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导论
管理经济学:通过经济学理论与决策科学理论,改进企业的管理决策 企业的目的:短期利润最大化,长期企业价值最大化 工商利润: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去机会成本
边际利润:对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就得到边际利润
d dQ,当边际利润为零的时候,总利润最大。
作业 P24-3
第二讲 供求与供求理论
需求与需求量
第三讲 需求分析与需求估计
3.1需求的价格弹性
Ep=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
dQ/QdP/P= —
PQ·
dQdP
弧度弹性价格:ED = —
Q2Q1P2P1·
P2P1Q2Q1
边际收益MR=P(1-1/ ED) 3.2 需求的收入弹性
Er=(△Q/Q)÷(△I/I) 3.3 需求的交叉弹性
Exy=(△Qx/Qx)÷(△Py/Py) 作业P44-5
第四讲 生产理论
当边际产出等于平均产出时,平均产出达到最大
最佳投入量:边际产量收益=边际成本支出 即MRP=MFC N总投入品:MP1/P1=MP2/P2=MP3/P3 P110-2 P111-6
第五讲 成本分析
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最低 边际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 2009级MBA2班
第六讲 完全竞争
6.1 完全竞争的6个条件
产品同质;买卖双方人数众多;市场自由进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经济运行主体具有完全信息;交易双方在市场进行选择时,价格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6.2 完全竞争的几个特点
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单个厂商无法影响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产量是厂商唯一的决策变量 MR=MC=P 均衡点:ATC=MC 停产点:AVC=MC 6.3 完全竞争的不足 超额利润为零
产品无差异化,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第六讲 垄断竞争下的厂商行为
6.1 垄断竞争的定义
厂商基本自由进出,直到经济利润为0;没有一家厂商有明显优势; 每家厂商的产品略有差异;厂商的决策独立,追求利润最大化 6.2 垄断竞争的几个特点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价格弹性较大,厂商选择价格的空间有限 长期下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6.3 最优的广告支出
贡献毛利 MPC=P-MC 广告边际成本MCA=△AK/△Q (K是广告信息A的单位成本) 最优广告支出 MPC=MCA
AK/PQ=(P-MC)/P * EA 即广告密度等于毛利率x广告弹性 广告密度决定于两个因素,即毛利率和广告弹性
第七讲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行为分析
7.1 完全垄断的定义
只有一家厂商生产某种产品;没有紧密的替代品;
不存在与其它竞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存在相当高的进入壁垒 7.2 完全垄断根据不同市场结构的三个特征决定 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异程度;进出难易程度 7.2 完全垄断的特点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 2009级MBA2班
垄断的需求:p=a-bQ 边际收益dR/dQ=a-2bQ 斜率的两倍关系 短期内厂商可能亏损:P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则停止经营
长期内均衡条件:MR=SMC=LMC SAC=LAC 垄断厂商并没有在LAC的最低点生产 7.3 勒纳指数
LPMCP1Ed(L的范围:0~1,L越大表示垄断力越强)
L=0:P=MC,完全竞争
第八讲 寡头垄断与策略行为
8.1 古诺模型---双寡头竞争
古诺均衡---非合作均衡
求得企业1和企业2的边际利润函数; 令边际利润为零,求出两个反应函数 根据两条反应曲线求得Q1与Q2 8.2 斯坦克伯格模型
企业1为领头者,企业2为尾随者
求得企业2的边际利润函数,求得Q2与Q1的关系 求得企业1的利润函数,函数用Q1表示 求得企业1的边际利润,求得Q1与Q2 8.3 伯特兰竞争(价格竞争) 8.4 价格领导制
小企业根据大企业的价格销售产品 大企业的需求是小企业的剩余需求 8.5 卡特尔串谋
串谋是一个集体理性解,但是实际上是很难达到了,比如OPEC
第九讲 博弈分析与策略行为
单方面最优用决策,共同最优用博弈 囚徒困境 那什均衡
子博弈精炼,即使全局意义上的那什均衡,也找不到对策
子博弈完美那什均衡的两个条件:对整个博弈来说,它是一个那什均衡;对于任何一个子博弈来说,它都是一个那什均衡。判断条件是逆向归纳法。
第十讲 定价方法与定价分析
10.1加成定价法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 2009级MBA2班
类别 一般加成定价P=AC(1+П) 法 加成定价 垄断下的加成定价 10.2歧视定价法
类别 一级歧视定价 全部消费剩余 不同段不同定价,主歧视定价法 二级歧视定价 要是公用事业 不同市场不同消费三级定价 者,不同价格 MR1=MR2=MC 高于统一定价 差别定价所得的利润 定义 市场完全细分,获得 计算方法 注意事项 数 P=MC x (111/|Ep|定义 计算方法 注意事项 垄断;需求弹性大于1;弹性越大,价格越低 边际成本上加一个成) 10.3固定比例的产品联合定价
类别 固定比例的产品联合定价 定义 两种产品产量成比例 即边际利润为零 均大于零 计算方法 总的MR=MC 注意事项 两个产品的边际收益 当两个产品中有一个的边际收益低于零时,应去其等于零时的产量,多余的产量扔掉。这个是考试的重点。也就是根据MR=MC解出Q出来以后,其中的一个MR2可能小于零,这时候用MR2=0可以求得另外一个Q2,可是的Q2才是销售量。
第十讲 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 2009级MBA2班
***几种市场结构小结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程度 进出难易程度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 很低 无差异 很容易 水平的 等于边际成本曲线 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提短期均衡 高产量;价格低于平均成本,降低产量 垄断竞争 很低 略微差异 很低 向下倾斜的曲线 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提高产量;价格低于平均成本,降低产量 MR=SMC=LMC 均衡点(长期) P=MR=LMC=SMC=LAC=SAC MR=MC MR=MC SAC=LAC (LAC不一定最低点) 停产点 P=AVC 厂商无超额利润 其他特点 产量是唯一决策变量 厂商选择价格空间有限 dR/dQ=a-2bQ 勒纳指数: 最优广告支出: 古诺模型:求两个反应MPC=P-MC 函数。 MCA=△AK/△Q 其他公式 MPC=MCA AK/PQ=(P-MC)/P * EA 波特兰价格竞争。 即广告密度等于毛利率卡特尔串谋 x广告弹性 P=MC x (111/|Ep|LPMCP1Ed寡头竞争 较高 或有或无 高 就是市场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 很高 唯一无替代品 极高 短期内也可能亏损 P=AVC 厂商无超额利润 P=AVC P=AVC 垄断的需求:p=a-bQ 边际收益则为 (L的范围:0~1,L越大表示垄断力越强) L=0 为完全竞争 定价公式: ) 斯坦伯格模型:求跟随者的反应函数。
备注:以上红字部分是老师提的“重点”,老朱说考试形式和期中考接近,大部分内容出自于同学的PPT。 祝考试顺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