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NO.02 论中国现代诗歌音乐性的转变与影响 作家与作品研究 李洁 Ohlna Eduoatlon lnnovatlon Herald (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 浙江杭州 31 0000) 摘 要: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过程中,在诗歌创作领域上被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似乎逐渐的在放松对音乐美的要求。因此 造成了很多人错误的理解成中国的现代诗歌丧失了对音乐性创作的坚持。的确,中国现代诗歌的音乐性转变探索中,有一些未能深入 研究的问题遗漏。本文将针对其转变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现代文学 音乐性 转变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3—9 79 5(2 01 4)01(b)一0 0 64-02 中国现代诗歌的音乐性质是诗歌体赋 作。这样为现代诗歌的音乐美提供了很大 本人作为一名大学音乐欣赏和声乐老 的集中表现,是古代诗歌向现代诗歌前进 的发展空间。 的必要前提。既能吟诵又能弹唱的诗歌,满 1.2实现音乐性创作内容和形式的整合 足了读者的视觉与听觉齐聚的欣赏要求, 郭沫若是把音乐和现代诗歌进行渗透 但实质上现代诗歌在音乐性上的转变不仅 的代表人物之一,诗歌这一词,顾名思义: 仅是这样表面化的追求。并不是所有的诗 诗词与歌赋的结合体。这就要求在诗歌创 歌都可以融进音乐元素,它也需要一定的 作中,要能够把音乐的创作内容和形式整 组织结构和知识框架做为支撑点。音乐性 合在诗体中。中西方文学相互融进的现象 包括旋律和声音,而声音往往在创作中被 下,我们就要借鉴西方诗歌创作的艺术性 忽略。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也就赋 和色彩性,与我们中国诗歌本身的纯粹性 予了在诗歌转变轨迹上的多样性。中国古 相结合。戴望舒的作品《雨巷》,包含了格律 代诗歌的旧音律不断地分散、转化,成就了 的变化、音律的流畅、节奏的共鸣、色彩性 现代诗歌的自由性创作风格。总而言之,中 的美化,完美的体现出了现代诗歌创作的 国的诗歌演变由音乐性的外在进攻内在, 成型状态。把音乐性元素与诗歌内容极为 由视觉化进攻听觉化,循序渐进地影响着 押韵的组合在一起,给读者的不仅是一篇 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 文章或是视觉和听觉共存的欣赏,而是一 种现代诗歌营造出的“意境”。音乐的内在 1中国现代诗歌的转变特点 和外在同等重要,坚决杜绝肯定或是摒弃 1.1诗歌格律的完美转变 任何一方面的可能性发生。实现音乐性创 经典史实的一个故事一定令人们记忆 作内容和形式的整合是现代诗歌发展的必 深刻,胡适在与学生争论白话文是否适用 要条件,进而产生一种新兴的音乐美。 于当今社会的时候,在学生们用最简短精 1.3解放固有模式,开放诗歌形式 炼的“无能为力”完美的表达出实际意义 现代诗歌创作的杰出人物不断崛起,为 时,胡适的三个字“干不了”得到了在场的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带来的影响不容小 所有认可和掌声,突破了语言表达形态上 觑。每个是人的出现都给创作形式或是内容 的新成绩。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则一样突 上,丰富了伟大的创新步骤。这里我提到的 破原始语言表达形式,“之平者也”用之少 就是现代散文体诗歌创作者艾青,它将现代 数,大多运用的是经典的白话文眼。古代诗 诗歌的音乐性内在内容和形式结合视觉领 歌的平仄要求在现代诗歌的创作中消失, 域进行转换创作。在表达感情上更加生动形 但仍讲求以押韵为主。这样的改动带来了 象、语言表达上更加通俗易懂、内容形式上 很多弊端现象发生,集中表现在现代诗歌 更加自由灵动,这为现代诗歌的音乐性转变 的音乐性,改变格律但音律仍在,导致音律 又迈出了一大步。以诗人自己对诗歌形式的 与诗体格格不入等矛盾产生。在这样的情 直觉或是灵感的引导,来塑造诗歌的音乐 况下Ⅸ谈新诗》打破了这种尴尬局面,这本 性。艾青的作品最震撼的地方是作品中所呈 书对诗歌在音律上的矛盾进行深入的研究 现出的节奏感。节奏感与诗歌本身的渗透可 和剖析,提倡了以“自然音节”融进创作中 以结合的这段时期,我国现代诗歌的音乐性 去。自然音节的应用,强调自然和谐,就会 已经基本完成了转变过程。 对音律和音调上产生很大影响。这也就致 使现代诗歌的题材和形式富有了不固定性 2中国现代诗歌音乐性的转变带来的 和自由创作性,现代诗人都可以根据自身 影响 喜欢的音调和节奏进行音乐性质的诗歌创 2.1对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影响 6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师,对于现代诗歌音乐性给课堂教学带来 的影响深有感触。尽可能多的举办专业教 学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表演经验和 能力,学生们要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对中 华文化进行展示和渗透。在课堂上老师也 可以把诗歌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丰富 教学内容。如可以将Ⅸ子衿 进行课堂表演, 老师首先通过对诗词有感情的朗诵、翻译 成白话文,让学生明白音乐表演时蕴含的 感情色彩。