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 ②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
③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 ④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 ⑤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
⑥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
⑦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⑧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
⑨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选文有删改)
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
21.如何理解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
寻找圣人
①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位黑人小伙正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
②贝里奇很为自己的下属公司拥有这样的员工感到欣慰,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他帮助找到这份工作,让自己终于有了饭吃。
③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是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他一下吗?”黑人说:“我是孤儿,从小靠锡克教会养大,我很想报答养育过我的人,这位圣人若使我吃饱以后还有余钱,我愿去拜访他。”
④贝里奇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大温特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20年前,我去南非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到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情,准你一个月的假。”
⑤这位年轻的黑人是个虔诚的锡克教徒,很相信神的帮助,他谢过贝里奇就上路了。30天的时间里,他一路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过草甸,穿森林,历尽艰辛,终于登上了白雪覆盖的大温特胡克山,他在山顶徘徊了一天,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遇到。 ⑥黑人小伙很失望地回来了,他见到贝里奇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董事长先生,一路我处处留意,直到山顶,我发现,除了我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贝里奇说:“你说得很对,除你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圣人。”
⑦20年后,这位黑人小伙做了美孚石油公司开普敦分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贾姆讷。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大会在上海召开,他作为美孚石油公司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他的传奇一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时候。
16.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风餐露宿: ②徘徊:
17.说说第①段中加点的“圣人”与第③段中加点的“圣人”意思是否相同,并且说明理由。
18.第③段中加点的“笑”字反映了贝里奇怎样的心理?
19.请你从文章中找出一句与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相照应的语句。
20.读完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
①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在两座高楼之间长着一棵树。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树一侧的叶子碰到了一座仓库密密实实的墙,另外一侧的叶子掠到了一座破旧公寓的窗口,下面的空间已经被水泥铺到树的根部,但这棵树仍然活着,而且每到春天都会长出新鲜嫩绿的叶子。
②\"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住在树根下的老鼠问。\"我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是你的话\"。 ③\"这是我的事!\"树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④\"但是没有人来看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鼠说,\"除了我。\" ⑤\"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⑥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窗外那棵树长出细小的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春天了。现在我会长得更好。我敢肯定。\" ⑦\"感谢上帝!\"母亲说。
⑧夏天来了。树叶长得又大又长,树枝被它们压得弯了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⑨\"你这样耗费自己的生命,真的让人为你感到遗憾!\"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要是你捕捉昆虫,或者做些有用的事情,我倒会感到好受一些。你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呢?\" ⑩\"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树说。\"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
⑴\"但是,如果有人关注或同情的话,那又会不同,\"老鼠说。 ⑵\"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⑶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热浪让人感到窒息。要不是有那棵可爱的树的遮阴,我真的无法忍受。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从这种响声中感觉到了凉爽,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⑷\"感谢上帝!\"母亲说。
⑸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秋了。空气开始稀薄和变冷,那棵树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一片接一片地掉落到地上。水泥地面全都被落叶覆盖了,那些落叶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
⑹\"现在你明白了!\"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辛苦有何所得?\" ⑺\"我做了我得做的事情\",树说,\"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⑻\"真是懦弱的植物!\"老鼠说,\"如果你结出果实让人吃,那至少算是留下一点东西,可现在,除了掉落的枯叶和空荡荡的树枝,你什么都没有留下。\" ⑼\"那不关我的事!\"树说。
⑽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夏天已经结束了。看啊!我那棵可爱的树掉叶了,那些光秃秃的树枝拍打着我们的窗口,似乎在提醒着我,那棵树该安静休息了,我想我也要睡觉了。亲爱的妈妈,请您帮我拾几片树叶,我要好好珍藏,因为它们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 (21)说完,她转身面对着墙,慢慢地入睡了。 (22)\"感谢上帝!\"母亲说。
日历上的点滴幸福
一页复一页,生命的日历翻过,有心酸悲伤的眼泪,有灿烂明天的憧憬,也有母爱点点滴滴堆砌而成的幸福。
翻到幼时的一页,记载着的是自行车粗重的喘息声。幼时的我,身体不好,常生病,去医院便成了我的家常便饭。那是父亲在外地工作,于是每天放学后带我去挂点滴变成了母亲最重要的任务。上坡时候,自行车粗重的喘息声与母亲的喘息声相互交错,却像重锤打在我的心头,一颤一颤。但是,我知道我是幸福的,因为坐在自行车上,抓着妈妈的衣角,我知道我抓住了一个温暖的依靠。
翻到日历后一点的一页,记载着的是一个悲伤的眼神和一个欣慰的微笑。十一二岁的时候,一时兴起,我向母亲承诺之后每天都要写一篇日记,母亲笑着告诉我说绝对不能食言,有空的时候,她会检查。但是,那个时期正是贪玩的年龄,不到一个星期,写日记这件事儿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那天下午,当我有些哆嗦地吧日记上交给母亲时,原以为母亲会狠狠地责备我,可是她只是深深地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种夹杂着悲伤,些许愤怒的眼神,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坏学生,眼泪不争气地赶集似的涌出,母亲的手环过来,轻轻抱住了我,她轻风似的话语滑过耳边:“以后,讲话一定要算数。”我拼了命似的点头„„现在一想,我那时是幸福,是母亲浇灌了我的内心诚信的种子。
日历翻到今天,傍晚回家时,听到母亲轻轻地唤着我的小名,看到屋顶上袅袅的炊烟,便是一种最本质,最香醇的幸福。如今的日历记载着的是我与母亲跨过心灵的桥梁之后所展现的最纯洁的微笑。
日历还将一页页翻过,幸福也将一次又一次的传递。翻开新的一页,你又会发现这一页将会记载着母亲为你精心打造的幸福„„
落 红 曾绍炉
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成空的泡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
②我喜欢的不是令人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让人想起光明,想起它就让人想起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让人温暖无比,心生惊喜,看到它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活力„„
③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是生命对于自身赞颂的一种语言。它最初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并且柔化了它灼热,把他的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
④他又具有美的本质,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出来—以花、以果实、以瑰丽深沉的红叶,装成一个浪漫的世界、诗意芬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而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
⑤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并常常对着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而在美丽的惊叹中,领略大自然的一种超凡的灵气。
⑥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
⑦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果实蒂落的世界,你会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景观的魔幻般“烟消云散”而惊诧的目瞪口呆;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你会欣赏到红叶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⑧虽然落红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
落而丧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的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迹,永远芬芳灿烂的痕迹;就像一个故事的高潮,以充满悲壮的英雄般得举动,赢得了永世的颂扬和惊叹。
⑨一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败的树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一桩错误,即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落红并不是生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阻挡不了它的脚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才有着它的重生,才有着它的永恒,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
⑩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滴告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地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上的一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
⑴在捧掬、拾捡、探读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另类:人当艳红吐翠时自也慷慨大度,一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人当兼收并蓄之时面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仅热泪盈眶„„
⑵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实。
13.文章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也写了一位生病女孩看到树后的感受,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
树的经历: 女孩的感受:
14.第①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树怎样的生存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结合语境,说说第⑤⑧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那不关我的事!
