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 现代教育技术 Vol. 22 2012 2012年第12期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12
“云时代”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探讨
姚丕荣
(宜宾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无论在数量还是在使用效率上都远跟不上硬件设施的建设;就其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值得探讨。通过大量查阅许多专家的相关研究并结合近年来对部分学校的调研发现,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专业人员而没有充分调动其他普通学科教师的积极性是其主要原因。只有当教学资源能做到共建共享才能解决在建设数量和使用效率上的提高,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将为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搭建了新的教育教学服务平台。
【关键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云时代;建设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112—03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几万甚至几千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终端接入“云”,按各自的需求进行存储和运算。[1]云计算是分布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虚拟化、实用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面对的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核心是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2]
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IT技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单一的网络服务器设计模式下,随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信息量的倍增而产生许多矛盾,比如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获取成本高、二次开发困难、建设过程专业化等。云计算的发展和实现可能会为解决教学资源在建设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帮助。
但是,“云时代”还在发展初期,未真正到来,所以先把从现行的互联网系统与服务器加终端为主到真正实现“云”之前的过渡期称之为“前云时代”。在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我们需要反思和总结网络服务器时代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现在的“前云时代”和即将到来的“云时代”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发展。
1 资源平台建设过于专业化
目前,阻碍教育信息化普及的重要因素在于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过于专业化,比如精品课程网、教学资源数据库等的建设和维护只能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或专职技术人员来完成,对于多数普通学科教师和学生而言只能下载资源,这样就形成了少数专业人员建设难以满足多数师生需求的局面。如何解决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境是目前教育行业亟需考虑的问题。
同时,对资源的更新也需要比较专业的技术,精品课程的负责人不一定都能完成网页的更新和维护,而网络技术人员对各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也不可能都精通。目前在许多高校,许多教师并不习惯使用官方或单位搭建的资源平台,反而在个人家用计算机上使用Serv-U来建立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原因就在于使用Serv-U建设的教学资源在限定用户权限及使用的空间大小等之后。无论是教师个人在远程对资源的读、写、删除还是学生远程的下载和上传,在操作上与在Windows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器完全一样只需要简单的而非专业的信息技术。
2 教学资源的使用率低
许多时候,在讨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时,总是太多的提到硬件资源的建设问题,比如校园网的带宽、服务器的多少等;但近年来通过对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的我国西部地区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调查发现: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太低是西部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本来就有限的资源没有充分地利用,信息化课时覆盖率只有2%~5%,也就是说,在西部地区95%以上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是这样的传统模式:一张黑板、一只粉笔加上一本教材、一本备课本。[4]
出现教学资源使用率很低的现象除西部外,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有的学者认为:教育行业中投资
一 目前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效率问题
目前,我国自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以及许多学校建设的精品课程网、教学资源库等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都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是,目前许多地方的教育基础设施有待提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推进教育信息化仍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3] 112
分散、重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教育主管部门无法掌控资源,导致教育设备利用率不高,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括:(1)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3]
;而另有学者认为是技术上缺乏统一规范,由于允许网络教
学资源在课程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进行交换的技术规范(标准)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定,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开发人员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与定义,导致不同网络教育系统,不同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和共享。[5]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许多原因,但是,教育领域现在有硬件、有资源但使用效率低是不争的事实。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资源的供需不对口才是其主要原因。
原因在于广大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如果不具备如下特征,就必然影响资源的使用率:
①获取方便:不需要太多的繁杂的操作,诸如:注册、安装下载工具软件等。
②真正共享:所谓共享就应该是完全免费的。
③可再加工: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能方便修改和添加自己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计思想。
而目前通常概念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均是放置在网页、网站的服务器上,由于访问权限、技术标准、网络硬件和使用者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再加上由许多社会企业或集团提供的教学资源需要付费下载,而且注册、付费等环节的操作繁琐,而且部分资源提供者过于强调著作权保护提供的共享资源不具备二次加工性,所以这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也在情理之中。
二 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没有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只能成为摆设,教学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只能成为空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得主要靠教师自己去开发和建设,所以教师个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教学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对教师工作的必然要求。[6]
