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源素质下降的现实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实践与探索EXPLORATION生源素质下降的现实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文/何 强 郭霄斌笔者学校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改基础上,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课程设置改革入手,深入研究技术教育现阶段的特点,探索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现将车工专业的教改思路、课程设置情况介绍如下。是必须面对的事实,也是对教学影响最大的不利因素。尽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在不断改进,对学生而言,内容仍显多、杂、深。有些科目虽然进行了一体化合并,但教学要求更高了,内容更杂了,学习难度更大了,使因人施教的目标难以实现,从而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一点学习的兴趣。综合以上情况,学校才推出了“强技能,重基础,突出特色”的教学理念。3.教学陈旧、死板车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目前的教学仍重理论,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连贯性,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灌输的状态,忙于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既学不好理论知识,又耽误了技能实习。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适应当前技术教育的发展目前课程设置不能只注重传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考虑到生源的状况和社会需求。我国近年来对课程的设置只是进行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总体趋势是合并课程,减少学科的学时,特别是近几年,人为地把几门课程合在一起,只是课本一体化了,存在教材砌块堆积的现象,课程减少、偏难、不连贯,使基础不是很好的技术院校学生学习更加吃力,很难达到培养目标。2.教学内容落后,不能因人施教近几年来大学扩招,技术院校生源整体水平下降,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分制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以此作为学生评先树优、推荐就业的依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遵章守纪的积极性,也能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2.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1)坚持不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90后技校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特别是他们在初中时都是所谓的“差生”,且素质普遍偏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卑心理。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90后技校生树立自信心,正确面对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要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新生活、新起点”教育,以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新生活”即要求学生入校后要适应学校的寄宿要求,学会生活自理,性格方面要自立、自强,重新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新起点”即学校无差生,对所有的新生都一视同仁,所有的新生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以重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又如平时可以召开一些关于自信心方面的班会,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培养自信。(2)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两年的在校学习。90二、改革的指导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后技校生对自己就读的专业很迷茫,特别是对一些觉得自己可读书可不读书的学生来说,全面了解专业,清楚自己必须掌握的知识,明白自己学习本专业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对90后技校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能在每个阶段给学生以指导,一方面能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前景是什么,有明确的目标,生活得有意义;另一方面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填充自己的专业知识。(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针对90后技校生的特点,学校必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眼界、体验人生、提高自我。如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了解时事政治;又如开展晨会教育活动,由教师对最近发生的时事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技工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了解技校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管理途径,努力为社会培养“会做人、会做事”的技术能手。(作者单位: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OCCUPATION2012 02

11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EXPLORATION实践与探索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以高级技能人才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实习能力为评价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即“强技能、重基础、突出特色”。思路是,使基础差的学生多学技能,联系实际学习技能,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教。5.改革的实施(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首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现状,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实行技能加强班的模式教三、改革的原则1.原则(1)与当前生源状况相适应,加强技能,满足岗位需求。(2)优化课程设置,体现技能特色。(3)围绕着“教给学生的应该是他们将来最需要的”宗旨,强技能、重基础,突出特色,体现实用。2.目标经过技能加强班学习培养,学生应有扎实够用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学。其次改革教学思路、方法和内容。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破知识要系统、连贯的束缚,突出实用原则,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回到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道路上。(2)适应改革,编制辅助教材。根据上述目标的要求,确定专项教学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评估标准。其原则是,要有必备的理论应知课,突出技能应会课。以统编教材为蓝本,依据教学大纲,组织编写相应的辅助教材,笔者学校编制的教材有《车工工艺与实训》。(3)培养一体化教师,为教改提供保障。一体化教师是本次教改的关键,决定了教学改革的质量,为保证教改四、改革的思路和步骤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1)应会专业课采用一体化教学,开设车工工艺、车工实习、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等课程,对应会知识的学习应偏重于知识的运用,而不必追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关键是在实习技能训练中用到什么学什么。(2)应知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以“够用”为度,只开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3)每周三下午,对学生开设第二课堂,设立选修课程,让有能力学、愿意学的同学选修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4)增加课外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假期开设技能提高课,联系对外加工业务,为那些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提高的机会,与企业进行零距离的接轨,便于学生了解企业,适应工作环境。2.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会课采用一体化教学,大量增加实习课时,加强技能,有机结合应会专业理论课,用什么知识就学什么内容,灵活又方便,做到真正的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重视基础较差的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良好的氛围,使他们能轻松学习。3.考核办法的改革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考核,增加平时课题测验,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40%,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也便于老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期末考试占60%,主要考核应知专业基础知识和应会操作实习。4.强技能、重基础、突出特色从下表可见,笔者学校技能加强班实习课学时明显增多,理论与实习之比为1:2,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促进理论与实习结合,体现技能加强的原则。总的的实施,笔者学校制定了一体化教师奖励方案,增加了一体化教师的课时,引入了考核激励机制,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知识,更新观念,保证了教改顺利进行。车工三年制专业 (技能加强班) 学期时数序号第一学年课程第一学期理论910+(10下)2下*52下*6442下*104(4)42(6)(2)42(4)(2)实习18第二学期理论1010+(10下)2下*2下*4642下*104(4)实习20与企业联合教学社会生产到车间综合练习14周2周2周2周15周3周实践19076(152)7638(192)(76)5704805101501200203520354040380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总学百分第三学期第五学期时数比第四学期第六学期周数公共课12345678910111213政治体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就业指导技术课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学公差合计技能课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毕业鉴定合计理周学时论课门数1415161738240合计1710  注:①实习、工艺、制图、公差在实习教室进行教学,基础理论课为考查课,文化理论课为选修课,政治、体育为必选课。 ②政治、体育、微机课利用上早班时下午休息时间(15:30~17:30)每天上课。  ③基础理论课利用上中班时上午休息时间(8:00~11:50)上课。(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118

OCCUPATION2012 0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