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各种财务活动、处理企业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工作。
二、财务活动
企业的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与回放及收益分配的一系列财务行为。
(一)筹资活动 (二)投资活动 (三)资金营运活动 (四)收益分配活动
三、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这些财务关系大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二)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三)企业与受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四)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五)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六)企业与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七)企业与内部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
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业总目标在财务上的体现。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企业全部财务活动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一) 利润最大化目标 1、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 2、利润最大化是一个绝对指标
3、利润最大化没有有效考虑为取得利润所承担的风险的程度 4、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或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1、每股利润的横向不可比性 2、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发生的时间 3、仍然没有考虑每股收益取得的风险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如下优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未来收益的现值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和报酬之间的 联系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决策更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克服企业的短期化行为
二、不同利益主体在财务管理目标上的矛盾与协调 (一)出资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二)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一 财务预测 1、明确预测目标 2、收集预测的相关资料 3、建立预测模型 4、提出预测结果 二 、财务决策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决策最优方案 三、财务预算 1、确定预算目标
2、协调财务能力进行综合平衡 3、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计划 四、 财务控制
1、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 2、跟踪财务过程,及时调整误差 五、 财务分析 1、搜集资料,掌握信息 2、总结成绩,查找问题 3、分析原因,改进工作 4 、搞好奖惩,提高管理水平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原则
一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财务管理原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 (一) 收支平衡原则 (二) 成本效益原则 (三) 收益风险均衡原则
(四) 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第五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
一 经济环境 (一)经济运行周期 (二)经济发展水平 (三)经济政策 二 法律环境 (一)企业组织形式 1 、个人独资企业 (1)设立独资企业的条件 (2)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点 (3)个人独资企业的缺点 2、合伙企业 3、公司制企业
①产权可以随时转让给新的所有者 ②公司具有无限存续期 ③有限责任 (二) 税法
(三) 证券法律制度 (四) 财务法规 三 金融环境 (一)金融环境 (二)金融机构 (三)金融工具 (四)金融交易所 (五)利率 利率
1、关于利率的几组概念
(1)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3)基准利率与套算利率 2、利率构成 (1)纯利率
(2)通货膨胀贴补率 (3)违约风险贴补率 (4)变现力风险贴补率 (5)到期风险贴补率
3、 利率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意义
项目二 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一 资金时间价值概念和特点
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使用过程中,货币的 拥有者因放弃对货币的使用而根据其时间的长短所获得的报酬,即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增值。
理论上认为,资金时间价值是货币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后,货币使用者向货币所有者支付的一种报酬或代价,借贷关系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
它具有以下特点: 1、增值性 2、时点性 3、单纯的时间性 一 、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一)资金时间价值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使用过程中,货币的拥有者因放弃对货币的使用而根据其时间的长短所获得的报酬,即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增值。
理论上认为,资金时间价值是货币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后,货币使用者向货币所有者支付的一种报酬或代价,借贷关系的存在是货币时间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 、资金时间价值的表示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即绝对数和相对数。其绝对数是利息额,相对数即利息率。
三 、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
终值:就是指一定量货币按规定利率计算的未来价值。 现值:就是指一定量未来的货币按规定利率折算的现在价值。 (一) 单利
单利是一种本生利而利不生利的计息方法。 1、单利终值
一定量的资金经过若干期后按单利计算的本利和。
单利终值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F=P(1+i×n)
F ——单利终值(本利和) P ——单利现值(本金) I ——利息率 n ——计息期数 I=F-P× I × n 单利计算终值示意图:
例2-1 A公司于2006年6月5日销售货物一批,收 到购货方银行承兑汇票一张,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60天到期。则票据的到期值为:
F=1000 000×(1+6%×60÷360)= 1010000(元) 其中:利息为:
I=1 000 000×6%×60÷360=10000(元) 2、单利现值
以后时间收到或付出资金按单利计算的现在价值。按单利计算已知终值求现值为折现或贴现,计算时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或贴现率。
单利现值的一般计算公式
单利终值F扣除单利利息其现在价值P P=F-I=F÷(1+I ×n) I 为年利率 (2)复利的终值与现值
1、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是已知复利现值,按复利计算若干期以后的本利和。
例如公司现将一笔资金P存入银行,年利率为i,如果每年计息一次,则t年后的本利和Ft 就是复利终值。
计算公式如下:
F= P×(1+i)n=P (F/P,i,n)
(1+i)n 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 2、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已知复利终值和折现率的情况下,按复利推算的n期前的现在价值。由复利终值求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公式的逆运算。
公式如下:
P=F÷(1+i)n=F(1+i)-n=F(P/F,i,n)
(1+i)-n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 (三) 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又称为后付年金。它是指是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间内每期期末收付等额款项。
1、普通年金终值
各期普通年金A,求n期年金按复利计算的第n期本利和F就是普通年金的终值。
将各期金额的复利终值求和
F=A(1+i)0+A(1+i)+A(1+i)2+…+A(1+i)n-1 等式经过整理得到:
F=A·[(1+i)-1]/i=A(F/A,i,n)
上式中,[(1+i)-1]/i为年金终值系数,可以用符号(F/A,i,n)表示。年金终值系数可以通过查阅“一元年金终值系数表”直接取得。
2、普通年金现值
已知各年普通年金A,求各期年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值总和即为普通年金的现值P。
各年金额A的复利现值求和,就是普通年金现值公式。
nn
p=A(1+i)-1+A(1+i)-2+…+A(1+i)-(n-1)+A(1+i)-n 上式经过整理得到: p=A(P/A,i,n) 3、年偿债基金
已知未来某一时点清偿的债务或投资额(年金终值),求得的各年分期等额提取的存款准备金(年金),称为年偿债基金。
设未来已知的债务或投资额是终值F,各年等额提取的准备金是未知的年金A。
(1i)n1 金系数 叫偿债基i
例2-7 A公司有一笔4年后到期的债务,到期值为500万元。若银行存款利率为6%,为偿还该项债务,公司从本年起每年至少应向银行存入多少钱?
