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篇】新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题-精选及答
案
1.我会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读了白羊和黑羊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小河上有一座独木桥。白洋从这边上桥,黑羊从那边上桥,两只羊都要过桥。它们走到桥中间,碰(pèng)到了。白羊走不过去,黑羊也走不过来。白羊说:“给我让路!”黑阳说:“你给我让路!”白羊说:“你退回去!”它们谁也不肯(kěn)让路,就打起来了。结果两只羊一块儿掉(diào)到河里去了。
(1)白羊和黑羊为什么掉到河里去了?
(2)它们走到桥中间,碰到了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答案】(1)它们谁也不肯让路,就打起来了。结果两只羊一块儿掉到河里去了。
(2)碰到了对方。
(3)要学会谦让。
【解析】
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________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奇奇怪怪 ②奇形怪状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________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2)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猴子”动作的字词。
(3)根据意思猜词语。
①山势坡度很大,直上直下。________
②一点儿也不移动。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它们”是指________。
(5)黄山的奇松、云海、温泉和文中介绍的__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答案】 (1)②
(2)抱、蹲、望。
(3)陡峭;一动不动
(4)叫不出名字的岩石
(5)奇石(怪石)
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天为什么是蓝色的
抬起头来看看天,一定是蓝色的。小朋友们要问了,为什么天是蓝色的?蓝色是从哪儿来的?是染上去的吗?对!它可真是给“染”上去的,这是太阳光的杰作。太阳光里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青、紫。红光跑得快,蓝、青光却是个“慢性子”,当太阳光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蓝光和青光就被大气层“逮”住了。这样,它们被大气层里的浮尘、水滴推来推去,结果把大气层“染”成蓝色的了。
我们在地面上看天空是蓝色的,要是坐在飞机上往外看天空,那更蓝。可是,如果乘宇宙飞船到更高的地方去看天空,却是紫色的,因为紫光最弱,它们大多数连大气层的头道门都进不来呢。
(1)全文一共有________段。
(2)太阳光里有________种颜色:________、橙、________、________、蓝、________、紫。
(3)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天空的蓝色是太阳光给“染”上去的。
②太阳光里有七种颜色,其中黄光跑得最快,蓝、青光跑得慢。
③如果乘宇宙飞船到更高的地方去看天空,天空的颜色比在飞机上看更蓝。
【答案】(1)2
(2)七
;红
;黄
;绿
;青
(3)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
【解析】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葡萄
一天,一只狐狸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它看到前边山脚下有一大片绿绿的葡萄。走近一看,啊!高高的葡萄架上,绿得透亮的葡萄多极了。狐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它决定摘几串葡萄吃。
狐狸站直了身子,把前腿使劲伸长了,去摘葡萄,可是怎么也够不到。它不服气地想:“难道我连一串葡萄都摘不到吗?”
狐狸坐下来,仔细地动脑筋:怎么才能够到葡萄呢?哦,对了!我应该寻找一个架子低的地方摘,那样准能摘到葡萄。
狐狸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绕着葡萄架子走,这样可以发现长在低处的葡萄。狸终于发现一处它认为长得比较低的葡萄,于是摆好了架式,用劲一蹦,没摘到,再一蹦,还是没有摘到。
狐狸累得气喘吁吁,它想:这一串一定不是长得最低的。它又绕着葡萄架走起来,哎!这次发现一串比刚才那串还要低,狐狸高兴极了。葡萄的香味一阵阵飘来,狐狸吸了吸鼻子,心想:我就要吃到香甜的葡萄了。狐狸又拉开架式,在那串葡萄底下使劲一窜,葡萄没有摘到,还差点儿闪了腰。
狐狸气坏了,一边喘粗气,一边揉着后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吃
那些葡萄呢,那些葡萄一眼看去就是没有成熟的样子,颜色青青的,怎么能好吃呢?说不定又酸又涩,即使摘到了,吃进去也得吐出来,真没意思。”
(1)全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找出第一自然段写狐狸很想吃葡萄的句子。________
(2)照样子,填一填。
①摘 ②动 ③喘 ④伸 ⑤吸 ⑥揉
________葡萄 ________粗气 ________鼻子
________脑筋 ________前腿 ________后腰
(3)狐狸为了摘到葡萄,先后试了________次。
(4)找出表现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句子。
【答案】(1)6
;狐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①
;③
;⑤
;②
;④
;⑥
(3)3
(4)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那些葡萄呢,那些葡萄一眼看去就是没有成熟的样子,颜色青青的,怎么能好吃呢?说不定又酸又涩,即使摘到了,吃进去也得吐出来,真没意思。
【解析】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鹰从高岩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
一只乌鸦见到后,非常羡慕,很想效仿。于是,它呼啦啦地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公羊带走,然而它的爪子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它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它一把抓住,剪去它翅膀上的羽毛。傍晚,牧羊人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他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乌鸦,可它自己硬要充当老鹰。”
(1)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说明鹰为什么能抓走羊羔。
(2)解释词语。
效仿:________
(3)分析乌鸦失败的原因。
(4)读画线的句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答案】(1)鹰的力气很大,飞行速度很快。
(2)指以某件事情为榜样,模仿来做
(3)力气不够,不清楚自己的位置
(4)做好自己,不要去模仿别人,要量力而行。
【解析】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
(2)找出第二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3)我会填词语。(不能使用文中的词)
________的白褂 ________的长裤 ________的头巾
________的人群 ________的凤凰花 ________(4)这段话是写( )
A. 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答案】 (1)白、咖啡色、水红色
(2)接、敲、踩、跳
(3)对襟
;咖啡色
;水红色
;拥挤
;火红
的象脚鼓
B. 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美丽
(4)B
