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者:苏刚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传统作业形式的单一,导致学生完成作业时枯燥乏味,缺少思维训练及多项思维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因此,改革传统作业形式,有针对性、多层次性、多方位地进行作业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数学作业设计谈一些具体做法,以期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154-01
学生作业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窗口,但传统作业布置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往往采用\"一刀切\",致使学生对数学作业毫无兴趣,支差应付,甚至出现抄袭现象,作业训练不能得到应有的实效,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能得到全面提高。
笔者就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做法,供各位同仁借鉴: 1.设计趣味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2.设计生活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书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量出每间房子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算出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通过这些富有生活性的作业,既让学生掌握了知道,又培训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3.设计探索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懒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经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成为一个问题探索者。
(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他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生学习了直角、锐角、钝角后,布置学生找生活中的角,你发现在生活中哪一种角我们应用得最多?
(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规律后,我要求学生给自己设计一块手帕,并结合班队活动请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手帕。
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巩固知识,知道除教材外还有许多获取信息的渠道,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尝试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增加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加强实践,跳出作业的\"纸上谈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么,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达到让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为此,数学作业设计倡导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
以上只是笔者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位同仁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已有的研究和经验,所进行的初步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希望得到广大同仁的赐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