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 玎℃M.July.2O07,Vo1.24,NO.4 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杨琳琳 ,李芳 ,梁健芬2 (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2.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药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O6(2OO7)O4—0008—02 帕金森病的中药实验研究较多,进展较快,笔者查 素的主要成分为异黄酮,异黄酮既有较弱的雌激素作 阅了国内外1988~2006年的大量文献,发现对单味中 用,也有雌激素拮抗剂的特点。李雪莉等[3]研究证实: 药及中药提取物主要是从中药的药理学角度进行研 葛根素对M 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葛根素 究,针对药物的有效成分,探讨其作用机制;对中药汤 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对PD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剂和复方制剂,主要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研究其对帕金 和损伤修复作用,从而避免了雌激素水平降低带来的 森病的治疗作用和减少服用左旋多巴等西药副作用, 负面影响。葛根素的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 注重作用机理的研究;并发展到中药对神经干细胞移 面:(1)葛根素可通过血脑屏障;(2)本身带有的两个羟 植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现对 基可以清除自由基,对抗氧化应激;(3)含有的异黄酮 此作一概括综述。 可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起到雌激素的替代效应,对抗 1单昧中药及中药提取物的实验研究 氧化应激,抗凋亡等。 大多是从中药的药理学角度,针对药物的有效成 丹参注射液可促进体内bel一2基因的上调,可减 分,对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少移植的神经元的凋亡,促进其存活和生长。为神经 曹非等…通过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对银杏叶提取 系统变性疾病的外科手术移植治疗提供了中医中药干 物(EGb)治疗前后帕金森病(PD)大鼠旋转行为启动时 预的新途径和新方法L4J。 间、持续时间、最高转速以及黑质细胞形态学进行观 陈建宗等 5发现枸杞子、肉苁蓉、何首乌等组成的 察,论证了白果内酯是抗凋亡的主要成分,首次发现 培补肝肾中药可以提高PD大鼠脑部纹状体DA、3,4 EGb具有防止大鼠黑质细胞凋亡作用;同时也首次通 二羟基苯乙酸(DOPAC)、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一 过PD大鼠行为学观察证实了EGb对大鼠黑质细胞的 rrr)等含量,且对黑质、蓝斑、中缝背核等神经核团有 保护作用;试验中还发现一个现象:EGb组大鼠旋转圈 一定保护作用。 数随着EGb保护作用时间延长而减少,而PD组大鼠 袁崇刚等【6J发现何首乌制剂能改善小鼠的运动, 从ld~10d旋转圈数无明显差异,故认为EGb治疗PD 使脑内DA含量得以恢复,证明其提取物对MPTP的毒 大鼠与EGb能增加多巴胺(DA)受体敏感性或增加DA 性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这可能与何 受体数量及赖受性有关,而减轻黑质细胞损伤并非主 首乌制剂抑制B型单胺氧化酶(MAO—B)活性有关。 要原因。 另外,泽泻和当归中的1O一正丁烯酸内酯有强烈 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对帕金森病可能具有保护作 的抗乙酰胆碱作用[ 。柴胡、厚朴、当归、白芍、黄连和 用。雌激素对1一甲基一4一苯基一1,2,3,6一四氢吡 甘草中有的有效成份均具有抗痉挛和降低肌张力的作 啶(MPIP)诱导的PD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 用[引。 用是比较肯定的,并且这种作用与凋亡有关 2。葛根 2中药汤剂和复方制剂的实验研究 作者简介:杨琳琳(1980一),女,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人,在读硕士研 大多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研究中药制剂对帕金森 究生,主要从事帕金森病方面的临床研究。 病的治疗作用和减少服用左旋多巴等西药副作用方 牧稿日期:2007—03一l4 面,注重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用药提 修回日期t2007—04—02 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医药信息2O07年第24卷第4期 ・9・ 人参再造丸能补肾益气,抗自由基,减轻PD的病 理损害,并对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从而改善多巴胺受体(DR)功能状态。DR广泛分布于 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能通路中,其中主要是黑质纹 状体系统。该系统中D1分布于纹状体非胆碱能中间 神经元的胞体,是突触后受体;D2则位于黑质纹状体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触前末梢,它既是突触前 也是突触后受体。纹状体DA神经元突触后膜DR结 有明显改善作用,厚朴对肌强直有作用,对震颤无影 响u 。芍药甘草汤不仅对缓解肌痉挛有作用,而且有 改善精神症状之效[16]。 