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2)班家长会提纲
一、时间:2010年11月21日星期日上午九点 二、地点:教室 三、会议议程
班主任介绍班级基本情况 1、 班级总体介绍:
(1)班级人数:42人,男生女生各21人
(2)班级教师:基本上都是上届高三老师,大部分都是兼本部与镇鳌。语文尤老师,年级最长,应该是同学们的奶奶辈,经验非常丰富,有同学说原来语文基础弱的,但在她的指导下,进步非常明显。化学陈老师地理方老师都是舟山中学多年的高三老师,教学水准高,经验丰富。英语陈老师数学王老师物理洪老师,教学非常认真,责任心特别强,抓得特别紧。历史李老师,也是带了几年高三经验丰富的老师。总之,我们班配备的师资队伍还是相当强的。
(3)班主任管理理念:尊重信任真诚、关心鼓励帮助
管理目标:良好秩序、健康人格、积极心理、学业进步 2、班级现状介绍: (1)现有状态:
班级日常的秩序是比较好的,从卫生等常规工作到课堂的纪律,从课任老师到学生的反映,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存在的问题是:日常的工作比如打扫卫生管理自行车等,有部分同学依赖性比较强,需要督促,不够主动积极。自习课没有老师管理的时候,教室不够安静,会出现吵闹的情形。当然,现在没有老师管理的自习课已比较少,主要是周五最后一节课。学校会有一些会议安排在这一节课。另外,晚自习,还有一些同学还不能足够的习惯自习,行为习惯上缺乏自律,第三节课作业都做得差不多的时候,不知干什么,如果没有老师在的时候,也会出现有同学聊天玩东西等现象。
班级的学习状态是一个比较平常的情形,有一批学生有上进心,态度认真,有目标有要求,学习比较踏实,成绩也很优秀很冒尖。
存在的问题是:总体上的学习气氛还不够浓厚。表现在首先是非常多的同学白天除了听课外,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课间午间抓紧做作业的比较少。其次一部分同学玩性还是比较大,甚至把手机还有电子产品带到学校来玩,甚至课堂上都有控制不住的情况出现。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或者是学业基础差,或者学习兴趣不够,或者学习习惯不好,或者不够适应高中学习,或者缺乏吃苦精神,学习成绩不太好,有些成绩有退步。
(2)思考与思路
重新认识与理解班级同学们的实际的思想、心理与行为情况。在坚持民主的平等的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把思想教育、心理引导与严实管理尽可能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加大对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鼓励引导与教育的力度。目前,班级的学生我基本上都进行过专门的谈心与交流,接下来准备组织一次学生的学习经验感受交流活动,组织一次学习目标规划的指导活动。
3、 期中考试情况介绍:
(1)原始状态:全年级除去保送的三个班(1-3)外,有本部班(4-11)、镇鳌实验班(12-13)、镇鳌普通班(14)。这一次期中考试试卷并不完全统一。其中4-13班是完全一样的,成绩具有可比性。那么4-13班共有480人,4-11班有400人,也就是说我们12与13这两个班的学生起始成绩是从第400开始的。
1 / 4
(2)考试成绩: 学生的成绩排名: 年级排名 50名 100名 150名 200名 250名 300名 350名 400名左右 人数 1 1 1 2 2 2 4 4 学生 蒋晨桦(20) 吕睿婧(68) 柴熠琳(128) 施欣如(183)、陈子文(199) 忻梦莹(242)、陈嘉璐(249) 周乐旋(261)、李威臻(287) 徐毫明、曾愉均、沈妍桢、王予立 沈逸婷、陈凡、胡之菲、颜文宣 良好 较好 优秀 评价 突出 优异 可以这样说吧,能进入400名之前都是明显的进步,因为都超越了进入我们班级时最
好的成绩了,历此可以说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都值得祝贺。如果其中有些较为偏科的同学更均衡些,可能成绩还会更好。没有达到这些同学这样的水平的同学并不都是成绩不好不行。只是没有这些同学进步大而已。当然,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还是有一部分同学成绩没有应该表现的那么好,单纯从期中考试的卷面成绩看,有一定的退步,希望家长也关注一下。有些是不适应高中学习要求,有些是心态情绪不稳定,有些是缺乏认真踏实态度,有些无目标无上进心,有些是学业基础实际上比较弱等。也有个别同学有些意外,还没能弄清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成绩退步比较大。对于这部分同学,希望家长在关注的时候尽量避免简单的批评指责,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一部同学我与他们谈过话,我相信象卢翊平、缪赞、方思雨、林章奇、戎衍臻、刘佳慧、丁一柯、朱重阳、赵银、陈天宇等同学,他们的成绩不会停在现有的分数上的,一定会有进步的。