【解析】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鸟的家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5
(2)森林
;天空
;小鸟
(3)绿色、碧绿、湛蓝、洁白、黄黄的
(4)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解析】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1)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蝴蝶动作的词语。
(2)照样子,写一写。
金光灿灿(ABCC式)、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
①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________
②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________
(4)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过花丛 ________过树林 ________过小溪 ________到山谷
(5)找出表明蝴蝶谷名字由来的句子。
(6)你喜欢蝴蝶谷吗?为什么?
【答案】 (1)飞、穿、越、赶
(2)风尘仆仆
;白发苍苍
(3)色彩斑斓
;翩翩起舞
(4)飞
;穿
;越
;赶
(5)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6)喜欢,因为蝴蝶很漂亮。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鹰学飞
一只小鹰跟着老鹰学飞行。小鹰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
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地喊起来:“我真的会飞啦!”
老鹰又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
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老鹰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低________ 难过________ 过去________
(3)看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小鹰会怎样做?
(4)鹰能够越飞越高,你找到原因了吗?
【答案】 (1)6;3
(2)高;高兴;现在
(3)小鹰会使劲往上飞。
(4)因为它每天都努力飞,坚持就是胜利。
【解析】
10.阅读理解。
苍蝇和蜜蜂
一天,苍蝇正停在垃圾堆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完蜜回来。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计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的那样坏,他们对我很好,还替我造新房子呢!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还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把细菌带到食物上使人生病。”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蜜蜂看了它一眼,冷淡地说:“你的行为不改变,_______你搬到哪里,_______会遭到人们哦驱逐和攻击。”
苍蝇听了这一番话,呆呆地站着,终于叹了一口气,再也不想搬家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填入文中括号里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
A. 虽然 但是 使 也 D. 无论 都
B. 尽管 还是 C. 即
(3)蜜蜂受人们欢迎的原因是________;苍蝇被人们驱逐和攻击是因为________;从中你明白了________。
(4)你想对苍蝇说些什么?
【答案】 (1)2
(2)D
(3)蜜蜂为人们酿蜜
;不讲卫生,使人生病
;要做一个对人们有用的人
(4)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对人类有用的动物,否则不管到哪儿,都会被人驱赶的。
【解析】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彩虹和石桥
雨后,蓝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那弯弯的彩虹有许多种颜色,非常漂亮。
雨后的古桥却不是那样,朴朴素素的,不声不响的,把古老的根扎在坚实的地上,任人们自由地来来去去。
彩虹看了看古桥,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嘻嘻!你也能叫桥!瞧我五彩缤纷高挂在蓝天,多么时髦,多么威风啊!可你,腰弯得就像个驼背的小老头,你也配叫桥!”古桥没吭声,依然静静地、一声不响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
彩虹变得更加得意。可是,连它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突然间,它发现自己渐渐地消失了。而那古桥,却依然坚实地站着。
(1)从文中找出“五颜六色”的近义词。________
(2)文章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和“一言不发”意思一样的词。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说彩虹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这是什么笑呢?你能用一个词表示吗?________。请再写三个表示笑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彩虹说古桥不配叫桥的理由是________。
(5)彩虹和古桥,你喜欢谁?请说说理由。
【答案】(1)五彩缤纷
(2)4;一声不响
(3)嘲笑;微笑;大笑;狂笑
(4)腰弯得就像个驼背的小老头
(5)古桥。因为古桥不得意,不骄傲,不声不响地帮助别人。
【解析】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1)划线字“都”共有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文中读________。
(2)选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3)与“金光闪闪”意思相似的词语是________
①闪闪发光 ②灰灰沉沉 ③色彩缤纷
(4)选文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怪石。找出描写“仙人指路”的句子。________
【答案】(1)dōu
;dū
;dū
(2)2
(3)①
(4)“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解析】
13.重点段落品析。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刮 散步),发出(嗖嗖 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风儿在树叶间________(刮 散步) 发出________(嗖嗖 沙沙)的响声
(2)从哪一点可以看出妈妈累了呢?请把答案摘抄在横线上。
(3)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案】(1)散步;沙沙
(2)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3)体现了小作者对妈妈的爱,关心体贴妈妈。
【解析】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时,在村中遇到了一只猴子。猴子告诉他:“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本文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发生的事。
(2)本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乌鸦喝到了水。
(3)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4)老办法为什么不行了?
