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1月 下旬刊 综述・专著 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张春红 (河北省黄骅市贾象中学河北黄骅061107) 【摘要】要突破教材对学生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要做教材的主人:既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既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做到教材资源弹性化,教材资源生活化,教材资源趣味化,教材资源人性化。 【关键词】语文教材创造性使用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 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这名话告诉我们.教材仅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但并不 是唯一的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的禁锢,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要做教材的主人:既遵 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从实际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9—02 量,要求学生广泛涉猎报纸、杂志、古诗文、名著、科普读物等课 外阅读材料等,要求每位学生阅读量达到2万字,并养成随时 来读书、随手写随笔的习惯。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总结了 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得失之后,不无启发地说:”少数语文水平较 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 书。”这正是因为做到了以上两点,其语文素养才比其他学生发 展较快。在写作韧i练方面,要注意将学生学习的视线引向校园、 社会和家庭,让学生适当接触电视、报纸和多媒体,深入工厂、 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 源。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获 得人生涵养。 农村、风景名胜、历史景观,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感悟人生。让 学生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鲜的写作材料. 教材资源弹性化 一、教材都是有开放性和弹性的.尤其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 历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学习习惯培养方面,要重视发挥 写的新教材。教材的编法、教材的结构体系、甚至教材中的语言 的运用,都考虑到开放性。根据教材的开放性,我们应积极拓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的学习氛围.使教学形成一种开放式学习的格局。学生的学 习方式应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要让语文学习成为一泓活 水.而不是局限在狭小课堂里的死水一潭。例如教授古文《石壕 吏》一课时,我首先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 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了解杜甫的(--吏》、《三别》 及”安史之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我 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上讲台来表演”听 妇前致词”一节中老妇与官吏的对话内容,模仿其人物语言、神 态和动作。这一训练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深刻体会 了官吏的凶神恶煞和老妇一家的悲惨境地。由文外到课文,由 戏内到戏外,学生既弹性化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 交流能力和探究实践能力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要开发语文教育广博的课程资源。 语文教育的外延等同于生活.要充分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地 理、历史、民族、科技、文化等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应将学生 从课堂内引向课堂外,使家庭、社会的信息流向课堂。教师运用 教材要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尝试作一个教材的建设者和 开发者.破除那种把语文教学跟语文课堂教学等同起来的观 念.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课外活动和良好的语 文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新的体系要求在着力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强化语文活动,优化语文环境,沟通 语文课堂教学同课外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和 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沟通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从而变封 闭的语文教学为开放的语文教学。 二、教材资源生活化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 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这些都是在使用语文教材中需 要发挥教师创造性的地方。 三、教材资源趣味化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发现、探 索、揣摩、推想,以逐渐了解学习语文的规律,获得学习语文的 方法。课堂上,我们要求教师不要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自顾自地 进行枯燥乏味的讲解,应给学生以舞台,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让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怀着兴致、带着疑问去主动探 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 目标。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多一点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一点 音乐,加几笔绘画,用一点教具,多一点表演,多几次互动等等, 这样一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就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了。教 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既关注学生 的主体地位,又要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培养学生的自 主、合作、探究能力,又充分发挥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教育机 智,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讲 解,别开生面的提问,精辟警策的点拨,机智幽默的旁逸,开合 自如的迁移,使语文教学具有无穷的魅力。这时课文就真正成 .了例子。 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着力培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采携鲜活生动的课程 资源 在阅读训练方面就要力图构建一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 课外”的训练体系。根据新课标要求,适度加大学生课外阅读 ''ll,l,’’'l,l,l'’''ll',''''’,,1)’’' llll 四、教材资源人性化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思 想动态,尽可能围绕学生的内在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材料展开 教学。表现在教学中可以打破教学常规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 学顺序,也可以借助作文课、实践课把合适的课外教材拿来组 织教学,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靠教 师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要用有文化品位的文质 兼美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 文教育的浓郁气氛。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情趣盎然 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阅读中度过一段美好的时 光。教师还要经常设制一些学生作品展示平台,诗歌、散文、小 说、心灵寄语,学生的作品也许文笔稚嫩、章法粗糙,但它记录 着学生跃动的青春上下求索的火花。教师要牵引学生的灵魂游 ll,l,ll l,,It.’ '' ' ’ll''ll,1), ,,,'l',' ,l,,l,,’ 己的兄弟姐妹,而且还要从生活上,最重要的是工作上去关心 爱护他们。应充分的理解、关心、照顾教职工,不能时时刻刻摆 出一副领导高高在上的样子。 (1)对于教师要多给予肯定 (2)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教师 (3)要有宽阔的心胸 作为校长,不能遇事斤斤计较,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 通的教师,相反必须要心胸开阔,襟怀坦白。此外还要敢于承认 自己的不足,对于在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教职工,不能因曾经 反对过你或者正在反对你而置之不理,该关心的必须要关心, 恩与怨要分明。