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禾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学校工作目标
为贯彻落实8月30日全县中小学校长、书记会议精神,现结合学校实际,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为指导,制订《大禾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学年工作目标》。
学校基本情况:
大禾中心学校创办于1950年。全校现有完小一所(校本部)、初小二所(帽布初小、湘村初小),教学点5个。全校学生406人。全校教师51人(其中幼儿教师4人)。校本部设教学班12个,教师35人,学生362人,其中住宿生179人(男103人,女101人),留守儿童74人。校园占地面积9945平方米,建筑面积4564平方米,有设施完备的实验室、微机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多间功能教室,现有电脑57台,图书总册数10100册。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6人,大专学历的32人,学历合格率百分之百。
学校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教学质量低下。我校目前的教学质量整体低下,在上学年的全县质量抽、检测中,大部分班、科成绩在倒数三名以内,多数班科的优秀率、合格率均不达标。上一学年度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考核评估,我校位列倒数。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客观原因:1.学校地处边远山区,优秀教师考入城的入城,调走的调走,调来的都是刚毕业的新老师,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教学工作,而且没呆几年刚有点教学经验又走了,学校成了“新教师培训基地”,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2.学校教学点多且分散,无法集中优势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科成绩参差不齐。
主观原因:1.许多教师固步自封,学习意识缺乏,专业素养低下; 2.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实效性低,没有达到以教研促质量的目的。3.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低;4.教学管理不到位,质量监督及常规督查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工作松懈;5.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对头,学力不强。
二、学校塑胶操场建设成了“半拉子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原计划本学年要投入使用的塑胶操场成了“半拉子工程”,严重影响学校体育课的正常上课和师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本学年工作目标:
一、狠抓质量提升,争取在新学年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中脱掉倒数的帽子。
二、筹措资金,多方协调,让学校塑胶操场尽快竣工,使师生的体育活动能正常开展。
工作措施与办法:
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新学年,我校将以“学习引路,做实教研、聚焦课堂、强化管理、提高学力”为途径,加强管理,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立足校本研修,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生学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具体实施办法:
一、学习引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坚持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教学理论和学校教学工作
计划,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有的放矢,有效落实各项教学工作。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级开展的各项培训、和教研活动,多方式、多途径加强对新教师和具有发展潜能的骨干教师培训,新、老教师进行师徒结对,进一步完善师徒结对帮教制度,以点带面,形成骨干教师队伍,引领全体教师不断提高。
具体做法:一是与教师进修学校联系,将学校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推到县级以上平台参加教学评优或上观摩公开课,展示交流;二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邀请校外名师来校送课,进行引领、示范;走出去,让本校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参与校际间的教学展示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三是在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师徒的任务要求,按培养计划助其快速成长和提高;四是教导处加强对新教师的跟踪听课和指导,使之尽快适应本职岗位。
二、做实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助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利用教研平台,让每一位教师走向前台,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1)每月召开教研组长会研究校本教研工作,各学科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总体教研规划,制定本学科的教研计划,按计划安排组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主题、主讲人、时间、地点要有详细的安排,并上交教导处备案,便于检查和落实。
(2)各学科教研组活动主要侧重于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和主题明确的学科业务研讨培训,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或学科业务培训;活动的内容要求侧重于解决本学科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3)积极参加片区教研活动,利用和发挥各校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课题研究,各课题组要按课题研究计划完成相应的进度。
三、聚焦课堂,精讲多练、提效减负。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贯彻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求,努力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学、当堂会、减负担、保落实。以因学施教、精心设计、和课后反思为切入点,通过说课、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等方式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体安排:
1.、拟在本学期开展一次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各教研组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分别推出一节展示课,进行学科引领,并进行现场反思和评课。活动期间将邀请进修学校的专家来校共同参与活动,并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拟在下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的落实。
四、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加强制度管理,落实各项教学工作。坚持每天的巡课制度,严禁“放羊式”教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教师养成自觉遵守学校制度和按制度工作的习惯。
1、坚持每天上、下午的巡课,检查结果记入巡课记录。保证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不随意调课。教师要提前进课堂,准时下课,每天按时处理学生的作业,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2、坚持教学领导随堂听课制,每周听课不少于5节,加强对常态课、推门课的监控与指导,对重点年级和薄弱学科进行诊断听课,对新教师进行连续指导听课。本着随堂听、当面评、评完改、改完查的原则,深入课堂和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教导处将通过随堂检测和抽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教师按学校要求上好每一节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年级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语文、数学单元检测随课时进度完成,保证合格率达到90%,对于不合格学生要通过先补课后补考的方式弥补知识缺欠,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期末由教导处牵头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引领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当前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教导处将在不违反上级规定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在提高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质量上动脑筋、想办法。成立分管校级班子任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质量督导组,由督导组统一出题,每月分年级对各年级语、数科进行质量抽测反馈,并对抽测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绩效奖励,以此激励教师严把备课关、上课关、作业关、辅导关,检测关,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提高优秀率、合格率,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5、完善学校培优、补差制度,把好课后辅导关,做到补差与促优同步提高。各学科要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下功夫,合理安排补差与促优的时间安排,做到因材施教,不平均用力,力争合格率,确保优秀率。
五、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1、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形成良好学风上下功夫,培养学生会质疑、会探究、会合作、会运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学校将通过听课等方式对学生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落实进行检查。
2、要求各班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奖励评价机制,要有详细的奖励评价方案,开学初上交方案,并在班内显著位置建立班级奖励评价榜;各班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总结提炼本班的学风口号,引领学生明确学习要求,爱学习、会学习。每月利用评选班级小明星的时间评选出每月的学习星和进步星,通过建立班级明星榜、成果展示、期末奖励等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有榜样、学有目标、学有收获、学有发展,激励学生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
3、各年级每月组织一次学生学习竞赛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强化日常学习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