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必备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组织胚胎学名词解释必备 制作人:快乐小天使

1、内皮(endothelium):铺衬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

2、间皮(mesothelium):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3、微绒毛(microvillus):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4、肌节(sarcomere):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1/2 I带 + A带 + 1/2 I带构成。肌节是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闰盘(intercalated disk):闰盘是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结构,位于Z线水平。闰盘呈阶梯状,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连接作用;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能快速传递信息,使心肌纤维同步收缩和舒张。

6、门管区(portal area):在相邻肝小叶之间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缔组织中,汇集着从肝门进出的门静脉、肝动脉、肝管的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故这个小区称门管区。

7、肺小叶(pulmonary lobule):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及末端的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呈锥体形,尖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每叶肺约有50~80个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单位。临床上常见的小叶性肺炎即指发生在小叶范围内的炎症。

8、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肺泡隔毛细血管血液中的CO2与肺泡腔内的O2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气-血屏障,也叫呼吸膜。气血屏障包括下列几层结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有的部位没有此层)、肺泡上皮基膜、Ⅰ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

9、排卵(ovulation):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透明带、放射冠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为排卵。每个月经周期排一个卵,偶尔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

10、受精(fetilization):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受精,发生于输卵管的壶腹部。受精决定新个体的遗传性别,启动了胚胎发育的过程。

11、胚泡(blastocyst):受精后第4天含有大约100个卵裂球的早胚呈囊泡状,称为胚泡,其中心的腔称为胚泡腔,周边的一层细胞称为滋养层,位于胚泡腔一侧的一团细胞称为内细胞群。

12、胎膜(fetal membrane):胎膜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器官的统称,它们对胚胎起保护、营养、支持等作用,但不构成成体的任何结构,分娩时排出体外,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13、纤毛(cilium):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轴有“9+2”规则排列的微管。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14、植入(inplantation):胚泡埋入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过程,部位为子宫底部或体部,时间为受精后6-7天。

15、H-E染色:也叫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苏木精染料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16、二胚层胚盘:陪发育至第二周,内细胞群的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两个胚层,邻近滋养层的一层柱状细胞为上胚层,靠近胚泡腔一侧的立方细胞为下胚层,上下胚层紧密相贴呈圆盘状,称二胚层胚盘。 2013/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