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与分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 验 教 学 教 案 用 纸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与分析(8学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合成方法; 2、 掌握确定化合物化学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综合训练无机合成、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三草酸合铁(III)酸钾K3[Fe(C2O4)3]?3H2O为亮绿色单斜晶体,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受热时,在110℃下可失去结晶水,到230℃即分解。该配合物为光敏物质,光照下易分解。它是一些有机反应很好的催化剂,也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因而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目前制备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工艺路线有多种。本实验首先利用(NH4)2Fe(SO4)2 与 H2C2O4 反应制取FeC2O4,反应方程式为:

(NH4)2Fe(SO4)2+H2C2O4=FeC2O4(s)+(NH4)2 SO4+H2 SO4

在过量K2C2O4存在下,用H2 O2氧化FeC2O4,即可制得产物:

6 FeC2O4+3 H2 O2+6 K2C2O4=4 K3[Fe(C2O4)3]+2Fe(OH)3(s)

反应中产生的Fe(OH)3可加入适量的H2C2O4也将其转化为产物:

2 Fe(OH)3+3 H2C2O4+3 K2C2O4=2 K3[Fe(C2O4)3]+6H2O

该配合物的组成可通过重量分析法和滴定方法确定。 (1) 用重量分析法测定结晶水含量

将一定量产物在110℃下干燥,根据失重的情况便可计算出结晶水的含量。

(2)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草酸根含量

C2O42-在酸性介质中可被MnO4-定量氧化,反应式为:

5 C2O42-+2 MnO4-+16H+=2Mn2++10 CO2+8H2O

用已知浓度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C2O42-,由消耗KMnO4的量,便可计算出C2O42-的含量。

(3)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铁含量

先用过量的Zn粉将Fe3+还原为Fe2+,然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

Zn+2 Fe3+=2 Fe2++Zn2+

5 Fe2++MnO4-+8 H+=5 Fe3++Mn2++4 H2O。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 验 教 学 教 案 用 纸 (4) 确定钾含量

根据配合物中结晶水、C2O42-、Fe3+的含量便可计算出K+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析天平、烘箱等。

试剂: H2SO4(6mol?L)、 H2C2O4(饱和)、 K2C2O4(饱和)、H2O2(ω为0.05)、

C2H5OH(ω为0.95和0.5)、KMnO4标准溶液(0.02 mol?L)、(NH4)2Fe(SO4)2 ?6H2O(s)、

-1

-1

Zn粉

四、实验步骤

(一)三草酸合铁的制备

称取6 g Fe屑放入锥形瓶中,加20 mL 20% Na2CO3溶液,小心加热10min,

倒出碱液,。 -1

用H2O洗涤2~3次,再加25mL 6mol·LH2SO4溶液,水浴加热至几乎不再产生气

[1]

。水温应控制在80~90℃,反应过程中要适当补加H2O,以保持原体积。趁热过滤,冷却

[2]

结晶,抽滤至干,称量

称取4g自制的FeSO4·7H2O晶体放入烧杯中,加15mL H2O和 1mL 3 mol·L1H2SO4溶液,

加热溶解,再加25mL 1mo1·L

-1

H2C2O4溶液,搅拌并加热至沸,静置得FeC2O4·2H2O

沉淀,倒出上层清液,加20 mL蒸馏水,搅拌并温热,静置后倾出上层清液。

在上述沉淀中加入10 mL饱和K2C2O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滴加20 mL 3%H2O2

溶液,搅拌并保温在40℃左右[此时有Fe(OH)3沉淀产生]。滴完加H2O2后,加

至沸,再加8mL 1 mol·L

[3]

-1

H2CO4(先加5mL,然后慢慢滴加其余3mL),并一直保持

溶液至沸。趁热过滤,在滤液中加10mL 95% C2H5OH,温热使可能生成的晶体溶解。冷

却结晶,抽滤至干[4],称量。晶体置干燥器内避光保存。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 验 教 学 教 案 用 纸 (二)产品化学式的确定

(1)结晶水的测定 精确称取0.5~0.6g已干燥的产物,分别放入2个已干燥至恒重的洁净的瓷坩埚中,称量瓶中,置于烘箱中。在110℃干燥1h,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重复干燥、冷却、称量等操作直至恒重。根据称量结果,计算结晶水的质量。

(2)C2O

的测定 称取0.15~0.20g(准至0.1mg)自制的三草酸根合铁(Ⅲ)

酸钾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和10mL 3mol·L-1H2SO4溶液溶解。

在锥形瓶中先滴加10mL 0.02 mol·L-1KMnO4标准溶液[5],加热至溶液褪色再继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温热溶液至粉红色(0.5min内不褪色)。记录KMnO4标准溶液的用量。保留滴定后的溶液,用作Fe3+离子的测定。平行测定2~3次。

(3)Fe3+离子的测定 将上述滴定后溶液加热近沸,加入半药匙Zn粉,直至溶液的黄色消失。用短颈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于另一锥形瓶中,再用5mL蒸馏水通过漏斗洗涤残渣一次,洗涤液与滤液合并收集于同一锥形瓶中。最后用KMnO4

(三)三草酸合铁(III)酸钾的性质

(1)将少量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放在表面皿上。在日光下观察晶体颜色变化。并与放在暗处的晶体比较。该配合物极易感光,室温下光照变色,发生下列光化学反应,即

2[Fe(C2O4)3]3-→2 FeC2O4 + 3C2O42-+ 2CO2↑

(2)制感光纸。按三草酸合铁(Ⅲ)酸钾0.3g、铁氰化钾0.4g加水5mL的比例

配成溶液,涂在纸上即成感光纸。附上图案,在日光下(或红外灯光下)照射数秒钟,曝光部分呈蓝色。被遮盖部分就显影映出图案来。

它在日光照射或强光下分解生成的草酸亚铁。遇到六氰合铁(Ⅲ)酸钾生成滕

氏蓝。反应方程式为

FeC2O4 + K3[Fe(C2O4)3] === KFe[Fe(CN)6]↓ + K2C2O4

(3)制感光液。取0.3~0.5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加5 mL水配成溶液。用滤

纸条做成感光纸。同(2)中操作。曝光后去掉图案。用质量分数约为3.5%的六氰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 验 教 学 教 案 用 纸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

1.KMnO4的标定 W(Na2C2O4)(g) V(KMnO4)(初) V(KMnO4)(末) V(KMnO4)(ml) C(KMnO4) 平均值 相对偏差 Ⅰ Ⅱ Ⅲ 2.C2O42-的测定 m(K3[Fe(C2O4)3]·3H2O) V1末 V1初 V1 W(C2O42-) 平均值 相对偏差 Ⅰ Ⅱ

3.Fe3+的测定数据 V2初 V2末 V2 W(Fe3+) 平均值 相对偏差 +1.8‰ Ⅰ 0.00 25.22 25.22 10.78% 10.76% -2.8‰ Ⅱ 0.00 25.20 25.20 10.73%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实 验 教 学 教 案 用 纸 六 实验思考与讨论

1、测定C2O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确定C2O的配位数?

2、测定Fe3+离子时,当KMnO4标准溶液逐滴加入时,待滴定液的颜色为什么逐渐变黄?

3、根据实验情况,请你谈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