只有建立一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才能解决资源的数量和使用效率这两大难题。为了实现这样目标,不妨假设这样一种教学资源建设模式:由专业人员来搭建硬件平台,让大多数用户特别是普通学科教师来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要做到共建共享必须要解决如下问题。
1 大众化、普及化的技术标准
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除硬件平台建设外,素材资源建设所涉及到的信息技术要普及化,只需要普通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即可,这样广大的普通学科教师才有可能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因为按照教育部师范司[2004]9号文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第二条知识与技术里的基本技能包
方法;(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7]
从中可以看出,普通学科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中的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技术主要在于检索、加工、利用、评价,也就是现在各师范院校普遍为师范生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能力。
2 教学资源共享性和可加工性
资源共享就意味着下载资源是免费的,而目前由许多社会企业或集团提供的教学资源需要付费下载,而且注册、付费等环节的操作繁琐,加上部分作者强调著作权保护提供的共享资源不具备二次加工性。
教学共享资源的可编辑性可大大提高资源价值和利用性,特别是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由于每个教师在个性、特长和施教学生对象等方面均普遍存在差距,教师很难在网上提供的共享课件中找到一个非常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课件,均需要在共享课件基础上添加自己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设计思想。而使用诸如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生成的播放文件均只能使用而无法修改,除非同时上传源文件,而使用Office PowerPoint、WPS制作的课件能非常方便供广大教师修改使用。所以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统一数字化资源的文件格式将直接影响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中教学资源建设展望
云计算的发展将会对教学资源建设和产生巨大的影响,除可以为学校节约购买和维护更新计算机的成本、减少维护和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费用外,可以在最大范围内解决资源共享、资源不足、使用率低等问题;同时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解决存储资源不足问题。[2]
基于云计算智慧校园的解决方案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已近成熟。其中的教育教学公共服务平台,将为具体的某个教师在“云”中为其建立一个相对独立而实际互联互通的“空间”,教师只需通过瘦客户端(Thin Client)使用授权用户名和密码连接“云”中服务平台上的网络教研系统、网络备课系统、教师学习中心系统、教师评价系统、资源管理与应用系统、家校互通系统、视频录播点播系统、远程网络会议系统、资源宝库等应用,实现一站式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学生同样也只需通过瘦客户端以同样的方式接入服务平台上的学生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自主学习系统、互动交流系统、网络互动课堂系统、网络学案系统,实现学生学习的网络信息化,实现远程学习和异地学习。[8]
目前,各云计算运营商提供的云服务平台框架,均设计了个人云储存空间(虚拟数据中心),由此建设教师的个人
113
教学资源库,其方式与FTP服务器上的技术操作非常类似:对资源进行子目录分类后再使用权限进行相应的设置,对不同的用户分别提供“访问”、“读”和“写”等权限。这样,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教学服务平台就完全克服了基于校园局域网的FTP服务器在资源共享上的不足,是理想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但是,云计算终究是一种商业模型,它通过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个服务器来达到分时共享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目的 [9]。也就是说,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三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都是付费使用。如果这种付费使用与现行的网络付费使用类似只对硬件环境收费,而对教学信息资源的上传和下载不再像手机上网那样按流量付费,那么,云时代的到来将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新的革命。
[2]王玉芬,郭晓娟.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影响解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111-113.
[3]曾超.教育云:如何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EB/OL]. [4]姚丕荣,孟林.西部部份地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8,(3):77-78. [5]林亮亮.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年度专刊):85-87. [6]田万华.教师个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08,(1):28-29. [7]教育部师范司[2004]9号文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 ———————— 参考文献 [1]中国云计算网.什么是云计算?[EB/OL]. [8]时代智囊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基于云服务平台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EB/OL].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 the\" Cloud Computing Era \" YAO Pi-rong (Yibin University's School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Yibin, Sichuan China, 644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many scholars in the study found that teaching resources are far behind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n the number of non-recognition or efficiency,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need to be explored. Access to a large number of the many experts and recent research on the part of the school, It is the main reas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at is too much reliance on the professionals did not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other ordinary subject teachers. Teaching resources to solve a number of constructions and use efficiency when it do to build shared, Wisdom campu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will build a new teaching service platform for building and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Keywords: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the era of cloud computing,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教学资源对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项目编号:11SA107)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宜宾学院教育学一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姚丕荣,宜宾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以及媒体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2年8月21日 编辑:小西 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