(5)读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 )
A. 乌鸦喝不到井里的水
B. 做什么事都不能用老办法
C. 不能做什么事都用老办法,要懂得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通
【答案】 (1)乌鸦;猴子
(2)4;二;四
(3)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
(4)因为井很深很深,把石子扔进去,水面即使上升,也不能升到井口。
(5)C
【解析】
15.课外阅读。
秋天,公园里可美了。各种各样的菊花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
(1)秋天到了,公园里的________ 和________都开了。
(2)菊花的颜色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桂花的样子是:________ 。
(4)共有________句话,围绕:________来写的。
【答案】(1)菊花;桂花
(2)红;黄;白;紫
(3)小小的
(4)3;秋天,公园里可美了。
【解析】【分析】认真读短文,答案就在其中。
【点评】阅读短文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问题与理解问题的结合能力。
16.读文段,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写出了________很厉害,你是从哪些词读懂的?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词。________.“窜过”说的是狐狸很________。
(2)“眼珠子一转”说明狐狸________,正在想鬼主意。“扯着嗓子”是说狐狸心里很怕,但它装成________的样子。狐狸第一次使鬼主意后,老虎________了。狐狸说自己是老天爷派去管百兽的,老虎被________了。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狐狸挺厉害的
B. 老虎挺厉害的
C. 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答案】 (1)老虎
;扑、逮
;灵活
(2)狡猾
;威风
;愣住
;蒙住
(3)C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赏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赏析,扑、逮字体现了老虎的威风;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需要学生揣摩人物(动物)的心里;第三题考查学生对中心思想的掌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赏析,学生需要细心理解课文内容。
17.课外阅读。
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
中午,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
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得又叫又跳。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 风停了,雨停了,屋顶修好了。
公鸡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泥浆的兔子、鸭子,公鸡脸红了。
(1)这个故事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找出兔子、鸭子帮助公鸡修屋顶的句子。
(3)文中的公鸡看到修好的屋顶后,感到( )
A. 很生气 B. 很着急 C. 难为情了
【答案】 (1)
(2)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
(3)C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第一题考查学生对结构的掌握。文章共4个自然段。第二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看到兔子、鸭子这么帮自己,而自己那么小气,公鸡脸红了,这是因为他很难为情。
【点评】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是一定的提升。
18.按课文《坐井观天》内容填空。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这句话中的“落”能换成“停”吗?为什么?
(2)“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青蛙笑小鸟________,小鸟笑青蛙________。
【答案】(1)不能。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用“落”。
(2)说大话
;坚持错误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这句话中的“落”不能换成“停”,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用“落”,这点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青蛙笑小鸟说大话,小鸟笑青蛙坚持错误。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学生应该熟练掌握。
1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2)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后,朱德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A. 介绍朱德怎样领导战士们打仗 B. 介绍“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的来历
(4)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
A. 与战士同甘共苦的人。 B. 以身作则的人。 C. 机智勇敢的人。
【答案】 (1)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
来。
(2)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3)B
(4)A,B
【解析】
20.阅读。
看地图的乐趣
看地图的乐趣真多!