3 中药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药对神 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移植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 制,为治疗帕金森病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但因中 药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了,故其应用及研究受到限 构和功能完整性是对多巴制剂或DR激动剂治疗反应 良好的必要前提,突触后膜DR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 突触前膜DA能神经元的功能状态,故人参再造丸不 仅能减轻PD的病理损害,且能增进多巴制剂等的作 用,减轻其副作用。人参再造丸与美多巴联合组黑质 TH阳性细胞及纹状体TH阳性纤维较多,进一步提示 人参再造丸与美多巴联合治疗,可充分发挥多巴制剂 的作用,避免其副作用的发生,保护残存的黑质神经元 及神经纤维,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9。9j 研究发现由熟地黄、桑寄生、枸杞子、天麻、钩藤、 僵蚕、丹参、莪术、白芍、生胆南星组成的方剂具有滋补 肝肾、通络解毒作用,可明显减少PD大鼠模型TUNEL 阳性细胞数量,对神经元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u。。。 鲍远程等uIj研究证明:抗震止痉胶囊联合细胞保 护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能部分改善PD模型大鼠 旋转行为,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增加纹状体DA 含量,降低MAO—B活性,基本符合症状治疗和保护 性治疗双重治疗方案。 震颤宁治疗PD的作用机理可能在于一方面改善 机体及纹状体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另一方面可能通 过保护神经元,延缓神经元变性坏死,而间接补充纹状 体DA含量,从而改善PD症状。在抗氧化应激方面震 颤宁优于美多巴u 。 止颤汤能改善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促进受损 脑黑质细胞修复。其机制可能在于减少自由基损害和 多巴胺(DA)分解代谢,为该药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 了实验依据u引。 颤振平胶囊能增加脑干组织中单胺递质(NA、DA) 的含量,增加利血平化小鼠的体重,增加正常小鼠的自 主活动。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未见毒性反应或死亡。 颤振平胶囊为主治疗老年颤证与西药比较互有长短, 短期内控制主要症状,如震颤、强直、少动等,中药起效 不如西药迅速,但中医药治疗可调节机体整体阴阳平 衡,气血运行,试图延缓脏腑功能衰退的进程,也可以 说是一种保护性治疗。单纯应用中药同样可使病人主 症得到控制u引。 另外,半夏厚朴汤对具有植物神经失调症状的PD 制。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原因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 的退化、死亡,导致多巴胺的水平下降所致。神经干细 胞具有早期胚胎移植特性,能够分裂、移植并在体内存 活,与宿主细胞发生神经整合;神经干细胞无轴突和树 突,保持无氧代谢的特点,可耐受离体后的恶劣条件, 因此,神经干细胞移植存活率高,有利于功能重建。此 外神经干细胞适合于目前效果最肯定、方法最成熟的 逆转录病毒的转染,便于基因操作。研究证明,在帕金 森病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已经摧毁情况下, 移植神经干细胞可部分地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中 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有很多(以帕金森病为代表)是因为 某种特定的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一些重要的 神经递质、蛋白质因子或某些重要结构的匮乏所致;因 此在成功地培养了神经干细胞之后,人们很自然地想 到利用它直接进行移植治疗,若运用自体干细胞移行 损伤神经的修复则可以避免移植排斥反应;或利用病 毒载体,携带目的基因,导入神经干细胞,将筛选得到 的体外高效表达目的基因克隆并移植。神经干细胞作 为外源性基因的载体,植入病变的神经组织,使外源性 基因在体内有效表达,以达到基因治疗的作用。在药 物治疗中,中药(如补益气血药、活血化瘀药、清热化痰 药)具有毒、副作用小,可以清除超氧自由基,对神经细 胞有保护作用等优点,并且其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也 逐步受到重视【17j。 4结语 近年来,研究证实了中药通过保护黑质细胞、提高 神经递质含量、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低兴奋性毒性等作 用达到治疗帕金森病的目的,并且有些中药对减少和 预防服用左旋多巴等西药副作用也发挥了一定疗效, 甚至已经开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深入探讨中药作用机 制。这些都说明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已不仅局限于传 统的临床观察,而是越来越重视实验研究,从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基因学角度去研究其疗效。但 目前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和疗效评定标准尚不统一,难 以客观、科学地评价,而且动物实验研究报告较少。今 后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O・ ITCM.July.2007,Vo1.24,NO.4 针对各期不同情况筛选有效药物,深入研究其作用机 [9]黄怀字,赵晓晖,黄志东,等.人参再造丸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 制,结合现代医学,利用现代科技的最新技术,研制出 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17-I阳性神经元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 高效、稳定、可控的中药制剂。 血管病杂志,2O04,2(1):35. [1O]何建成,袁灿兴,卫洪昌,等.