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otation and Its Literary Meaning
作者: 意娜[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出版物刊名: 文学遗产页码: 170-180页年卷期: 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 �诗镜》;注释;翻译;解释学;历史流传物
摘要:藏族《诗镜》迻译自梵文,后成为藏族文学的“创作指南”。它在数百年间经历了反复的翻译、解释、诠释和语内翻译过程,形成流传至今形式多样、为数众多的不同注疏版本,积淀为极具特征的“《诗镜》学统”。《诗镜》学统具有如下特征:跨越梵藏语际和跨越古今的“双跨性”,与佛教思想体系形成重叠互渗的“互文性”,以及由于语言本身就处于永恒变化之中,再加上源于原典作者和注释者之间多重“视域差”造成的“未定性”。藏族《诗镜》历经多重重构,在经典文学文本之外,兼具历史文本、文化文本等属性,并在藏族文人模仿和践行过程中逐渐内化为藏族文学观念的“因子”,大大超越了原典的意涵,进而成为充满张力的开放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