打开地图,能看到一个五彩的天地:蓝的是大海,绿的是平原,黄的是高山。
打开地图,能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每个国家的形状、大小还不一样呢:意大利像一只高跟鞋,索马里像数字7,我们的祖国像报晓的大公鸡。在祖国的地图上,我找到了首都北京、宝岛台湾,找到了黄河、长江,找到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1)短文共有________自然段。
(2)在地图上每个国家的形状、大小还________。
(3)打开地图,能看到一个五彩的天地:蓝的是________,绿的是________,黄的是________。
(4)在我国的地图上能找到首都________,宝岛________,举世闻名的________。
(5)连一连。
意大利 报晓的大公鸡
索马里 一只高跟鞋
我们的祖国 数字7
【答案】 (1)3
(2)不一样
(3)大海;平原;高山
(4)北京;台湾;万里长城
(5)
【解析】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张衡的故事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他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1)读短文,完成填空。
________的张衡 ________地叫道
(2)短文讲述的是张衡小时候到________挖野菜时看到________的故事。
(3)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张衡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中午,他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妈妈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文中写下来。
(4)读了短文,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选一选,可多选)
A. 善于观察 B. 勇敢 C. 乐于思考
【答案】 (1)天资聪明;惊奇
(2)田野中;影子
(3)长长的;缩成一团,踩在脚下
(4)A,C
【解析】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谁的妈妈本领大
大树下,种子娃娃们为“谁的妈妈本领大”而争论。
凤仙花宝宝夸妈妈:“妈妈给我们穿了一件容易破碎的衣裳,轻轻一碰,骨碌一声滚到泥土里。”
“阿嚏!”喷瓜打了一个喷嚏,喷出好远。得意地说:“长见识了吧,我妈妈给了我们喷射的本领,可以射出5米以外!”
野果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妈妈本领大,香喷喷的果肉吸引着小鸟,种子随小鸟的粪便四海为家!”
秋风姐姐笑着说:“你们的妈妈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我们更应该感谢祖国大地妈妈,是她给了我们生根发芽的土壤呀!”
“对,我们更应该感谢祖国大地妈妈!”植物宝宝们开心地在大地妈妈怀里打滚,尽情地撒娇。大地妈妈脸上笑开了花。
(1)照样子写词语。
破碎(偏旁相同):____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各显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同声
(3)大树下,种子娃娃们为________而争论。有哪些种子娃娃参加了争论?在短文中找出来。
(4)写出秋风姐姐说的话。秋风姐姐一共说了________句话。第一句话赞美了________;第二句话让大家感谢________。
【答案】 (1)芬芳、海洋、植树
(2)神;通;异;口
(3)谁的妈妈本领大;凤仙花、喷瓜、野果
(4)你们的妈妈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我们更应该感谢祖国大地妈妈,是她给了我们生根发芽的土壤呀!2;植物妈妈本领大;大地妈妈
【解析】
2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冻死的蜜蜂
北风呼(hū)啸(xiào),大雪纷飞,蜂巢里却温暖如春。
为了让蜂巢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0℃左右,蜜蜂们都在振动双翅,散发出热量。
它们不分昼夜,齐心协力,才有了这个温暖的家。
一天,有只蜜蜂突感身体不适,体力不支,渐渐地停下了振动的双翅。
另一只蜜蜂看见了,心想:缺我一个没关系,我也歇(xiē)一会儿吧。
第三只蜜蜂看见了,心想:歇就歇吧,少我一个温度不会降(jiàng)低。
就这样,一只又一只蜜蜂停下振动的双翅,昏昏欲睡起来。
开春了,人们发现,这个蜂巢里的蜜蜂全都冻死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写蜂巢里的蜜蜂全都冻死了。
(2)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
第一只蜜蜂________ 歇就歇吧,少我一个温度不会降低
另一只蜜蜂________ 身体不适,停下了振动的双翅
第三只蜜蜂________ 缺我一个没关系,我也歇一会儿
(3)选一选,填一填,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为了让蜂巢里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蜜蜂们都________,散发出________。如果一只又一只的蜜蜂停下振动的双翅,蜂巢里的温度就会________。
A.降低 B.热量 C.振动双翅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共同努力 B. 干一件工作,有几个人不努力也没关系
【答案】 (1)八;八
(2)身体不适,停下了振动的双翅;缺我一个没关系,我也歇一会儿;歇就歇吧,少我一个温度不会降低
(3)C;B;A
(4)A
2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
A. 井口有多大。 B. 天有多大。
(2)青蛙和小鸟对于天的大小的说法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
A. 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天也就不一样。
B.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得不对。
(3)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体现出的道理是( )
A. 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B. 天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
(4)填一填。
有些人看到的、知道的很少,还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我们就说他。________
【答案】 (1)B
(2)A
(3)A
(4)坐井观天
【解析】
25.重点段落品析。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_________
(1)给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加标点
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________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
(4)黄山的奇石“奇”在什么地方?
【答案】(1)!
(2)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3)还有许多没写完。
(4)形状千奇百怪。
【解析】
26.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又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1)奶酪被谁吃光了?( )
A. 小熊 B. 狐狸
(2)从文中找出狐狸说的话,用“________”画出来。
(3)两只小熊“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认为狐狸分得公平吗?
