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以致用,让生物学走进生活 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念 史佳琴 (苏州新区第一中学,江苏苏州 215011) 摘 要:生物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 而这类食品所用的油往往是反复循环利用的。多次使用的高温 用,更好地指导生活与实践。本文阐述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充 植物油,烧焦的或油炸过火的食物中都含有苯并芘.这也是一 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生活观念的问题。 种重要的致癌物质。吸烟是人体摄人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 膳食观念食品安全观念抗 之一,从香烟的烟雾中可分析出20多种化学致癌因子 少数学 生素观念低碳消费观念 生由于好奇心强、模仿别人等抽烟甚至引起烟瘾,要明确告知 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由此引导学生 据报道,睡眠不足,营养不均衡或营养过剩、超重等已经 远离烟草,拥有健康。一直以来,食品卫生和安全都是大众广 成为中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 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健康的食品观 的希望,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都会 念对中学生的现在乃至将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产生深远的影响。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与人们 3.由病毒、细菌及免疫调节。引入规范使用抗生素观念。 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在平 生活中病毒和细菌随处可见。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结构 时的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材 营寄生的生物,给人类带来许多危害,许多学生都知道疾病 料。使理论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培养学生科学、健康的生 大多由病毒、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所引起, 活观念,对他们现在及今后的健康生活有所启迪。 但在感冒发烧时往往按照固定模式.自行吃退烧药和高频 1.由生物体中的化合物和营养物质的利用。引入科学、健 率使用抗生素。有的学生即使去医院就医也喜欢让医生直 康的膳食观念。 接开抗生素、希望药到病除,及早康复。在教学中可要求学 在生物体内.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我们常 生通过学习分析常见疾病的原因,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 说:“水是生命之源。”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没有 不随意滥用抗生素,形成对症使用的观念。抗生素滥用导致 水就没有生命。但是,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许多学生喜欢饮 的细菌抗药性现象十分突出,如果我们不改变用药的习惯, 用果汁、含糖饮料,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以及奶茶、咖啡等。 长此以往,体内的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时间一长,同类的 这些习惯直接导致学生对糖分、咖啡因等过量摄人,造成青少 抗生素就对这些细菌无可奈何,只能应用高级别的药物。这 年肥胖率居高不下。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给学生强调喝白开 样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其实人体自身有 水的好处.保证人体中水和电解质代谢的平衡,将代谢废物排 三道免疫防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特别是第三道防 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生命中各项代谢活动正常进行。建 线.其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够帮助人体 议学生每天多喝水,坚持适时喝白开水,不要感到口渴再喝;在 挑战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不要一生 夏天出汗较多时和运动后最好喝淡盐水,既补充水分,又补充 病,就立即用最贵的、自认为最好的药物,而应该观察病情 无机盐,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或及时就医,按医嘱安全、规范用药。同时,平时应当注重体 2.由基因突变和癌变,引入食品安全观念。 育锻炼,增强体质。 基因突变是指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导致基因上的碱基 4.由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引入低碳消费观念。 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最终可能导 地球是人类的唯一家园,通过自然界万物的不断更新演 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细胞癌变是由致癌因子等导致的原癌基 化.才形成了当今欣欣繁荣的家园。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对自 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累加而造成的。生活中常见的亚硝酸、 然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超过了地球承受范围;工业化的发展, 黄曲霉素等都是化学致癌因子。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在讲 人口的倍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加速等,不断在影 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入生活实例,告诉学生黄曲霉素是引起胃 响着人类生存的家园。当前,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El益频繁的 癌,肝癌,食道癌的罪魁祸首,它是由发霉的粮食,花生所长出 自然灾害:面积庞大的冰山13益减少;淡水资源日益枯竭和受 的黄曲霉菌产生的。亚硝酸盐可导致食道癌和胃癌,它存在于 到污染,饮水资源短缺;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以致来不及掩埋等, 腌制食品中。咸菜、咸肉、酸菜等都含有亚硝酸盐,腌制的食品 这些将对地球造成更多的负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重生活、 应少吃为宜。很多学生非常喜欢吃小摊上的烧烤,油炸类食品, 学习的细节,形成科学、低碳的生活方式。例如,出行尽量步行 察到的现象、掌握的知识也一并留在了实验室没有带出来,试 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分组实验 想.这样的实验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呢?另外,很多学生在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就会为学 结束以后.匆匆地把实验药品和器材简单地放置一下就离开 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每一个生物教师都要在 了实验室.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其实,在实验操作结束 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分组实验的开展,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 以后.同样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实验结束以后,教师要培养学 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的习惯,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 解之处拿出来思考探究,使实验效果在实验结束以后获得巩 参考文献: 固。另外,在实验结束以后,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整理实验器材 『1]孙正华.高中生物分组实验刍议[J].实验教学与仪器, 的习惯.把每一件实验仪器和装置都物归原位,这种看似不重 2008(Z1). 要的小细节在很多时候往往决定着事情的结果。 『2]崔凤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才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很多能力和特 法『J].中学生物学,2008(03). 长往往都是在高中阶段形成的。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和科技的 『31冯军.浅析高中生物分组实验中的自主学习[J].中学 进步,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O). 