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功底进行 表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诗词 内容进行吟唱、依照子衿时代下的舞蹈形 式编排伴舞。老师可以找出一些汉代文字 的书写形式、汉代演奏乐器的种类,运用多 媒体展示给同学们看。把文化知识和音乐 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古代 的一首诗词,运用现代诗歌表现形式,加上 自身专业的音乐创新完美融合,充分的展 现了汉代文化的诗歌底蕴和音乐内涵。在 音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功底,在 知识内涵充分武装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学习 和创作。结合现代诗歌内容的学习,把理论 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同学们在音乐 的理解上更为深刻,为音乐创作的内涵和 意义提供提供参考价值。 2.2对当今乐坛发展的影响 当今音乐创作者把古现代诗歌在乐坛 上应用的现象越发普遍,其回馈效果的可 观性得到了大众欣赏的认可。欣赏者在对 音乐内容加深印象的同时,无意识的背诵 了枯燥的诗歌内容。既对文学知识学习,又 对艺术创作学习。在民族、流行、摇滚等唱 法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为其内容的丰富寓 意增添了色彩。中国现代诗歌在音乐性上 的转变相比文学创作而言,对音乐的影响 和促进较大。时代的元素在不断的融汇贯 通,现代诗歌的文学创作水平必然会向着 良好的趋势向前发展,并带动音乐创作的 灵感不断升华,在当今乐坛发展史上划入 浓墨重彩的一笔。当今乐坛发展成功的关 作家与作品研究 键是,不断地注入经典的内涵。使歌曲相诗 未来转变面临的矛盾体会更为分散,这就 歌一样具有教育意义,可以在思想领悟上 要求从事专业研究的认识要积极反省、评 给人以启示。 ' nn0vatj0n HeraId詹 ■U 对法国象征注意诗歌的接受【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价转变过程,开辟未来新诗新局面。 [2】潘宋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3展望中国未来新诗歌的音乐性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诗歌的现存形式 4结语 总之,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音 [3】康白情.新诗底我见[M】//中国现代试 论(上篇).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4】梁宗岱.谈诗[M]//中国现代诗论(上 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打磨提炼而来的。在音 乐性转变和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剖析,希望 乐性转变的道路上克服多重矛盾到现在, 给从事诗歌创作发展事业上的专业人员提 完成了现代诗歌的塑造过程。任何一种文 供参考价值。在未来新诗发展方向上,根据 化形式的转变都离不开大众的普遍认可, 更离不开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原则性, 时代特点、文学发展方向、大众认可度几个 篇).广州:华夏城出版社,l985. 大方面来改进音乐性上的革新。只要把握 现代诗歌的发展同样如此。每个历史的演 住诗歌的内在含义和精神,无论诗歌怎样 变都是在不断的扬弃、反思,对诗歌音乐性 发展都不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中国现 的重视自然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得出的 代诗歌音乐性上的转变,需要注意的矛盾 结论。诗歌的内容和当代下的语言环境有 更需要倚靠受众者的监督,希望受众者在 着直接的联系,当代社会的语言流行词汇 这方面多提建议和想法,为完善诗歌体裁 剧增,尤其是网络用语,这会给未来的新诗 题材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呢?当今音乐节奏 出谋划策。 的丰富性,如摇滚、说唱这样的音乐又会给 参考文献 未来新诗节奏带来怎样的影响呢?诗歌的 [1】金丝燕.文学教书与文化过滤—中国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 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Ⅸ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 期刊。 ’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 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5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等要 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 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 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ct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