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 畜牧业环境
肉牛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张原翔
(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畜牧兽医站,吉林桦甸 132417)
摘 要:不同其他肉品,牛肉蛋白高、瘦肉多、胆固醇低、3.3 采取合适的育肥方式和方法
脂肪少,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等,对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大有裨益。现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民众收入水平的提升,肉牛价格持续见好,肉牛养殖规模得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文章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当前肉牛养殖技术现状——肉牛养殖品种单一、育肥饲养方式不合理。针对技术现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选择良种肉牛繁育、注意改善肉牛管理条件、采取合适的育肥方式和方法等等。同时,就肉牛养殖前景分析,为科学养殖提升育肥效益,推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肉牛养殖;技术指导;育肥改进
1 前言
牛肉蛋白高、瘦肉多、胆固醇低、脂肪少,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等,对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大有裨益。当前,民众经济水平得到改善,肉牛养殖规模得到扩大,养殖效益得到提升。为解决市场短缺的牛肉缺口,改进养殖技术,提升肉牛养殖效益很有必要。
2 当前肉牛养殖技术现状
2.1 肉牛养殖品种单一
当前国内繁育品种,还是以当地黄牛为主,或者引进国外肉牛品种,通过杂交改良培育良种。这样培育的品种,口感上有所提升,但是培育成本高,满足不了国内养殖需求速度。当前,国内培育专用的食用肉牛品种,是很关键的一环。
2.2 育肥饲养方式不合理
随着市场牛肉需求量的提升,国内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从肉牛养殖模式来看,还是以散养为主,集约化养殖还是不占主导。此种养殖模式,疾病防疫效果差,母牛不孕率高,优质牛肉比例少,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
3 针对肉牛养殖的技术改进
3.1 选择良种肉牛繁育
养殖选择肉牛的品种很关键,这直接影响肉牛产出经济效益。在良种选择上,以1-2岁龄肉牛为主。同时,应持续做好杂交改良工作,寻找适合本地养殖推广的肉牛品种。当下,国外引进的肉牛品种,像是:西门塔尔肉牛、夏洛莱肉牛、鲁西黄牛等,均有不错的育肥效益,长势快、肉质鲜美。在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后,形成的杂交后代适合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饲养。
3.2 注意改善肉牛管理条件
肉牛科学养殖管理,是提升育肥效益的关键。良种肉牛引进后,注意隔离一段时间,一方面适应养殖新环境,另一方面从调运的应激中走出来。隔离期间,做好驱虫、健胃,留意日常变化,包括:饮食、排泄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般经2周后,可混群饲喂。混群后,加强日常管理,营造清洁卫生的养殖环境。
注意定期清洁圈舍,做好场内消毒。改善舍内通风,注意温湿度调控,营造相对稳定的养殖环境。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每天擦拭牛体1-2次,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以增强牛群体质。同时,注意肉牛适量运动,对增强育肥效果要好些。
月龄小于6个月的犊牛,考虑到瘤胃内微生物发育不全,纤毛虫数量不多,喂料上应以优质青干草、青绿饲料为主,用量每天每头2-3千克,自由采食,少次多量。同时,通知氨化麦草的饲用,用量每头0.5千克。注意饮水卫生,每天3-4次饮水。育肥前,及时驱虫,适量灌服补液盐,或者,尝试用健胃散,每天1-2次。
月龄在6-12月的育成牛,此时瘤胃微生物发育完全,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喂料上做出的调整,适量用优质干草、青绿饲料的基础上,配用青贮玉米秸秆或氨化料草等粗饲料。粗饲料的用量,每头每天用4-6千克。精料的用量,每头每天用2.5-3千克。每天用2次,饮水每天用2-3次。
月龄在12-18月的架子牛,此时发育较快,喂料应以粗饲料为主,用量每天每头控制在10-12千克。辅助用精饲料,适量增加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等饲料。可选的精饲料,有优质青干草、青绿饲料、青贮玉米、氨化饲草等等,具体用量每天每头控制在3-3.5千克。同时,每天适量饮水,控制在每天2-3次。
后期持续育肥,饲用精料的比例,可提升到50%以上。一般情况下,待到4月龄,体重在180千克。或者,待到7月龄,体重在280千克。即可上市屠宰,食用。
4 肉牛养殖前景分析
从肉牛市场缺口来看,近些年,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国内肉牛的需求量是逐年增加,而存栏量不高,预计在2020年,国内牛肉需求量会达到近八百万吨,在此每年国内牛肉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随之牛肉价格持续攀升。
此外,在市场现状的倒逼下,肉牛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农区肉牛产业长距离异地育肥模式基本退出,肉牛散养户组成合作组织开展自繁自育和屠宰加工,并与大型超市、酒店饭馆直接对接的新模式将会在农区逐渐兴起。随着牛肉价格的不断升高,肉牛资源的缺乏,牧区的草场资源丰富、养殖成本较低、消费群体较为稳定的优势将使牧区肉牛产业进一步壮大。南方的丰富的草山草坡和秸秆资源及各具特色的地方肉牛品种资源,使北牧南移成为了现实,发展南方草地养牛业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北牧南移将成为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5 体会总结
总之,今后肉牛养殖前景较好。但是,从技术分析来看,如果还以目前的状态进行肉牛养殖,其发展前景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优化传统的养殖技术,还要创新技术,多引进新的养殖技术,提高肉牛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进我国肉牛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坤.选择肉牛品种的“四项原则”[J].中国畜牧业,2015,(9):35-36.
[2]师周戈,李岩,焦光月,等.我国肉牛品种比较及影响品种选择的因素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5,(6):82-87.
[3]张军,吕汉林,刘云国,等.优良肉牛品种选择及养殖技术探析[J].当代畜牧,2016(32):40-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