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现代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潘松楠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32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电力事业中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电力从业人员的关注。本文分析了配电作业技术中的安全技术,指出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电网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配电线路中的带电作业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电力行业相关人员重视。通过带电作业能够有效防止因为线路维修与线路检查引发停电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保障居民用电稳定,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 1 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安全技术 1.1 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一般是指电力检修工作人员为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在作业时与外界不同的电位对象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最小空气间隙。目前,电力行业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安全距离值,而是要通过相应电力设备的各种电压安全等级来判断各种电力作业是否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如果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操作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够,这时就需要在操作人员与相应的电力检修设备之间增加一层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绝缘材料,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对于带电作业人员来说,安全距离直接关系着他们的人身安全,电力行业配电线路部门和相关的作业人员必须对它高度重视[1]。
1.2 避免电流经过人体
现阶段,我国许多的绝缘工具其抗老化、防潮湿性能并不好,带电作业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极有可能由于绝缘工具潮湿漏电,而产生身体损害。因此,带电作业必须选择在干燥良好的天气中进行。在具体的带电作业中,操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带电作业安全防范,不然就极容易发生带电作业安全事故。带电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必须时刻关注天气状况,彻底避免因绝缘工具性能不佳而导致过量电流穿过人体,引发相关的安全事故。通常电击对人体的损害程度高低,主要由人体的电流值与功率值决定。电流值越大,功率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大,有时甚至存在致命的危险。人体能感知的最小电流值通常为1mA,一般的交流电值和直流电值是5mA。而人体遭受电击后,可以摆脱的最大交流电值一般是10mA,最大直流电值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0mA。而在装置了防触电保护设备的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住的电流流经值通常是30mA。带电作业人员一定要尽可能地防止过量电流流经人体,引发人体伤害。 2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在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方面主要存在两种发展趋势。第一种是深入研究相关的带电作业的安全措施。这种安全措施主要是对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工具和防护设备的研究。第二种就是继续探索如何提升我国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阶段,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确保人们的用电安全和用电稳定,我国必须加大带电作业技术研究力度,尽量避免在线路检修时停电或者尽可能地缩小停电范围。具体的来讲,我国目前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
一般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包括直接作业方式和间接作业方式。而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通常选择间接作业方法。在相关的国际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指导原则中,一般要求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绝缘防电手套。而我国的电力标准通常规定2级防电绝缘用具是10kV。然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在电力作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带电作业人员如果想获得更好的人身安全,就必须尽可能的做好绝缘措施。一般绝缘措施主要是利用相应的绝缘防护工具和一些额外的辅助绝缘工具来实现。在实际的带电作业中,相关的电力部门必须将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重于泰山”的原则,在带电作业中,尽可能地采用绝缘斗臂车作业。因为这种作业方式机械化程度高,作业范围大,绝缘性能好,可以在作业过程中有效地确保保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尽可能地避免电力安全事故[2]。 2.2 将直升机应用在带电作业工作中
直升机自身具有灵活的飞翔特性,将其应用在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不但可以运输各类作业器材,还可以用直升机吊装杆塔等,从而显著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增强了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人口稠密的城镇地区,更适宜利用直升机进行带电作业。有些直升机配有特殊的红外线摄像仪和高科技的摄像机等众多的拍摄设备,它们能够以适当的速度在配电线路上方飞行,从而有效检测线路故障。 2.3 大力建设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
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的电力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1000kV特高压线路运行理论研究并进行相应的特高压配电网建设。因为在1000kV特高压线路上进行带电作业时,相关的作业人员必须穿上一种特制的安全性能良好的屏蔽服装。此种屏蔽服装在1000kV高压电场中能够形成相应的等势体,这样就能够有效屏蔽作业位置周围电场,防止作业电流对工作人员的身体产生重大损害。同时这种屏蔽服装还必须是自头至脚的全身连体样式,这样工作人员就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会有部分皮肤裸露在外,遭受电流损害。所以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在确保1000kV线路能够平稳运行后,努力确定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应具备的最小安全距离以及相应的最小组合间隙,从而利用这些数据研究出相应的与1000kV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性能一致的屏蔽服装。在做好充足的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才能真正的实施1000kV特高压线路的带电作业[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带电作业是我国输配电线路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不断提高带电作业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服务质量,增加我国电力行业的经济收益,最终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毅,刘凯,彭勇,等.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J].高电压技术,2014,40(7):1921-1931.
[2] 杜朋洋.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34(12):13-14.
[3] 王东阳.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发展[J].通讯世界,2016,(12):134-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