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实践课标 探究成功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与评价(期中)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í dànɡ zhòu wén lán yāo pò suì

jiē tì wú nài yǒnɡ hénɡ mánɡ lù

二、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字义。(6分) 吹拂( fó fú ) 圆晕( yūn yùn ) 症(zhèn zhènɡ)状 ...三顾茅庐:①回头看( ) ②拜访( ) ③照管、注意( ) .鲜为人知:①新的,不干枯的( ) ②味美的食物( )③少( ) .

青翠欲滴:①欲望( ) ②需要( ) ③副词,将要(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并用画“ ”词语造句。(6分+2分=8分)

( )规蹈( ) ( )而( )举 ( )能( )巧 ( )木( )支 ( )山( )岭 恍( )大( )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摆动着。(改成拟人句)

2.这美妙的琴声怎能不令人陶醉呢?(把句子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五、根据课内外阅读完成练习。(14分) (一)填空题。(10分)

1.《江南春》一诗的前两句“ , ”抓住了江南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景;课后我还积累了有关春天美景的诗句: , 。

2.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3.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 、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 。

4.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 ,叫风沙乖乖低头,

让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读了《爱上读书的妖怪》,我知道柳条柜是吝啬鬼用来藏钱的柜子。( ) 2.在《爱的教育》中,罗贝蒂在马路上玩耍时,脚被轧伤了。( ) 3.在《爱的教育》中,因为同学们不尊重助理老师,所以加罗纳很愤怒。( ) 4.读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我知道爵士依靠胶树皮制成的小艇,带领大家渡过了斯诺威河。(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0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 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

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用“ ”画出与短文题目相呼应的句子。(2分)

2.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了 、 、 的说明方法。(3分) 3.在短文中海洋可以像我们提供的食物有: 、 、 。(3分) 4.请你为保护海洋设计一条公益用语。(2分)

(二)最后一句话

他有丢三落四的毛病,早晨洗脸,会忘了关水龙头。用高压锅煮粥,最后粥成了炭。最危险的一次,高压锅炸了,击碎了油烟机。这个消息被他的母亲知道了,母亲一大早赶到城里,一开门便问:“人伤着没有?”

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从小很宠。娶了老婆后,母亲总是交待他的媳妇,他不吃辣,晚上睡觉喜欢把手伸出来,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等等,为这些,他的媳妇和母亲关系搞得

很僵。 老太太也知趣,一般不来城里。想儿子了,才会到儿子在城里的家,坐一会,看看儿子,平平淡淡地交待几句就回乡下了。

有段时间,他听说母亲的腹部经常隐隐作痛,但他一直没在意。最后他父亲打电话来..说,母亲因为疼痛已经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了,他才感觉到事态严重。他租了车,把母亲.拉到医院检查,结果十分残酷,母亲得的是绝症。

母亲似乎知道了结果,很淡然。她说,活了六十六,我也该知足了。他听了,说:“妈,你怎能这样说呢?”随即,泪就下来了。

一个星期后,他的母亲做手术。麻醉前,她突然想起一件事,对护士说:“叫我儿子进来。” 医生劝道:“现在除了医生其他人是不能随便进手术室的了。”

她一听,在手术室大喊大叫起来。医生没辙,只好让他穿好防护衣进了手术室。母亲说:“儿子啊,以后自己烧饭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关煤气,要么以后不要用高压锅了,或者就吃快餐。” 他走出手术室后,一直在垂泪。

手术进行了两个小时,手术结果比预料的更糟。母亲推出来后,已经不能说话。医生说:“情况真的很糟。” 两天后,他的母亲走了。

1.从哪里可以可以看“他”有丢三落四的毛病?用“ ”画出文中相关语句。(2分) 2.用“ ”画出文中“母亲”的最后一句话。(2分) 3.从第三自然段的加点字中名明白了了什么?(2分)

4..从母亲的最后一句话中你感受什么?(3分)

(三)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

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2分) 2.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误的打叉“×”)。(2分) (1)文中父亲给了儿子一只家传宝箭。( ) (2)因为相信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所以“儿子” 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 3.用“ ”画出描写箭囊精美的句子。(2分) 4.“儿子” 惨死于乱军之中得原因是什么?(2分)

5.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第三部分 习作展示(30分,其中书写占3分)

七、习作。

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___(快乐、生气、兴奋、自豪……)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