143 ■墨 网络环境下的 【同 中生j 物教学策略 姜 松 (抚宁二中,河北抚宁066300) 摘要: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 作者根据本校的教学环境和软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时高中 生物网络教学的策略作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究。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中生物教学 网络教学策略 在全国各地的校园网建设热潮中,教育部下达了关于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校园网在教学过程中 合理有效地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 法、教学手段,而且将会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 因此.在校园网建成之后.推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其 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的 学习中,成为各学校研究的热点。同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 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明确了高中生物学科作 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计划.同时将信息技术列入 必修课程。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我校的教学环境和 软硬件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与 所从事的高中生物选修和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及研究性学 习的指导相结合,对高中生物网络教学的策略作了一系列 有益的探究。 1.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 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 件或者精彩的flash动画、影音视频文件,创设情景交融的科学 家探究情境和科学意境。则有助于高中生物课堂中探究性教 学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进入角色,在情趣 盎然中展开对知识的探索。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实验教 学和管理的形象、高效、流畅性。 要改革传统的填鸭式实验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大储存 量、多端口适时共享等特点,建立实验室信息动态管理系统。 如实验器材设备、实验药品的储存消耗量、各种申请登记表 格等都有实时更新,并有完整记录和备份。通过计算机互联 网络体系.实验教学的观念能快捷地流通、渗透、互相影响, 更好地协调各教师的实验教学行为。实验室的工作方式也发 生了变化.实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体系和终端 设备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给实验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 多便利。 4.利用多媒体,情景再现科学探究,增加教材实验。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所有的教 学内容都配有实验,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部分重难点内容 教材中没有安排实验.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突破重点、难点. 老师在教学中必须介绍科学家们的一些探究实验:细胞膜的 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质的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探究,物质 进出细胞膜的方式的探究.等等。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只能通 过画图、挂图、讲解方式介绍此实验。细胞本身已很微小,要 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 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当前,许多教学基本功 竞赛、公开课、示范课、研究性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都以信 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作为切人点、亮点和突破口.以增强 教学效果,高中生物学科也不例外。 高中生物新课标颁布以来,新课标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生物知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抽 象,很多知识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因此仅依靠过去的挂图和 模型是不够的,也很难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这些都影响着教 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整合信息技术后, 这些问题则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2.信息技术与课堂探究性教学相结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家通过科学探究来研究生命问题、解释生命现 象,并最终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数据、结果,得出了许多重要结 论。传统教学方法强调对结果的记忆,而不强调对过程的思 考。探究性教学注重以学生为出发点.强调学生通过独立思 让学生搞清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仅凭传统方法就比较困难.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模拟,创 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共同探究规律, 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 相适应的,如何理解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本节课的难点。用 flash模拟生物学经典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的实验来调动 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经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发现蛋白质 分子具有流动性。教师再展示磷脂分子的旋转、互换、跳层等 运动,使学生仿佛亲临微观世界,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细胞膜的 结构特点。 5.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考和自主实践,通过与科学家类似的科学探究活动获取科学 知识。 如何顺利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顺着科学家的思维 进行探究呢?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信息技术课 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离开房间随手关灯;纸张正反两面使 用;发贺卡采用电子邮件贺卡;夏天室内空调调高一度:垃圾分 类堆放;废物循环使用,等等,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以 实际行动关爱地球,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教学内 容不仅仅是希望学生记住专业知识通过考试,而是需要学生 144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实时的测量、数据处理、图像 处理等工作,这就使基本的科学实验具备了新的内容,突出了 现代化测试手段和方法的应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例如:高中《光合作用》的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氧来源的两个假设,充分利用计算 机模拟的科学史上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科学研究 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科学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最有效地教与学是教师 努力追求的目标。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并不是 在学习中联系日常生活,将所学知识内化,形成科学.健康的 生活观念,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 人。生物教师,要把生活源水引入生物教学,让生物教学走进 生活,将所学知识用来指导实践,这既是教师教学追求的过程 性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达到的终结性目标.真正体 现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