总之,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作为校长要尽快转变 意识,不能用过去的方式管理学校,以情动人改变以往的思维 模式,明确自身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管理主 体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校长还要迫切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尤 其是预见力、决断力、人际关系协调力,以及掌握和运用现代管 理技术手段的能力,重塑自我。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做好中小学 的教学管理工作。 ・19・ 综述・专著 课程教育研究 esearchCourseEducationR01 1 旦! 例谈数学教 学中学生“ 最近发展区"内的主体参与 朱威 (江苏省苏州中学 215007) 【摘要】学生参与教学更多应是思维参与、自主参与、情感参与,而且提高主体参与的效果离不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设计 上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使学生能够在思维上深度参与;a-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学生自主参与;在方式方法上,更要注重学生的情 感参与。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思维参与 自主参与 情感参与 【中图分类号】G 4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 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营造一个充满 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 教学的全过程中.而数学学*-7是一种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课 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具有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 量的近期作用.还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主体参与并不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0—02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能力”最近发展区”内自主参与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教材研 究的很深、很透.掌握的题型、题量足有满满的”一缸”,为了能让 学生大开眼界.就把所有的这一缸水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注入到 学生的脑中,生怕有哪一题没讲,落下终身遗憾.于是,课堂上教 师挥汗如雨的讲,学生认真地听.飞快地记.”这些都是历届高考 只是让学生积极地举手发言,而更多地是让学生思维参与、自 和各地模拟题中相关的精彩题”.学生哪能不”参与”这个紧张的 主参与、情感参与.而提高主体参与的效果更离不开学生的”最 注入过程中呢。可效果呢?学生一头雾水,前记后忘,考到原题 近发展区”。 还是不会做。于是,学生自认为不是那块材料,教师也只好”恨 1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在认知“最近发展区“内思维参与 铁不成钢”。实质上,这种做法偏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 数学知识并非是单纯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是学 没有真正自主参与 生主体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和完善起来的,没有主体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因为学生的认知 上的积极参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能得到升迁.在教学设计上, 规律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所以为学 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挖掘其潜在的能力,设 生准备的习题难易应是循序渐进的,让学生都能够”摊上”主动 定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都能够思维参与。 参与的机会。 案例1在推导两角的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过 案例3在研究正弦函数的值域问题时.笔者设计了下列题  程中.传统的教法是把这三套公式分成三课时单独介绍、分类 组.深挖.然后再综合它们之间的联系.实际上.这三套公式是统一 例1分别根据下列定义域,求函数y=sinx的值域. 的整体.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利用一个课时就完成了这三套公 式的推导及初步应用。 ㈩∞ 詈.争㈦, ,5-】x-㈩ ㈤[2kzr+ 例2求函数j—sinX+COSX,X ̄f0,等 的值域 ’ 在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之后.学生根据已经学过 的诱导公式sineL=cos( 一 ),通过引导,即能够探索出两角和 Z .  , 的值域 例3求函数 SLrlX+COSX+Slnxcosx.x rg)与差的正弦公式,进而他们又有主动探究两角和与差的正切、 余切公式的欲望.这时,何尝不让他们尽兴一番呢?学生经过思 维的主动参与,得到了一系列公式,都感到很欣慰,尝到了自主 学生在参与例1的求解过程中.对定义域和值域的变化很 探究甜头.因为此时的学习是从学生的知识增长的需要出发.在 /g"2a" 1 其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自觉主动参与的,因此,也是最有效 感兴趣.有的学生认为 , j时,函数的值域为 ,了j.于是, 的.在经历自己的再创造,学生并不觉得公式的繁多.而是轻松 笔者就利用函数图像加以引导,学生顿悟,在此定义域内,函数 欣然接受。 例4求函数y=sirl2 X+O Sint ∈fo,争的值域 一r案例2在研究正弦函数的图像的三种变换时.传统的教法 并不单调,当 一 时,函数有最大值1,故不能只由端点处的函 要讲利用二到三节课.先分别讲述横向和纵向伸缩变换、平移变 数值来确定值域,”它也曾经辉煌过”.经过一番自我反省.而后 换,最后再讲综合变换.这样虽然详细。但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 讨论交流,学生最终彻悟了正弦值的变化规律.于是。他们就顺 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 通过对例1的研究,学生自已总结规律,提练解题方法.在 三种变换加以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一气呵成,有”一揽众山小” 此基础上,乘胜前进,鼓励他们去解决例2、3、4中变式问题,将 之感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兴味盎然,并不感到很紧张,恰 其思维逐渐引向深入。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随着对问题的 恰乐上此不疲。 不断探索、不断建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主动思考的能力也不 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关于教学计划与教学关系的论述:” 断加强,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在不断提升。 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 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认识 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 而在头脑里建构起来的数学知识结构,即作为学生头脑里的数 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 学认知结构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主动的认知活动内 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做出贡 化而来的.在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主体的自主行 献一一即使是有限的贡献.”教师设计”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 为别人无法代替,只有通过主体积极主动的智力参与才能实现. 动”,让学生思维参与,有效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每当我们致力于 ,’,,,,l'11.1111.''',,,''',’''l'l,,,’,》,'',','l, ,,l,,,l,,,'l 211" 11''l,,',,,',l,',,,',ll, ,',11t' ,l’l’ 极性.自主研究,积极参与画图、思考.总结三种图像的性质,对 利地独立完成例1中其它各问 弋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 现状一定会得到改观 动的生命激情,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给 参考文献: 予他们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美丽、新奇、灵动的世界 [1】刘克金.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整合O]冲小学电教,2009一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要有丰富的 O6 知识底蕴和文化素养,要能够跟得上学生的特色化、个性化思 [2]宋守信.创建与利用网上教育资a-库的新突破Ⅱ].中国远 想,接受学生别样的思维 程教育.2010年07期 只要教师充分意识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主旨的思 f31张步云.创设语文课堂的参与平台Ⅱ】.甘肃教育,2009年 想,灵活的运用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