【答案】 (1)B
(2)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3)不公平。两只小熊都没吃到奶酪,奶酪被狐狸吃光了。
27.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喜欢捉迷藏的风婆婆
风婆婆会隐身术,喜欢和大家捉迷藏,森林里几乎哪儿都有她的身影。可是,小动物们却看不见她。
一天,太阳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小白兔在菜地里拔了一会儿萝卜,热得满头大汗。他摘了一片芭蕉叶,使劲扇起来。这时,一阵凉风吹了过来。
“风婆婆,谢谢你。”小白兔说。
“咦?小白兔,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风婆婆好奇地问。
“虽然我看不见你,但能感受到你的凉爽。”小白兔说。
一天,花鹿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小花鹿急着去上学,看着热腾腾的饭菜,皱起了眉头。忽然,一阵凉风徐徐吹来,饭菜渐渐凉了。
“风婆婆,谢谢你。”小花鹿一边吃饭一边说。
“咦?小花鹿,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风婆婆好奇地问。
“虽然我看不见你,但能感受到你。”小花鹿说。
一天,小刺猬正坐在电脑前学习,忽然停电了。他走到屋外,发现田野里一丝风都没有,一旁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纹丝不动,小刺猬叹了口气。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发电机的叶片快速地转了起来。来电了,电脑又运转起来了。
“风婆婆,谢谢你。”小刺猬坐在电脑前一边学习一边说。
“咦?小刺猬,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风婆婆好奇地问。
“虽然我看不见你,但能感受到你巨大的能量。”
喜欢捉迷藏的风婆婆总是这样热心地帮助小动物们。
(1)“一旁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纹丝不动,小刺猬叹了口气”中“纹丝不动”的意思是( )
A. 一点儿也不动 B. 动了一点儿
(2)根据故事的内容连一连。
小白兔________ ①停电了,电脑不能用了 A风婆婆送来了凉爽
小花鹿________ ②热得满头大汗 B风婆婆吹凉了饭菜
小刺猬________ ③饭菜太热,急着吃完去上学 C风婆婆送来了能量
(3)你知道风婆婆还能帮小动物做什么事吗?请写下来。
【答案】 (1)A
(2)②-A;③-B;①-C
(3)还能帮助小动物吹干晾晒的衣物。
【解析】
2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鼓起腮使劲(jìng jìn)向风车吹去。风车一下子转(zhuàn zhuǎn)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高兴极了。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嗨哟,嗨哟”喊着号(háo hào)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用力吹了口气,船飞快地跑了起来。船工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使劲________(jìng jìn) 转________(zhuàn zhuǎn)得
号________(háo hào)子
(2)风娃娃来到________,使劲向________吹气,________转动了起来,抽上来的水流到了田里,________喝足了水。风娃娃来到________,对着________吹气,船飞快地跑了起来,________笑了。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答案】 (1)jìn;zhuàn;hào
(2)田野;风车;风车;秧苗;河边;船帆;船工们
(3)爸爸可高兴了;唱着;跳着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
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故答案为:(1)jìn、zhuàn、hào (2)田野、风车、风车、秧苗、河边、船帆、船工们 (3)爸爸可高兴了、唱着、跳着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比本领
有一天,公鸡和鸭子比谁的本领大。
它们先比跑步。公鸡连飞带跑,把鸭子拉下一大段路,鸭子一摇一摆,怎么也赶不
上。公鸡得意地对鸭子说:“你可相信我的本领大了吧!”
它们又比游泳。鸭子游得又快又稳,公鸡浑身是水,差点儿淹死。鸭子也得意地对公鸡说:“到底还是我的本领大。”
它们谁也不服谁。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
(2)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比本领。它们先比________,又比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又(快)又(稳)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四;三
(2)公鸡;鸭子;跑步;游泳
(3)又高又大;又尖又细
【解析】
3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雾把海岸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街
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
(1)这段话写雾把________和________藏了起来。
(2)哪些东西看不见了?请用“________”画出来。
(3)这一段让我感受到雾________(填序号)
①越来越各稀薄。
②越来越浓了。
(4)想象一下,雾还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后是怎样的景象?
【答案】 (1)海岸;城市
(2)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
(3)②
(4)灰蒙蒙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解析】
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葡萄
一天,一只狐狸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它看到前边山脚下有一大片绿绿的葡萄。走近一看,啊!高高的葡萄架上,绿得透亮的葡萄多极了。狐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它决定摘几串葡萄吃。
狐狸站直了身子,把前腿使劲伸长了,去摘葡萄,可是怎么也够不到。它不服气地想:“难道我连一串葡萄都摘不到吗?”
