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竖流式沉淀池设计计算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还有 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的斜板(管)沉淀池。

设置沉淀池的一般要求有哪些

(1) 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个,为使每个池子的人流量

均等,要在入流口处设置调节阀,以便调整流量。池子的超高不能小 于

0.3m ,缓冲层为0・3m ~ 0.5mo

⑵一般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不能小于lh ,有效水深多为2~4m(辐流 式沉淀池指周边水深),当表面负荷一定时,有效水深与沉淀时间之 比也为定值。

(3) 沉淀池采用机械方式排泥时,可以间歇排泥或连续排泥。不用机 械

排泥时,应每日排泥,初沉池的静水头不应小于1・5m,二沉池 的静水头生物膜法后不应小于]2m,活性污泥法后不应小于0 .9m。

(4) 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均应没单独的排泥管和阀门,排泥管 的

直径不能小于200mmo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采用方斗 时不能小于60° ,采用圆斗时不能小于55

(5) 当采用重力排泥时,污泥斗的排泥管一般采用铸铁管,其下端伸 入

斗内,顶端敞口伸出水面,以便于疏通,在水面以下1.5-2 .Om 处,由排泥管接出水平排泥管,污泥借静水压力由此管排出池外。

(6) 使用穿孔排泥管排泥时,排泥管长度应在15m以内,排泥管管径 150 ~ 200mm,孔径15 ~ 25mm ,孔眼内流速4 ~ 5m / s ,孔眼总 面

积与管截面积的比值为0・6 ~ 0・8 ,孔眼向下成45° ~ 60。交错排 列。为防止排泥管堵塞,应设压力水冲洗管,根据堵塞情况及时疏通。

(7) 进水管有压力时,应设置配水井,进水管由配水井池壁接人,且 应

将进水管的进口弯头朝向井底。沉淀池进、出水区均应设置整流设 施,同时具备刮渣设施。

(8) 沉淀池的出水整流措施通常为溢流式集水槽,出水堰可用三角堰、

孔眼等形式,普遍采用的是直角锯齿形三角堰,堰口齿深通常为

50mm ,齿距为200mm左右,正常水面应当位于齿高的1 / 2处。 堰口

设置可调式堰板上下移动机构,在必要时可以调整。

(9) 沉淀池最大出水负荷,初沉池不宜大于2・9L/ (s・m),二沉池不

宜大于1 .7L/(s-m)o在出水堰前必须设置收集与排除浮渣的措施, 如果使用机械排泥,排渣和排泥可以综合考虑。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 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 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平流式沉淀池基本要求如下:

(1) 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30 ~ 50m ,池宽多为5 ~ 10m ,沉淀区 有

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 ,多为2・5~3・O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 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1,长深比为8 ~ 12o

(2) 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 泥

斗坡度不能小于0・01 ,—般为0 • 01 ~ 0・02。刮泥机的行进速 度不能大于1.2m/ min , 一般为0・6-0.9m / mino

(3) 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表面负荷为1 ~ 3m3 / (m・h),最大

水平流速为7mm / s ;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 / s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