滋补肝肾通络解毒中药对PD大鼠 参考文献: 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O03,2(5):217. [1]曹非,孙圣刚,曹学兵,等.银杏提取物防止PD大鼠黑质细胞损 [11]鲍远程,周厚广,汪瀚,等.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 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1 ̄02,99(3):217. 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学,2002,23(5):1. [2] JE.Effects 0f emogen Oil eongnition,mood,and degeneraitve [12]祝维峰,罗荣敬,周立萍,等.震颤宁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brain di ̄e.se8[J].JAM I'ham.a p∞(wash),2001,41(2):221. [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O04,21(4):284. [3]李雪莉,孙圣刚.葛根素对帕金森病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脑 [13]任守忠,于敏,王幼奇.止颤汤对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0(1):7. [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10. [4]郑鸿燕,曾水林,李涛.丹参注射液促帕金森病移植神经元存活 [14]隆呈祥,邹忆怀,韩晓军.中药颤振平治疗老年颤证临床和实验 的实验研究[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O04,12(2):1. 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6):57. [5]陈建宗,李刚,谢永宏,等.培补肝肾中药对PD小鼠模型纹状体 [15]伊藤实喜.使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经验[J].国外医 某些单胺类递质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34. 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6):33. [6]裒崇刚,白桦,阳飞昆,等.首乌制剂对MIrrP引起的小鼠PD的防 [16]松山幸孝.和汉药对L一多巴治疗中的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经验 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9):95. [J].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1,42(1):117. [7】刘德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氏病[J】.四川中医,1988,6(8):17. [17】刘红,李连达.中药及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 [8]陆振康.中西治疗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J].神经病学与神经 中国药师,2O04,7(6):421. 康复学杂志,1997,2(3):42. 惦床研究进展 耳穴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 梁洪文 ,刘春雨2 (1.黑龙江残联健民门诊,黑龙江哈尔滨150020;2.阿城市金京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概述了10多年来耳针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点刺放血、割治、埋针、贴压等治疗方法,并进一步 探讨了治疗机理。 关键词:痤疮;耳穴;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06(20Cr7)o4—0010—02 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颜面及胸背 次,7次为1个疗程。42例中,痊愈29例,显效6例, 部,多发于青春期,中医称之为“粉刺”、“肺风”,多发于 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 15 30岁的年轻女性,此病病程长,时轻时重。中医 张艳玲[2]治疗肺经风热所致的痤疮6o例,男性15 学认为耳与脏腑经络的病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5岁;病程最短1 《灵枢・口问>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奇经八脉 个月,最长5年。取穴:第一组:屏间、降压沟;第二组: 考>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之间的关系。 肺、下脚端。采用12号注射针头或三棱针,先在耳穴 1点刺放血治疗痤疮 部位上下推压,使血聚集穴部,常规消毒以后,一手固 米建平…1治疗肺胃血热上熏头面所致的痤疮42 定上耳部,一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0.2ear左右,以 例,男l4例,女28例,取肺、胃、神门、肾上腺或内分 不刺穿对侧皮肤为度,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 泌。每次选穴3—4个,两耳同时或交替施术,每日1 使出血2—3滴,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每 次交替点刺一侧耳部,双耳或两组穴位,2日1次,1O 收稿日期:2 一02—04 次为1疗程,1疗程后,隔15d再进行下1疗程。’60例 修回日期-'200'7一∞一15 中,痊愈3O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96.7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