狐狸坐下来,仔细地动脑筋:怎么才能够到葡萄呢?哦,对了!我应该寻找一个架子低的地方摘,那样准能摘到葡萄。
狐狸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绕着葡萄架子走,这样可以发现长在低处的葡萄。狸终于发现一处它认为长得比较低的葡萄,于是摆好了架式,用劲一蹦,没摘到,再一蹦,还是没有摘到。
狐狸累得气喘吁吁,它想:这一串一定不是长得最低的。它又绕着葡萄架走起来,哎!这次发现一串比刚才那串还要低,狐狸高兴极了。葡萄的香味一阵阵飘来,狐狸吸了吸鼻子,心想:我就要吃到香甜的葡萄了。狐狸又拉开架式,在那串葡萄底下使劲一窜,葡萄没有摘到,还差点儿闪了腰。
狐狸气坏了,一边喘粗气,一边揉着后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那些葡萄呢,那些葡萄一眼看去就是没有成熟的样子,颜色青青的,怎么能好吃呢?说不定又酸又涩,即使摘到了,吃进去也得吐出来,真没意思。”
(1)全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写出第一自然段写狐狸很想吃葡萄的句子________。
(2)照样子,填一填。
①摘 ②动 ③喘 ④伸 ⑤吸 ⑥揉
(①)葡萄 ________粗气 ________鼻子
________脑筋 ________前腿 ________后腰
(3)狐狸为了摘到葡萄,先后试了________次。
(4)找出表现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句子。
【答案】(1)6;狐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2)③;⑤;②
;④;⑥
(3)三
(4)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那些葡萄呢,那些葡萄一眼看去就是没有成熟的样子,颜色青青的,怎么能好吃呢?说不定又酸又涩,即使摘到了,吃进去也得吐出来,真没意思。
【解析】
32.阅读短文《曹冲称象》,回答问题。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一天,人家给他送来一头大象,他非常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大象。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1)我来填一填。大象的身子像________,腿像________。
(2)找出官员们想的什么办法。
(3)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称象?
【答案】(1)墙;柱子
(2)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3)将大象用钢索绑好,利用吊车的滑轮,在钢索的另一头系上大筐,在筐内放入重物,重量相等时,就会平衡。
【解析】
3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 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葡萄种在________。
(3)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找出写葡萄颜色的词。
(5)写葡萄长得好的词:________。
(6)“要是这时候”指的是________。
【答案】(1)4
(2)山坡的梯田上
(3)茂密的枝叶;绿色的凉棚
(4)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5)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6)葡萄熟的时候
【解析】
34.阅读理解。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zhē zhé)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_______如果你愿意和好_______就放一只风筝吧_______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zhāo cháo)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他在一只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________如果你愿意和好________就放一只风筝吧________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2)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折________(zhē zhé)好 朝________(zhāo cháo)他飞来
(3)用文中划线的“连忙”写一句话。
(4)想一想,当小熊收到小溪里漂来的一只只纸船时,它会怎么做呢?
【答案】(1):“;,;!”
(2)zhē;cháo
(3)看到老师,他连忙坐到了座位上。
(4)它会把风筝一只只地放出去,让小松鼠收到。
【解析】
3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公鸡和鸭子比本领
公鸡和鸭子比谁的本领大。
它们比赛跑步。公鸡连飞带跑,把鸭子落了一大段路。鸭子一摇一摆,怎么也赶不上。公鸡得意地对鸭子说:“这下你可相信我的本领大了吧!”
它们又比赛游泳。鸭子游得又快又稳。公鸡浑身是水,差点被淹死。鸭子也得意地对公鸡说:“到底谁的本领大?”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公鸡和鸭子先比赛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输了;它们又比赛________,这次是 ________ 输了。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1)3
(2)跑步;鸭子;游泳;公鸡
(3)每个人都有优点
【解析】
36.阅读下面的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________”画出来。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
A. 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B. 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答案】 (1)他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2)B
3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1)这段共有________句话。
(2)第二句是讲湖中央有个小岛叫________。
(3)第三句是讲小岛把湖水分成________,北边像________,叫________;南边像________,叫________。
(4)文中表示形状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2)光华岛
(3)两半
;圆圆的太阳
;日潭
;弯弯的月亮
;月潭
(4)圆圆的
;弯弯的
【解析】
38.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不用说,无论谁看到狐狸和鸭子这样依偎着睡觉,肯定都会大吃一惊的。因为,大家都觉得狐狸一心想吃掉小鸭子,小鸭子也应该害怕狐狸才对。
“小家伙!你是我的啦!”红狐狸克瑞特把小鸭子高高地抛起来。小鸭子也开心地咯咯笑着。
“你要长胖些,等你胖得像气球一样的时候,我再把你吃掉!说着,克瑞特把小鸭子像气球一样往上抛,等他掉下来再接住,这个小游戏让小鸭子开心极了。玩了一会儿,克
瑞特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要知道,以前他可从来没玩过抛小鸭子的游戏呢。这时,克瑞特突然想到:小鸭子还没有名字呢。
“他需要个名字,”克瑞特想,“不管谁都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呀!”
