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学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兽医病理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
正考题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动物医学2006级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五道大题,共三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阅卷人 题 分 核分人 得 分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
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35分) 1.下列哪项不符合一期愈合( C )
A 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 B 愈合时间短 C.形成明显瘢痕 D.伤口缝合严密
2.炎症的重要的标志是( C )
A.变性 B.坏死 C.渗出 D.充血
3. 以下哪种坏死属液化性坏死( D )
A.心肌梗死 B.脾梗死 C.肾梗死 D.脑梗死 4.“火腿脾”是指脾脏发生何种病变所致( D )
A.水泡变性 B. 脂肪变性 C. 透明变性 D. 淀粉样变 5.气球样变的细胞最常见于( B )
A.心 B.肝 C.脑 D.脾
6.“虎斑心”是指心肌细胞发生下列哪种病变的眼观表现( D )
A.水肿 B.细胞肿胀 C.淀粉样变性 D.脂肪变性
7.蓄积于细胞质中的脂肪滴可被下列哪种染色方法染成红色( C )
A.锇酸染色 B.H.E染色 C.苏丹Ⅲ 染色 D.美兰染色
8.光镜下判定细胞是否坏死主要观察( B )
A.细胞形态 B.细胞核形态 C.核仁形态 D.染色质形态
9.下列细胞中哪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最弱( C )
A.肝细胞 B.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C.心肌细胞 D.血细胞
10.由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复的过程,称为( A )
A.再生 B.增生 C.化生 D.机化 11.肉芽组织眼观呈颗粒状的主要原因是( A )
A.新生的毛细血管呈袢状弯曲 B.大量炎性细胞呈灶性聚集 C.成纤维细胞灶性聚集 D.感染、炎性水肿
12.凝固性坏死好发于下列器官,但除( D )之外。
A.肝 B.脾 C.肾 D.脑 13.湿性坏疽多见于下列那些器官中( D )
A.肝、胃、肠 B.胆囊、肾、胰 C.脾、子宫、肺 D.肺、子宫、小肠
14.“心衰细胞”见于( A )
A.左心衰时肺泡腔内 B.右心衰时肺泡腔内 C.肺水肿时肺泡腔内 D.肝淤血时肝血窦内 15.“槟榔肝”是由于( D )
A.肝小叶间静脉淤血和结缔组织增生 B.肝脏出血和肝细胞坏死 C.肝细胞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 D.中央静脉与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
16.禽霍乱时,肝脏表面出现的灰黄色针尖大病灶的病理本质为( B )
A.脂肪变性 B.坏死灶 C.肉芽肿结节 D.小的化脓灶 17.急性炎症时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D )
A.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B.局部组织充血水肿 C.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D.渗出物压迫、炎性介质刺激 18.在细菌感染的炎症中,最常见的炎性细胞是( A )
A.嗜中性白细胞 B.浆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19.关于萎缩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D )
A萎缩的器官均匀性缩小. B萎缩的器官重量减轻. C.萎缩器官的实质细胞数量减少 D.间质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数量减少
20.白细胞自血管内游出,在组织内作定向运动的现象称( D )
A.白细胞吞噬 B.炎性渗出 C 炎性漏出 D.趋化作用
21.淋巴结的大理石样变是猪瘟的特征性病变之一,其基本病理变化是( D )
A.化脓性炎 B.坏死性炎 C.增生性炎 D.出血性炎
22.干酪样坏死是下列哪种病的特征性病变( B )
A.伪结核 B.结核 C.Se缺乏 D.禽霍乱
