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湖北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
作者:张宏玉 向春芳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了,但是农村的人居环境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公共设施及卫生条件依然较差,道路质量差,交通十分不便。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对农村的人居环境现状做一个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规划;建筑;交通;卫生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83-01
乡村聚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较大,再加上早年缺乏统一的规划,所以乡村的人居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如平时生活垃圾随处乱倒,污水随处排放,柴火随处堆放。随地可见禽畜的粪便,环境卫生条件差。总之,这样的环境难以满足日益富裕的村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湖北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存在以下问题。 一、规划问题
首先,由于村落均为自然形成,基本没有规划,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比如湖北钟祥地区有499个自然村,每个村组都分散居住,有的组只有两三户人家,甚至有独家村。由于村落布局分散,即使在平原地区,也很难找到整块千亩以上的农田。严重制约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妨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由于村落小而散,农村建设规划滞后,使得乡村的基础设施落后甚至缺失。农村供水供电设施也不完善,基本没有通自来水,电压极不稳定。很多村都没有通公路,这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极不适应。
其次,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很多农民对土地使用过于粗放,一味追求房屋的数量和面积的大小。一户人家通常都有两三幢房屋,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浪费。特别是距城市较近的农村,违章抢建的现象十分严重。 二、建筑问题
(一)建筑风格单一。修建新房是历来中国农民的大事。民房建了一代又一代,但是建筑风格却没有大的改变。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农村住宅往往没有经过设计,大部分农民建房都找当地的农民工凭经验修建,没有规划设计图,也无人监管,设计和施工质量不高。新建成的房屋往往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建筑布局杂乱无章。在农村,农民建房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农村建筑布局杂乱无章。有的聚落只有几户农舍。而另一些村落却十分拥挤;居住条件恶劣,配套设施缺乏,而且没有私密性。很多农居点内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农用车进不去,影响经济发展。 三、交通问题
交通是决定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农村交通四通八达,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经调查我发现湖北地区的交通状况存在如下问题。
(一)公路质量差。农村公路大部分是启用以往的路基,稍加修整而成。因此,建成后道路的质量极为低劣,道路不堪重负,新路建成两三年路面就被损坏,不能经久耐用。再加上公路保养不到位,很容易损毁,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交通水平。许多地方村与村之间仍然是泥巴或沙石路,雨天根本无法通车,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安全设施少。相对于城市道路,乡村道路行人较少,因此车速较快,再加上路面质量差,容易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在农村很难看到交通安全设施如斑马线、红绿灯、指示牌等,也没有将人车分道, 给机动车的畅通和行人安全带来影响。
(三)线路不合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这是基本常识。现代新修公路也基本上是取两地间的最短距离。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道路通常弯弯曲曲,俗称羊肠小道。弯曲的道路不仅拉长了两地的距离,而且占用了更多的土地。 四、环境卫生问题
农村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环卫部门,因此农村的环境卫生较差。且水环境恶化,用水不方便、不卫生。湖北地区农村人口众多,农业耕地面积大,每年需要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大部分地区农村的用水靠自然降水,通过小型水库和池塘蓄水来满足农村用水的需求,而这些村级的小型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最终导致水利设施破损,造成村民用水困难。
在农村基本没有统一垃圾排放地以及垃圾桶,农民没有定点倒垃圾的习惯,因此在农村随处可见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的垃圾以及禽畜的粪便。即使在比较富裕的村落,村民的室内整洁卫生,但室外环境卫生却没有改善,所谓“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
总之,乡村聚落人居环境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希望社会各行业和广大的环艺工作者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b54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王广信,迟树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