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Lesson_1_Hello教案

Lesson_1_Hello教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课题 Lesson 1: Hello 课型 授新课 课时1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 Hello或 Hi 来打招呼。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 What’s your name? 来询问姓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爱无国界”的思想教育。 重点 难点 对话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㈠ GREETING ⒈ 用 “Hello”向学生问好 ,告诉学生要用“Hello”或 “Hi”回答。问好语练习4次。 ⒊ 同学之间结组用Hello和Hi互相问好。 ㈡、Introduce “ English’’ And Three Characters ⒈This term ,we’ll study a new subject “English”, I hope you all study hard . ⒉ 看课件介绍“ LiMing 、Jenny And Danny ” LiMing:Hello . My name is LiMing .I live in China . Jenny :Hello . My name is Jenny . I live in Canada . Danny : Hi . My name is Danny. 学生跟读并用“ My name is …”介绍自己 。 不同国界的孩子将成为好朋友,他们要陪伴我们度过小学阶段以后的四年 。同时把China 、Canada 写黑板上。 ㈢ 播放歌曲 ABC 稍做休息 ㈣ 情景学习《教科书》:L1 N2 看课件,先让学生猜,然后理解 Danny、 Jenny、 LiMing 对话的意思。 学生自由结组和教师一起练习下面询问对方姓名的对话: A: Hello, My name is … . What’s your name ? B: My name is … 学生分组上台表演对话,对于表演好的要以掌声鼓励。 ㈤ 课堂小结 我们向别人打招呼时用 Hello 或 Hi , 询问某人的姓名时, 用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㈥ 结束课堂 教师说:“ Good-bye﹗ ”或 “See your later﹗ ” 让学生也说同样的话。

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8-9页

教材分析: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由于本节课计算学习比较简单,所以在问题情境中设计了比多、比少的表述。教材通过两个画面呈现了小强和小花交流收集邮票的情境,在他们的对话中用到了“比多”、“比少”等语言。先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了解情境中反映的数学信息,接着提出“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计算”的要求。

学情分析: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两个人对话”的内容,必要的话,可请学生做角色表演。交流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时,要对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进行指导。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在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三位数简单加减计算的过程。

2、会计算不进位和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

3、能积极参与提问题的活动,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会计算不进位和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

情境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过的三位数的出示口算题,让学生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引出本课内容。 二、不进位加减法

1、师: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的计算方法,也都很准确,小强和小花收集了很多邮票,想让你们根据他们收集邮票的数据进行数学练习,愿意试一试吗?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从图中了解的情况,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3、请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自己试着计算并解,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和解决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将笔算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笔算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 4、提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给予鼓励。 三、练习巩固

1、9页第一题:知道学生读懂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信息,然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9页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3、9页第三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重点让学生说一说500元够不够的理由是什么。

(3)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注重谈计算结 果和自己刚才估算的结果有多大差距,从而体验估算的意义。 四、联系实际应用

1.让同学们自编数据互相提出用加或减的口算问题,并口算。(以同桌、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算法,只要合理,老师给予肯定,尊重学生有个性的思维方式,不强求方法统一。 2.挑战赛。

采用组内互相挑战,比一比谁的方法算得快,或组与组之间互相挑战,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算得快。

3.让学生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感受与收获,谈一谈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这些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