各位家长自己是从学生过来的,又陪孩子们长大到今天,相信都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有自己的方法与心得。要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动力因素 实现途径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学学 习学习意志 学习习惯 习 目成 标 果 学习时间与学习规划
条件因素
1、缺乏目标的导向:笼统的要学习好一点,成绩好一点。不具体不清晰,也没有那种非达不可的指向明确的目标。
2、缺乏兴趣的内动力与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高要求,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3、缺乏必要的学习意志:畏难心态普遍,持之以恒很难。对于兴趣相对缺乏的学生来说,只有这种意志的动力才能弥补不足。对于成绩比较弱的学生来说,学习意志更是进步的必
需与关键。也许,这怪不得他们,因为大多数同学从小到大衣食无忧,没有吃苦受累的经历,再加上目标不明确,也没有多大的理想与志向,因此,意志弱是较普遍的情形。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支撑。学习方法是高要求,但学习习惯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可以弥补学习方法的不足。专注听课学会记笔记与整理笔记、独立作业与订正错误、及时复习与背诵等。
5、缺乏足够的学习时间的保证。如何实现从目标与成果,兴趣意志方法习惯自然是主要的因素,而这些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投入的保证,也都会落空。为何同学们往往都有我都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行动做不到,其原因就是还缺一个第一推动力:学习意愿与学习动机。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遗憾的是在这一关键点上相当多的同学是非常模糊与不足的。于是,学习上非常被动,任务式拖拉型就成为必然。没有足够的动机与意愿,自然兴趣不会去培养,意志不能去激发,方法不会去探索,习惯不愿去养成,时间不想去抓紧。
那怎样去激发学习意愿与动机呢?单纯的说理常常事倍功半,生活的体验与情感的力量才能触动心灵。比如:期中考试之前,很多同学经老师与家长的教育,知道高中与初中不同,但究竟如何不同法,感受并不深。考试试题发下来做下去成绩考出来,才真正体会到不同在什么地方------题量大难度大,对知识的掌握要求高,过去一个知识一道题型是可以重复训练,只要多练几次,都能掌握,现在是每个知识都可能不再重复,学过就要掌握,这就要自己去复习去训练。文科的东西过去是开卷考不背诵,现在是闭卷,而且试题很重试理解与能力。还有不少同学以为考试前去突击一下也能考个八十分,结果自然并不是这样的。他们有了这次考试的痛楚,才深切的感感受到不改变不按高中学习要求进行,就不可能有好成绩。但是这样的生活经历能带来的积极体验机会并不多。平时还是需要老师与父母进行必要的指导与教育,那么怎么样的指导与教育才能更有意义呢?我觉得要想法运用情感的力量,进行深度的沟通,而这个我们家长是可以尝试的。
为此,我给各位家长一个倡议,就是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之前,我们可能有太多的口语化的讲道理,时间长了,让他们有感觉唠叨。不妨换一种方式进行一次深度的沟通。我们中国的父母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口头上当面的表达,这样,往往我们的话语只有理性没有情感,不能触动他们的心,因此,显得乏味乏力。
最后,有一个具体的事情要跟家长说明: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有两三个同学把手机与电子产品带到学校里来玩,而且还控制不住课堂上玩。实际上,手机与电子产品对于这个年龄的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指望他们能很分寸的使用有时并不可靠。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带。我们老师遇到这种情形只能教育,至多暂时留置来处理。是没有办法完全禁止的。所以,真正要从源头上解决,唯有家长控制。对于没有比较充分的理由要带手机的同学,家长不要给他们配,配了也要让他们在家里与周末使用,尽可能不带到学校里来。电子产品更不能让他们带到学校里来。没有什么特别情况,最好不要买这种东西。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