“劳伦斯!对,从今天开始,你就叫劳伦斯啦!”红狐狸对小鸭子说。,鸭子开始不停地叫:“劳伦斯!劳伦斯!”
“说一遍就够啦,知道了吗?”克瑞特大声地说。
“知道啦!知道啦!”,小鸭子开心地回答,。
(选自《红狐狸和小鸭子》)
(1)红狐狸和小鸭子玩了一个什么游戏?请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2)红狐狸给小鸭子取了个名字,叫( )
A. 克瑞特 B. 劳伦斯
(3)为什么大家看到狐狸和鸭子依偎着睡觉,会大吃一惊?
【答案】 (1)红狐狸克瑞特把小鸭子高高地抛起来。
(2)B
(3)大家都觉得狐狸一心想吃掉小鸭子,小鸭子也应该害怕狐狸才对。
39.课外阅读我能行。
会走路的树
南美洲生长着一种既有趣又奇特的植物,名叫卷柏。每当气候干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它会自己把根从土壤(rǎnɡ)里拔出来,摇身一变,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又轻又圆。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能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迅速打开,恢复“庐山真面目”,根重新钻到土壤里,暂时安居下来。如果,它又感到四周水分不足,它就会继续拔出根来,再次过上到处旅行的生活。
卷柏就是这样四处旅行,有水就住下,无水就滚走,难怪有人称它是植物王国中的“旅行者”。
(1)卷柏生长在________。
(2)请用简单的话说说卷柏是怎样“走路”的。
(3)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卷柏之所以能“走路”,是因为它有脚。
②任何植物都不能缺水,卷柏也一样。当一个地方缺水不适宜它生长时,卷柏就要到有水的地方去。
③因为卷柏有水就住,无水就走,所以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中的“旅行者”。
【答案】 (1)南美洲
(2)把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随着风在地面上滚动。
(3)错误;正确;正确
【解析】
40.课外阅读。
狐狸孵蛋
有一只狐狸在草堆里捡到了一个大鸭蛋。狐狸正想吃,可是又一想,我不如把这个鸭蛋孵出一只小鸭来,那一定更美味。于是狐狸便开始孵蛋了。
狐狸把鸭蛋小心地放在一块柔软的草地上,用自己___________的肚皮___________盖在上面。这个主意不错,可是这个姿势实在是太累了,才坚持了几天,狐狸便四肢发软,再也爬不起来了。
狐狸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找来一条长长的树皮,把鸭蛋紧紧地绑在自己的肚皮上,这样他不仅可以孵蛋,还能够找东西呢!
过了几天,鸭蛋裂缝了。又过了几天,一只小鸭子___________地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对着狐狸喊:“妈妈!”狐狸被这个意外惊呆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我是男的,
应该是爸爸。”“爸爸!”小鸭子高兴地喊着。
在狐狸的保护下,小鸭子过得可开心了,他钻到狐狸的怀里,对狐狸说:“谢谢你,爸爸!我好爱你,爸爸!”狐狸看着小鸭子笑眯眯地说:“少了顿大餐,多了个儿子,这感觉,还真是挺好的。”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轻轻地 毛茸茸 摇摇摆摆
(2)狐狸孵蛋是因为( )
①他觉得孵出小鸭子来吃会更美味
②他很喜欢孵蛋,觉得好玩
(3)为了孵蛋,狐狸想出了哪些方法?( )(多选)
①把蛋放在草地上,用肚皮盖在上面
②将鸭蛋放在棉被里包着
③用长树皮将鸭蛋绑在肚皮上
【答案】 (1)毛茸茸|轻轻地|摇摇摆摆
(2)①
(3)①③
【解析】
4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庐山的云雾
庐山景色十分秀丽,而云雾,更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认真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庐山的景色(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 )。
A.十分秀丽 B.瞬息万变 C.千姿百态
(2)近义词连一连。
瞬息万变 千姿百态 依依不舍
姿态万千 千变万化 流连忘返
(3)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在文中找出来。
(4)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再试着仿写。
被云雾笼罩的庐山,就像________
【答案】 (1)A;C;B
(2)
(3)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4)美丽的人间仙境。
【解析】
42.课内阅读。
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风娃娃回家去问妈妈。妈妈说:“孩子,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1)风娃娃去问妈妈的时候,心里很________。
(2)写出写风娃娃心理活动的句子。
(3)对妈妈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做事情不仅要有好的愿望,还要考虑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②做事情有好的愿望就行,不必考虑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
【答案】 (1)委屈
(2)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3)①
【解析】
4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疑惑不解。________
②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________
(2)“跟往常很不一样”是因为( )
①小动物们都害怕狐狸
②狐狸后面跟着老虎
③小动物们都害怕老虎
(3)写出描写百兽们害怕的语句。
(4)“狐假虎威”在文中指________借着________的威风吓退百兽,现在用来形容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纳闷;大摇大摆
(2)②
(3)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4)狐狸;老虎;B
【解析】
4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_______年。这__________年里,他_______奔走,曾经_______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_______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____________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____________的生活。
(1)回想课文内容填空。
鲧治水用的________的方法,没有成功;他的儿子禹用了________的方法治理好的洪水。
(2)根据课文内容将选文中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清理水道,使水流畅通。________
②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________
(4)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鲧和禹都是为了造福百姓才去治水的。
②人们常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指的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
③大禹治水的过程比较顺利。
【答案】 (1)筑坝拦水;疏导
(2)十三;十三;到处;三次;一次;千千万万;安居乐业
(3)疏通;吸取
(4)正确;正确;错误
【解析】
4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1)课文中喜鹊共________次劝说寒号鸟做窝,这段话写喜鹊第________次劝说寒号鸟。
(2)写出喜鹊对寒号鸟的劝告,并写出寒号鸟的回答。
(3)哪些原因让寒号鸟最后被冻死了呢?
