,知道春天将要归去;百花“斗”艳,写出花儿像人一样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无才思”“惟解”赋予了“杨花榆荚”人一般的情感。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①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②对春天将尽的留恋之情(或者惜春之情)。
11.(2019·武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清 平 乐①
李 煜
9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②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①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公元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②砌:台阶。
(1)“乱”字一语双关,请你写出它在句中的含义。
答:__“乱”字既指台阶下的落梅多且乱,也指作者此时心乱如麻。__
(2)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请你找出此词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答:__“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运用比喻,将“离恨”比为“春草”,借助生命力顽强的春草,生动形象地写出离恨的无边无际和难以消除。__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