23.禽的“肉髯病”是由( B )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病变
A.大肠杆菌 B.巴氏杆菌 C.沙门氏菌 D.葡萄球菌
24.猪食盐中毒脑的病理变化表现为( D )
A.化脓性脑炎 B.化脓性脑膜脑炎 C.非化脓性脑炎 D.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
25.鸡出现特征性的“劈叉”姿势是马立克氏病( D )的表现。
A.眼型 B.内脏型 C.肌肉型 D.神经型
26.鸡小肠粘膜面上出现岛屿状隆起、梭形、枣核状溃疡是发生( C )
A.霍乱 B.禽流感 C.新城疫 D.鸡白痢
27.鸭头颈肿大,皮下水肿,胶样浸润,皮肤出血,俗称“大头瘟”,其病原因素是( D )
A.鸭巴氏杆菌 B.鸭大肠杆菌 C.鸭肝炎病毒 D.鸭瘟病毒 28.“绒毛心”见于( B )
A 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出血性炎 D.化脓性炎 29.慢性炎症病灶内最常见的炎性细胞是( A )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肥大细胞 D、嗜酸性细胞
30、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 A )。
A、癌 B、肉瘤 C、母细胞瘤 D、黑色素瘤 31.上皮样细胞是由( D )细胞演变而来
A中性粒细胞 B 酸性粒细胞 C碱性粒细胞 D 单核巨噬细胞
32.肾贫血性梗死的本质是( B )
A液化性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脂肪坏死 D肝性坏疽
的肺脏病变属哪种肺炎
化脓性肺炎 纤维素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浆液性肺炎
34.猪霉形体性肺炎时,肺脏的病变为( A ) A.胰样变 B.肉变 C.肝变 D.褐色硬化 35.禽的“白冠病”是由( C )感染所引起的。
A.大肠杆菌 B.球虫 C.卡氏住白细胞原虫 D.葡萄球菌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2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肝细胞脂肪变性发生的原因为( ABC )
A.脂蛋白合成减少 B.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C.脂肪酸氧化障碍 D.脂肪显现
2.蜂窝织炎是指( A )
A.疏松组织的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 B.体腔大量脓液蓄积 C.粘膜的浆液、粘液渗出 D.粘膜表面大量纤维素渗出。 3.光镜下,传染性肉芽肿内可见( ABC )
A.干酪样坏死 朗罕氏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白细胞
4.下列哪些渗出成分对抗炎有利( ABCD )
A.血浆渗出 B.纤维蛋白原渗出 C.中性粒细胞渗出 D.单核细胞渗出
5.化脓性炎的镜下变化为( BD )
A.有大量红细胞渗出 B.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 C.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结节状病灶 D.有组织坏死、液化
6.非化脓性脑炎时脑实质中胶质细胞的变化有(ABCD )
A.胶质细胞结节 B.卫星现象 C.噬神经元现象 D.管套现象
7.下列疾病中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的有( AC )
A.新城疫 B.鸭浆膜炎 C.猪瘟 D.猪链球菌病 8.禽硒或/和维生素E缺乏的主要病变有( ABD )
A.胰腺萎缩与纤维化 B.渗出性素质 C.桑葚心 D.脑软化 9.下列疾病中表现出间质性肺炎的有( AD )
A.猪喘气病 B.猪瘟 C.猪肺疫 D.猪蓝耳病 10.仔猪副伤寒结节含有那些细胞成分( A )
A 增生的网状细胞、浸润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白细胞 B增生的肝细胞和淋巴细胞 C增生的网状细胞和残存的肝细胞 D浸润的大量中性白细胞
11.下列病变中易出现心内膜炎的疾病有( AC )
A.慢性猪丹毒 B.慢性猪瘟 C.慢性猪链球菌病 D.猪慢性副伤寒
四、判断题:(正确划“ √”,错误划“×”,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亚急性猪丹毒以皮肤疹块为特征。( √ ) 2.猪蓝耳病肺脏病变是间质性肺炎。( √ ) 3.坏死是指动物生命活动的终止。 ( × ). 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脏病变是间质性肾炎( √ ) 5.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并伴有功能的增强,称为肥大。 ( √ )
