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第5期 2010年5月 华电技术 Huadian Technology V0l_32 No.5 Mav.2010 烟气脱硫装置烟道加固肋的设计计算 霍慧芳,管延文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44) 摘要:采用Excel表格编制烟气脱硫装置烟道加固肋的计算系统,以湖北某电厂2×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为例, 对烟道烟气脱硫装置加固肋进行了计算和选型分析。比对和实践结果表明,该计算系统可靠且简单易行。 关键词:烟气脱硫装置;烟道;加固肋;设计计算 中图分类号:TH 123 .3:X 701.3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烟气脱硫FGD(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装置 是目前实现大型燃煤火力发电机组烟气达标排放的 有效途径。而烟气管道的截面尺寸普遍较大,加固 肋尺寸大,导致烟道耗钢量大、造价高。所以,对烟 道加固肋进行精准优化设计,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降 低FGD系统装置的投资,具有一定经济效益。 我国电站的烟道加固肋设计方法,初期是沿用 前苏联的方法(即以横、纵向肋为主的模式改为横 向肋为主、适当考虑内撑杆承受荷载的计算模式)。 目前,使用较广的加固肋选型方法大多是以DL/T 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 程》L1 (以下简称《规程》)和规程的《配套设计计算 方法》[2 (以下简称《计算方法》)为基础。 直接按照《计算方法》中的选型图表进行加固 肋选型,需要对每种情况进行多次试算,效率低,灵 活性差。因此,设计人员开发了多种以《计算方法》 为基础的计算程序,包括使用ANSYS,VB,STAAD— III等软件 ],这些模拟计算都能够较准确、快速 地进行加固肋选型,但前提是设计人员需要掌握软 件和熟悉模型。本文采用Excel表格编制加固肋计 算,对湖北某电厂2×600 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的 烟道加固肋进行了计算选型,更加易于掌握,同样不 失准确性和快捷性。 1 加固肋的选型要点 1.1形式 采用以横向肋为主,纵向肋为辅的模式,如图i 所示。 1.2加固肋型钢的选择 作为横向加固肋的型钢必须有高的断面惯性 收稿日期:2010—01—15 文章编号:1674—1951(2010)05—0006—02 图1加固肋布置示意图 矩,同时质量要小。对可能使用的型钢(如槽钢、工 字钢、H型钢、矩形钢管、T型钢)进行对比,在有高的 断面惯性矩的同时质量也应相对较小。对比结果表 明,H型钢是较好的选择 J,纵向肋宜采用工字钢。 1.3连接形式 道体相邻垂直面钢板之间的连接为角钢内贴 式,如图2所示,加固肋采用刚性连接。 昌 图2道体连接示意图 l 4 ,适当设置内撑杆。对于不采 用内撑杆的缺点在行业内已经取得共识: (1)增加制作烟道的钢材量; (2)由于加固肋尺寸大,影响其他设备及管道 的布置。对于大截面烟道加固的最合理模式是采用 最少数量的内撑杆,以减小横向加固肋变形并降低 外加固肋的规格 J。内撑杆采用无缝钢管。 第5期 霍慧芳,等:烟气脱硫装置烟道加固肋的设计计算 ・7・ 2选型计算 2.1计算条件 整个烟道的加固肋系统工作正常。 4 结论 (1)采用Excel表格计算结果与《计算方法》选 型比对和工程实践检验,表明该计算系统是可靠、简 单易行的。 (2)在此基础上,结合多个工程实践,可考虑进 一表1为湖北某电厂2×600 MW机组烟气脱硫 工程净烟道加固肋选型计算的主要参数。 表1烟道加固肋选型计算参数 步优化加固肋的选型。 (3)该工程的烟道加固肋选型可为同等规模工 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DL/T 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 规程[s]. [2]钱成绪.《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配套 设计计算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孙克勤,沈涛.烟气脱硫装置烟道的精准优化设计[J]. 水利电力机械,2005,27(1):3—50. 2.2主要计算公式 外加固肋主要考虑刚度条件: 挠度要求为两端简支: 两端固定: = = ≤ 。 ≤ 。 [4]李习臣,岑尔芬.火力发电厂矩形烟道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J].能源工程,2007(2):22—25. [5]党国锋.钢烟道及支架的整体计算和协同工作[J].武汉 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37(增刊):50—53. [6]王欣,郭小明,张辉,等.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加固 2.3计算选型结果 依此条件选择的加固肋(非支吊点)型号见表2。 表2选择加固肋型号 肋设计计算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6(3):17—20. [7]赵经濂,傅文玲.FGD烟道壁厚及其加固肋优化探讨 [c]//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2005年年会论文 集.北京:全国化工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2005. [8]吕明,刘新字.锅炉脱硫系统尾部烟道中内撑杆的振动 探讨[J].电力建设,2005,26(4):24—29. [9]李圣良,石永久,王元清,等.火力发电厂外加强钢烟道 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 (4):87—90. (编辑:王书平) 3 分析 作者简介: 对相同计算条件,使用《规程》和《计算方法》进 行了核算,结果较为一致。该工程调试和运行期间, (上接第5页)例主要是因为吸收塔喷嘴被堵住而 导致脱硫效率降低,在对其他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后,脱硫效率还会进一步上升。 参考文献: [1]曾庭华,杨华,廖永进,等.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调试、试 验及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霍慧芳(1978一),女,宁夏银川人,工程师,工学硕士, 从事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方面的工作。 <>●<>●<>●<>●<>●<>●<>●<>●<>●<>●<>●<>●<>●<>●<>●<>●<>●<>●<>●<>●<>●<>●<>●<>●<>●<>●<>●<>●<>●<>●<>●<>●<>●<>●<>●<>●<>●<>●<>●<>●<>●<>●<>●<>●<>●<>● (编辑:刘芳) 作者简介: 刘伟(1982一),男,安徽蚌埠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处 理、水化验、环保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 高辉(1968一),男,辽宁铁岭人,脱硫专工,高级工程 师,从事电厂环保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 [2]卢飚.浅析电厂烟气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J]. 中国电力教育,2008(s1):296—298. 张南(1980一),女,辽宁铁岭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汽 监督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