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孙权劝学》练习题一

一、文学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

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 史,记载了

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二、 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

务 3、治经为博士邪 . 4、但当涉.

猎 .5、见往事.耳

1

6、蒙乃使就.

学 7、卿今者才略 .. 8、即更刮目相.

看。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

四、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

2

2.即更刮目相待 (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问答题。

1、(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而

吕蒙

3

开始却

以 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给吕蒙指

是: ;孙权继

言 ; 2、孙

是: 。(原文)

3、鲁肃的话表现了

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

了 ;文末

4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

是: 。请分别写出他们的意思

5、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 。 吕蒙: 。 鲁肃: 。 6、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拓展延伸。

欧 阳 修 苦 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

5

①②

③④

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太夫人:祖母 ②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③闾里:乡里 ④士人家:读书人家 ⑤文字:文章

1.文中“教以书字”中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日:“陈胜王” .2.翻译句子。 (1)

(2) 惟读书是务。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精神是 。

4.欧阳修的成才,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

6

促进他成长的原因

是 。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文常

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三、 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当.

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辞、推托 3、治经为博士邪 研.

7

究 4、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5、见往事耳 了.

解 6、蒙乃使就.学 从事 7、卿今者才略 才干和谋..

略 8、即更刮目相.看。 擦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D )。

A. 但当涉猎 ( 应

当 ) 门当户对 ( 相当 )

B. 自以为大有所益 ( 好

处 ) 多多益善 ( 更加 )

C. 见往事耳 ( 历

史 ) 往事不堪回首 ( 过去的事 ) D. 卿今者才

8

略 ( 您 ) 卿今当涂掌事 ( 您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C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 A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 A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 C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

七、翻译下列句子。

9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我难道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

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__ _______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2、(填原句)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而吕蒙开始却以 军中多务 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给吕蒙指出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孤岂

10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蒙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 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 吴下阿蒙

(看)

5、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孤”字表明孙权是三国时吴国国君,“卿

11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明孙权对部下关心爱护 且要求严格,“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表明孙权对下属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吕蒙:“当涂掌事”表明吕蒙是吴国名将。“蒙乃

始就学”表明吕蒙能知错能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明吕蒙有军人

的坦诚豪爽。

鲁肃:“与蒙论议”表明鲁肃是吴国谋士, “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明鲁肃对朋友进步十分欣喜。“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表明鲁肃非常懂礼貌。

12

6、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1)开卷有益,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

(2) 学习不可等待,不可推辞,只有不断地学习,

日积月累,才能增长知识才干。 (3)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肯定别人的

进步。 二、拓展延伸。

欧 阳 修 苦 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①太夫人:祖母 ②荻: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③闾里:乡里 ④士人家:读书人家

13

①②

③④

⑤文字:文章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文中“教以书字”中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D )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字条)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书) .只是我把书公开,慷慨出借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似乎并不相同。出自袁枚的《黄生借书说》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书信) .D.乃丹书帛日:“陈胜王”(书写) .

14

2.翻译句子。

(1) 欧阳修四岁而孤。 欧阳修四岁就成了孤儿。

(2) 惟读书是务。 只知道从事读书。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精神是 废寝忘食。

4.欧阳修的成才,除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乡里读书人家的帮助。

《孙权劝学》练习题二

(一)课内阅读理解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15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 (4)及鲁肃过寻阳( ) 2、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理解

16

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6、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A.恐已暮矣 ( ) B盲臣安敢戏君乎 ( )

C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D及鲁肅过寻阳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7

8、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不超过五个字)

9、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孙权劝学》答案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5.(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

18

可。

6.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7.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8.7、A。迟,晚 B。怎么 C。再次,重新 D。到……的时候

9.8、(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10.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11.9、年纪大 事务多

12.10、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炳烛之明:形容不能持久的光亮。)

19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