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摘要:近几年来,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数字出版发展大国美国相比,我国图书数字出版规模在整个出版业中所占比例还很低,图书数字出版之路仍曲折而漫长。本文在综合论述数字出版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图书数字出版发展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图书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图书数字出版对策建议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新兴出版技术的兴起,我国图书出版走向了数字出版之路。但在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数字出版主体不明确、盈利模式不健全、盗版猖獗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图书数字出版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找到适合我国图书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有效途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数字出版业。二、数字出版的概念和特征为全面了解数字出版,进一步加快我国图书的数字化,首先需要对数字出版的概念、特征等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和认识。(一)数字出版的概念和特点所谓数字出版,是指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从编辑、制作到发行,所有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储存于磁、光、电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必须借助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进行的一种出版形式[1]。数字出版就其本质而言是将传统出版的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导致传统出版在出版形态、出版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数字出版的特点1.数字化特点丰富了出版的内容和形式数字出版的数字化特征是最明显的特点,数字出版的数字化特点使数字出版物的内容和表现形态都非常丰富。数字出版物除了传统出版的文字形态外,还可以使用图像、音频、视频、Flash等形式来表现相关内容。2.数字出版物价格低廉,夺得了读者市场由于数字出版依托数字技术,图书的编辑、印刷发行的环节都与传统的出版方式不同。数字出版脱离了纸张,而且也减少了印刷、装订、晾干、运输等中间环节,使得数字出版的制作成本和流通成本比传统纸质图书更低。所以内容相同的一本书,数字出版物的价格通常是纸质书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数字出版物价格低廉的特点将使它能够赢得很多读者。3.数字出版速度的快捷化,使数字出版物能够占领市场先机数字出版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可较快速度的生产,而且减少了从印刷到运输等一系列中间环节,这样就可以快速的占领市场。也许就在纸质书排版或者印刷的某个环节中,数字出版物已经上市与读者见面了。这使得数字出版物占领市场先机,具备很强的时效性。4.数字出版的可改变性[2]数字出版是电子化的形式,建立在的计算机平台上,没有实体的载体。电子出版物的内容除了传统出版物包含的内容外还有各种数据,如检索、显示程序、文献格式数据。所以当发现错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行修改。而传统出版物一旦出版,任何人都不能进行修改(重版除外)。5.绿色环保阅读,符合现代读者的消费观近年来随着低碳消费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追求低碳生活。数字出版因不依赖于纸张,减少了传统出版的中间环节,与传统出版砍伐树木浪费纸张相比更绿色环保;另数字出版可以按需出版,减少了出版物囤积和浪费的现象,这也恰好符合了现代读者的消费理念,比较受读者欢迎。三、中国图书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我国图书的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图书数字出版的必要环节:1、传统思维方式下图书数字出版简单的媒体搬家[3]与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比较,图书数字出版在行业内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传统图书出版商对图书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间还存在疑问。传统图书出版单位对数字出版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未能认识到数字出版的本质。传统出版单位认为数字出版只是传统出版的一种机械化的转变,简单的认为只是将传统图书的内容搬到数字媒介上,仅此而已。2、版权保护困难、内容的自主创新性较差图书数字出版的版权控制非常困难,所以容易被复制,这就导致图书数字出版的自主创新性差。图书数字出版内容良莠不齐,缺乏优质内容,并且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另外,图书数字出版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对于图书的质量缺乏完善的把关机制,这就导致大批量内容相近、品质有缺陷的图书出现在市场上。这就导致数字出版在内容方面自主性较低,不利于数字出版产品品牌的创建与打造。3、内容单一加工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4]不同读者具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在后现代社会更多的读者追求个性化的阅读方式,这就给图书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丰富的素材,素材与素材之间丰富的语义关联和语义信息等。滞后的内容制作和落后的加工工具与读者多样化个性的需求相矛盾。4、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指出版资源在各项不同的出版活动之间,以及出版活动的各项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分配。[5]”出版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仅有利于实现出版主体的利益,也有利于提高出版效率。长期以来,我国对图书出版产业实行着国家审批制度,出版行业存在严重的垄断壁垒现象。图书出版资源没有依靠市场机制进行有效调节,这就造成了传统出版单位地域性划分的突出特点,且产业结构单一,内容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5、图书数字出版的人才培育迫在眉睫从内容和技术的主体看,人才仍是制约图书数字出版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新兴媒介技术发展背景下,出版单位只有具备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匾乏;这类复合型人才在各方面都有一定能力,他们不仅在专业的数字技术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还应具备较高的出版技能。全新的数字出版编辑人才是集数字技术与编辑知识为一体的专业型复合人才。[6]”因此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是我国图书邮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发展的当务之急。三、我国图书数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树立正确的数字出版意识,逐步向数字化转型随着我国新媒介技术,特别是数字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传统出版受到了较大冲击,在市场占有方面、发行量发面都遇到了阻碍。由于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在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在向图书数字出版转型的道路上出版单位必须正确的数字出版意识,树立以数字化带动出版现代化等观念,逐步的促进图书的数字化。(二)开发内容资源优势、形成品牌特色图书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出版单位仍掌握着主动地位,因内容出版的核心要素。数字出版时代技术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与内容相比仍是次要因素。传统出版业通过长期的积累,掌握着丰富的内容资源。出版单位应该重视这些资源,通过掌握的内容资源来实现盈利,打造特色品牌。(三)通过市场细分来满足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细分(marketsegmentation),即根据读者需要类型的不同,把整个图书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字市场,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战略。通过市场细分,每一个有着相同需求的就是一个细分市场[7]。通过市场的细分可以根据细分的市场需求制定市场营销策略,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尔后通过先进的加工工具对内容进行制作,从而满足读者在新环境下提出多样性的需求。(四)培养优秀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全新的数字出编辑人才是“集数字技术与编辑知识为一体的专业型复合人才”这类人才既降低了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的成本,也能够保证传统图书数字转型最终实现盈利,所以培养优秀的复合型出版人才对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来说尤为重要。我国数字出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前进中存在很多有问题,这些都需要更多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四、结论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图书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针对我国图书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出版单位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出发。出版单位应树立正确的数字出版意识,投入一定比例的物力、财力,加深对数字出版的了解和研究;出版单位根据拥有的内容优势,准确定位出版领域,形成独有的品牌特色;通过市场细分,准确定位目标读者及发行渠道,满足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外,出版单位培养应激活各部门人员的活力和创造力,加强对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我国图书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出版单位做出努力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进步都是图书向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保障和促进力量。参考文献:[1]谢新洲.电子出版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1日第3页[2]刘绪衡.现代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以及出版社的应变策略.(硕士论文)2008年5月第18页[3]邬四娟.我国图书数字出版发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38页[4]同上[5]罗紫初.论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J].出版发行与研究.2005年,第10页[6]李长江.数字出版技术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3页[7]文硕.吴兴文.图书营销传播[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0年1月第60页作者简介范颜,女,1987年12月,山东临沂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2012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新兴数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