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青年与社会2015年9月上第25期总第607期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刘树奇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理论界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国史、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自毛泽东同志提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以来,逐渐形成一系列理论成果,在这些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的胜利。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南针,是提高党的战 斗力的有利武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共同 创立的科学体系。由于它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所以随着 时代的不断前进以及实践的不断发展,它的科学内容势必也 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恩格斯指出:“每个时代的理论 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 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 容。”列宁也明确指出:“我们绝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 种一成不变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 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 际生活,就应当在各个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1938年, 毛泽东在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前提下,在总结中 国革命过程中失败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六届六中全 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后来在1945年5 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 报告中又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地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 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 成为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主流意识。 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叙述了一个孤儿经过自己 的努力奋斗,和命运抗争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这样题材的 文学作品可以激励广大民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恰恰是董秋斯和张谷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的作品。 (二)翻译策略 理论成果对于中国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 战斗力以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俄国十月革命,给迷茫中的中国人民送来马克思主义,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不断传播,这种新的思想武器逐渐 被广大民众所熟知、理解、接受并赞同,并自觉应用与指导 一、中国革命,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顺应时代潮流,中国共产 党应运而生。在党成立初期,由于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足, 将其当做机械的公式加以套用,使中国革命遭受两次严重挫 折。第一次是大革命时期,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使中国共产党丧失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导致了第一次大革 命的失败。第二次是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1月至1935年 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革命根 据地泛滥开来,采取了一系列的错误政策,最终导致第五次 反“围剿”的失败,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大兵压境、 兵临城下的险恶局面,中共中央作出了放弃中央革命根据 地、实施战略转移的决定,开始长征,在长征初期,又因为 读者考虑,用更清晰明了的话去翻译。但二者在翻译过程中 都离不开诗学和意识形态的操控。所以在鉴赏译文的时候并 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分。因为译者的意识形态不同,翻译的目 的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翻译手段和策略就会有所差 异,产生的效果就不同。因此,在鉴赏文学翻译的时候,除 了语言层面的东西,还应该考虑文化、社会背景、意识形态 等等一些宏观的因素,这样才能全面、深刻、透彻地了解原 文和译文。 参考文献 f1】Andr 6 Lefevere.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1.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2]Charles Dickens.The Personal History of David Copperifeld[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3. 董秋斯主张直译。他在《翻译工作中的汉语规范化问题》 中写道:“翻译与写作不同;写作是写自己的话,翻译是写 别人的话。写别人的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比写自己 的话受着更大的限制,几乎没有多少的选择自由。而这个 别人又是外国人,他们的语法与我们的很不相同。如要把 别人的意思和风格表达得好,也就是要忠实于原作,就不 免要迁就原文的语法,于是就发生了外国化(欧化、日化等) 的问题。”很清楚地说明了自己的翻译观。因此,他的译文 “洋味十足”。 张谷若主张“用道地的中文,译原来道地的英文”。他 在《谈我的翻译生涯》一文中说道:“我认为译书主要是给 不懂原文的人看的。看译文的人所得的感受、所起的反应, 应该与读原文的人是一样的。”所以张谷若的译文既忠实原 文又顺畅易懂。为了达到原文的意韵常常加入方言、俗语。 这些翻译策略都是译者反操控的结果,和译者本身的意识形 态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31董秋斯.大卫・科泼菲尔[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公司。2009. 【4】汪庆华.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操控——论董秋斯的 翻译实践Ⅱ】.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31). 【5】张谷若.大卫・考坡菲【M1.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6朱献珑,61屠国元.论译者主体性——张谷若翻译活动个 案研究Ⅱ】.外国语文,2009,2(25). 作者简介:昊凡(1988.09一),女,满族,河北承德 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综上所述,二者各有千秋。董秋斯的译文可以使我们更 为原汁原味地看到原文语句的结构,张谷若的版本更为中国 2O15.V0L.607.N0.25・279・ 青年与社会2015年9月上第25期总第607期 泽东又提出:“要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 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即要实现马克思 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在它的指导下,特别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 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 会主义中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利武器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 革命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后,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指挥连连失误,致使中央红军遭到重大损失,数量骤减。在 此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 扩大会议,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恢复了他的 军事领导权,在他的英明指挥下,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得以 平安脱险,顺利到达陕北,以陕甘宁边区为根据地,中国革 命揭开了崭新的篇章。事实上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 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次成功实践。从此,在以毛泽东为 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国情,找到 了一条不同与俄国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这条道路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成 果,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与中国具体实际的 成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届全会上毛泽东更是明确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 体的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 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 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在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又对“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最终把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正式 命名为毛泽东思想。自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 果——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 军队可谓攻无不胜、战无不克,最终打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 民党反动派,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宣告了一个人民 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就没 有中国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的重要保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 南针 近代以来,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 民富裕,1949年1O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标志着第一 大历史任务基本完成,接下来就是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但 是由于八年抗日战争以及三年解放战争,生产力遭到严重破 坏,生产和生活资料及其匮乏,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几 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谓一穷自。到底如何战胜严重的经济 困难,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新中国,成为摆在中国共产 党人面前的紧迫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条道路:一 条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国通过这条道 路,成为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另一条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通过这条道路也取得巨大成功,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 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 巨大优越性。两条道路都有成功范例,最终以毛泽东为首的 中国共产党人鉴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促进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优越性,以及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各 方面都落后的国家的具体国情,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 经济,1953年以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到1956年, 我国基本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在经济和 其它各方面的建设上,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只能照抄照搬苏 联经验。但是,在斯大林逝世后,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后,苏 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很多方面暴露出问题。有鉴于此,毛泽东 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 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吗?过去我们 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 引以为戒。”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 ・280・2015.V0L.6O7.N0.25 三个主要的法宝。”其中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 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它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 各方面的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采取的形式是整风运动, 分别为1942年、1953年、1957年、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942 年的延安整风,这次整风运动,把反对主观主义作为最主要 的任务。通常主观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教条主义,二 是经验主义,可以说,反对主观主义就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 验主义,主要做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科学 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提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此次整风,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 平得到很大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空前加强,广大 党员以及群众仅仅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最终的革命成功 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另外两次整风也是效果明显。可以 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提高战 斗力的有利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 放的、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19世纪4O年代,但是,它并没 有停留在那个时代,而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和实践的 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和发展自己,正如恩格斯强调的那样: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 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 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 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也就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也不尽相同,但是主要任务就是结合 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将抽象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具体化。放 在具体的现实环境去应用它。实践不止,创新不止,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理论成果,必然 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说,既然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过程,那么马克思主义必然 也就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从而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 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J .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吴冷西.十年论战(上)【M]冲央文献出版社,1999 ̄ [6毛泽东选集:6]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刘树奇(1981.10一),男,天津商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