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物理知识点(一)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 {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 {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Δ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
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见第二册P178)/日光灯(见第二册P180)。 安徽高考物理知识点(二)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 ;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纳高压输送电能能够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
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依照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 (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与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P193)、 安徽高考物理知识点(三)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力是相互的。
2、力是矢量(什么叫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
5、力的分类:依照产生力的原因即依照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依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力的效果:(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2)形变。 7、力的拓展:(1)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产生加速
度;(3)牛顿第二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 二、常见的三种力 1、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3)大小:G=mg,可用弹簧秤测量。 两极引力=重力(向心力为零)
赤道引力=重力+向心力(方向相同)
由两极到赤道重力加速度减小,由地面到高空重力加速度减小。
(4) 作用点:重力作用点是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重心的测量方法:均匀规则几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2、弹力
(1)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
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
(4)大小:弹簧弹力大小F=kx(其它弹力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①K是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②X是相关于原长的形变量。③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5)作用点:接触面或重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