A.懒惰 B.不会做窝 C.不听劝告 D.得过且过
(4)寒号鸟做得对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①做人要居安思危,不要得过且过,应该抓紧时间做一切该做的事。
②做人要得过且过。
【答案】 (1)2;2
(2)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3)A、B、C、D
(4)不对;
(5)①
【解析】
4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亲爱的爸爸,”露西写道,“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这时,妈妈回来了。她拍拍露西的肩膀,问:“是在给爸爸写信吗?”
“是的。可是我写得不好。”露西说着,把纸揉成一团。
“要么,我们一起重新写吧!”说着,妈妈在她身旁坐下来。
露西边说边写:“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妈妈接着露西的话说。
露西写完这一句,想到了小狗希比希。写道:“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妈妈说:“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
露西笑了,她记下妈妈的话,接着写道:“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还有,下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
“啊,太好啦!”露西叫了起来。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露西在信的结尾,画了一大束鲜花。
(1)照样子,写词语。
又蹦又跳 又________又________ 又________又________
(2)课文里的主人公是________,他的爸爸________了,要过________才回来。短文主要讲了她给国外的爸爸________的事。
(3)文中露西共写了两封信,其中第一封信的内容(乐观 悲观)________,第二封信内容(乐观 悲观)________。
(4)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一封信中写了( )这些内容。
①“我们”过得挺好 ②我们很不开心 ③家里的台灯坏了 ④小狗希比希又蹦又跳 ⑤家里总是很冷清
(5)从文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一封信》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高;大;细;长
(2)露西;出国;半年;写信
(3)悲观;乐观
(4)②③⑤
(5)懂事、孝顺父母
(6)在亲人面前我们要报喜不报忧,遇事多往好处想,在困苦中找乐趣,这样,生活就会过得美好。
【解析】
4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高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直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体会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用多出的字写句子。
①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________字,强调曹冲年纪________。
仿写:________
②象这么大,有多重呢?
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________词,突出了________。
仿写:________
【答案】 (1)又大又红;又红又甜;又粗又大;直摆手;直叫喊;直跺脚
(2)才;小;他才上一年级。;到底;人们的好奇心;你到底去不去玩。
【解析】
4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_________________。
牛马有_________,鸟有翅膀。
植物要旅行又用什么_________?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_________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_________。
(1)按照原文填空。
(2)从这段文字中我们知道牛马靠________旅行;鸟儿靠________旅行;蒲公英靠________旅行。
(3)你还知道哪写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答案】 (1)四海为家;脚;办法;只要;出发
(2)脚;翅膀;风
(3)椰子靠水来传播种子。
【解析】
4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_________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着碧绿的衣裳,_________着雪白的肚皮,_________着一对大眼睛。
②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_________,向前一_________,_________到了荷叶上。
③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①自然段中的括号内。
①露 ②鼓 ③蹲 ④披
(2)把下面词语填在第②自然段中的横线上。
①蹦 ②蹬 ③跳
(3)读一读第③自然,回答问题。
①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句。
②在文中找出能说明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句子:________。
【答案】 (1)③|④|②|①
(2)②|①|③
(3)2;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解析】
5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 天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第__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菊花 ________的苹果 ________的梨
(3)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1;2
(2)五颜六色;红通通;黄澄澄
(3)红;黄;紫;白;黄澄澄;红通通
【解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