6.以间质结缔组织增生为主的炎症称为普通增生性炎症。 ( √ ) 7.机体各组织都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以修复各种因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 )
8.皮下和肌间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脓肿。 ( × ) 9.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 × )
10.苏木紫伊红(H、E)染色组织切片,钙盐为红色、水肿液为蓝色( × )。
11.渗出液是指富含蛋白的液体,不包括细胞成分。 ( × ) 12.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 ( √ )
13.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器官体积增大,都称为肥大。( × ) 14. 禽霍乱的病因是沙门氏菌感染。 ( × )
15.成年动物VD缺乏、钙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会导致佝偻病。( × )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试述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5分)
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归纳为①扩张血管作用(组胺、缓激肽、前列腺素和NO等);②增加血管通透性(组胺、缓激肽、C3a和C5a、白介素三烯C4和D4、PAF和P物质等);③趋化因子(C5a、白细胞三烯B4、细菌产物和阳离子蛋白等);④引起发热(IL-1、IL-6、TNF、PGE2);⑤引起疼痛(PGE2、缓激肽);⑥导致组织损伤(溶酶体酶、氧自由基、NO)。
2.列举至少5种有明显肝炎病变的疾病。(主要是畜,禽至少2种病毒性疾病,1种细菌性疾病和1 种寄生虫性疾病)(5分)
禽病毒性肝炎、犬病毒性肝炎、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禽霍乱、猪蛔虫、盲肠肝炎(组织滴虫病。
3.急性猪瘟与急性猪丹毒的剖解病理变化区别?( 5分)
①两者在急性时,体表都可见红斑,猪瘟为出血性红斑,指压不褪色,猪丹毒为充血性红斑,指压褪色。②淋巴结:猪瘟是被膜下及小粱的出血,故切面呈大理石样,猪丹毒多是点状出血。③肾:猪瘟是在贫血的基础上发生斑点状出血呈火鸡蛋外观,猪丹毒的肾淤血有散发点状出血,无大理石样病变。④脾:猪瘟的脾一般不肿大,边缘有暗红色梗死灶;猪丹毒的脾肿大,樱桃红色,不见梗死灶,白髓周围有红晕。⑤胃肠道:猪瘟的病变主要在大肠,有时可见纽扣状溃疡,猪丹毒的病变在胃和十二指肠,主要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
4、纤维素性肺炎红色肝变与灰色肝变的镜下病变。(5分)
纤维素性肺炎红色肝变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充满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混以不等量的红细胞和少量肺泡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纤维素性肺炎灰色肝变期肺泡壁毛细血管被渗出物而致病变肺组织呈贫血状态,肺泡内渗出的纤维素数量迅速增加,中性粒细胞渗出也明显增多,于是进入灰色肝变期。在灰肝变期,小叶中隔、血管与细支气管周围、结缔组织、特别是淋巴管,为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所扩张,淋巴管内常有纤维素凝栓。
五. 论述题(本题8分)
肠型猪瘟与肠型副伤寒肠道溃疡的眼观病变之区别。
肠型猪瘟在结肠和盲肠内产生粘膜溃疡和“扣状肿”,为本病的亚急性期于慢性期的特征病变。这些病变始于环状出血和坏死,坏死主要局限于粘膜梗死区或淋巴滤泡坏死的粘膜。固膜性炎灶中心坏死区色黄而干燥,周边由坏死上皮、细菌和渗出的纤维素组成的轮缘,炎灶隆起高于周围的粘膜。肠型副伤寒肠道溃疡病变主要在回肠和大肠,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固膜性炎。局灶性病变是在肠淋巴滤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是淋巴滤泡髓样肿落粘膜上留下圆型溃疡。溃疡底部平整,表面被覆坏死组织,周围呈堤状隆起,此即副伤寒滤泡溃疡。弥漫性固膜性炎,主要表现在肠粘膜深层的坏死性炎和出血性炎,坏死组织呈污灰、黄绿色、干固、龟裂、脱落。后期肠壁增厚、变硬,似皮革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