(2)树叶在热浪下微微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16请从修辞和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文章第⑶段划线语句进行赏析。(4分)
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17.文中的树反复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并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它的现实意义。(5分)
掌声
⑪在教室门外,我听到,像往日一样,上课铃一响,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⑫走进教室,就感到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但我还是平静地走上讲台,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个同学都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 ⑬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讲课中,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⑭\"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⑮我一边说一边转身准备往黑板上板书。
⑯班上的女学生王娜娜边站边喊道:\"报告老师,你看黑板上--\"
⑰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黑板有一行清楚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边有一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⑱这是我教学十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过去每次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公开向我挑战。 ⑲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我昨天批评过的李晓写的。
⑳我心里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感到头皮都\"啪啪\"炸响。但是瞬间我就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11)我面带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
(12)尽管我的话里透着真诚,很多同学还是一脸的不安。
(13)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重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 (14)许多同学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课堂气氛已转入正常。
(15)我立即一口气说了下去:\"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16)接着我详细地介绍我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自己的一些弱点和缺点。
(17)由于是说自己,我说得非常流畅,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口才比平常显得更好。我说完了,教室里一片沉静。我感到,同学们被我的真诚感动了。果然,一阵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全班同学都在热烈地鼓掌。连李晓眼中也有点晶莹,他的手也拍得非常起劲。
(18)--主课是从来不兴鼓掌的,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 (19)我心中为自己即兴设计的教学方案陶醉了。
(20)我潇洒地将\"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是个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21)李晓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让他站了起来。
(22)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
(23)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尽管我自认为表现得很潇洒,但还是被学生一眼看穿了。
(24)李晓讲得也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25)掌声一落,女学生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娜是个坏学生吗'。\"王娜娜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也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26)我非常惊喜,为她的大胆活泼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热烈地响了起来。
(27)此事过去又快十年了。如今,李晓已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王娜娜在法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正在读博士后。这个班的学生见到我或者来信时,说最佩服的是我
处理这节课的方式,这节课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语文课。
(28)其实,近十年来,这三次掌声也仍然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9.体会文中画线句\"我一下子惊呆了\"和\"我心中一惊\",说说两个\"惊\"字表现的人物心理有何不同。(2分)
10.下列有关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⑫段中\"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日不同的气氛\"一句的作用是为接下来矛盾的突然出现蓄势。
B.从高老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仅有理性,而且有智慧,善于克制自己又能随机应变的老师。
C.第(27)段写李晓成为作家和王娜娜在法国留学且博士后在读这一结果,印证了这两个学生都不是\"坏学生\"。
D.从这篇小说的主旨来看,是要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老师,不要随意损害老师的人格尊严,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1.仔细揣摩本文第(25)段写王娜娜发言的文字,体会它对推动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12.本文的标题若改为\"一堂难忘的语文课\"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8.高老师面对突发事件,巧妙地把黑板上的那句话变成说话课的题目,与学生交流,不仅使自己摆脱了窘境,而且把对抗化解成对话,使教师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高大。(3分。能答出①\"突发\"、\"偶发\"或\"意外\",②\"巧妙\"或\"机智\",③\"对抗\"、\"对话\"三个要点,每个1分)
9.第一个\"惊\"是震惊,甚至有被学生捉弄之后的生气、愤怒。第二个\"惊\"是惊叹,意想不到,同时内心还隐含一丝对学生能明察秋毫、善解人意的惊喜。(2分。若第一个答出\"震惊\"、\"震怒\"、\"生气\"、\"愤怒\"等,第二个答出\"惊叹\"、\"惊喜\"、\"意想不到\"等即可给满分)
10.D(3分。小说的主旨是启示老师们要理性、智慧地处理突发事件,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育效果)
11.这段文字揭开了前文所设置的悬念。(3分)
12.不好。理由:以\"掌声\"为题,内涵更为丰富,事件本身、人物情感及评价都融入在\"掌声\"这一文题中。而\"一堂难忘的语文课\"仅就事件本身而拟题,内涵显得单薄。(3分。意思相近即可给满分;若答\"好\"并阐述了理由的均不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