根据偿债基金公式,计算为:
A= F/(F/A,i,n)=500÷4.374 6=114.30(万元) 4、年资本回收额
已知初始投资或初始借入资金(现值),求得的各年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或等额偿还初始借入的债务(年金),称为年资本回收额。
i/[1-(1+i)]为资本回收系数,可以表示为(A/P,i,n),它可以和年金现值一样,事先编制“一元资本回收系数表”以备查用,也可根据年金现值系数求其倒数来确定。
例2-8假设你准备买一套公寓住房,总计房款为100万元,如果首期付款20%,其余由银行提前贷款。如果贷款需在20年内分期等额偿还,年利率为8%,则每年还贷多少?如果年内每月不计复利,每月付款额为多少?
解:
购房贷款总额=100×(1-20%)=80(万元)
每年分期还贷额=80÷(P/A,8%,20)=80÷9.818=8.15(万元) 其中,9.818为期限20年,年利率为8%的年金现值系数,所以: 每月还贷额=8.695 5÷12=0.68(万元) (四)先付年金
先付年金是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发生的等额收付款项,又称为即付年金,它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付款的时点不同。
首先,将先付年金B转化为普通年金A,转化公式为 A=B(1+i) 式中,i——折现率
-n
其次,利用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公式计算普通年金A的终值和现值即为先付年金B的终值和现值。
(五)递延年金 1、递延年金终值
递延年金终值是指递延年金每年现金流量在其最后一年末的复利终值总和。 例题:假设银行利率为6%,递延年金在第7年年末的终值为连续4年年金的终值:
F=200×(F/A,6%,4)=200×4.3746=874.92(元) 1、递延年金现值
例2-12 以m=3,n=4,A=200为例,假设银行利率为6%, 其递延年金在第1年年初(0点)的现值是多少?
第一步,计算4期普通年金在第3年年末的现值P3
P3=A(P/A,i,n)=200×(P/A,6%,4)=200×3.4651
=693.02(元)
第二步,计算4期普通年金在第1年年初(0点)的现值。 P0=P3 (P/F,i,m)=693.02×(P/F,6%,3)
=693.02×0.8396=581.86(元)
(六) 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指无期限等额收付的特种年金,可视为期限趋于无穷的普通年金。
由于永续年金的持续期无限,因此没有终值。
当n∞时,(1+i)-n 0所以永续年金现值公式为: P=A ÷ i 式中,P ——永续年金现值; A ——每期收付金额;
i —— 利率(折现率)。
例2-13 某机构拟设立一项永久性科研奖金,计划每年颁发50000元奖金给有成绩的科研人员。若银行存款利率为8%,问现在应存入多少钱?
P=A ÷ i=50000÷8%=625000(元)
可见,现在向银行存入625000元,可以建立该项永久性科研奖金。
第二节 风险价值观念
一、风险的概念及类型 (一) 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对于风险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风险存在于不确定性当中。
其次,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不确定性的程度 (二) 风险的类型
1、从个别投资主体的角度看,分为市场风 险和企业特别风险。 2、按企业风险形成的原因划分,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二 、风险价值 (一) 含义
所谓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由于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货币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也称为风险收益或风险报酬。
投资人要求企业取得与所冒风险相对应的报酬率,这一报酬率在财务上称为必要投资报酬率。
必要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是最低的社会平均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它与风险大小有关,越大则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一) 风险的衡量
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财务指标分析法。二是财务杠杆分析法。三是概率分析法。
介绍常用的方法概率分析法的具体的步骤。如下: 1、确定概率分布 2、计算期望报酬率 计算公式为:
n(PKii=1i) = K 式中: Pi——第i种结果出现的概率 Pi——第i种结果出现后的预期报酬率 n——所有可能的结果数目 K——期望报酬率 3、计算标准离差 ①正态分布
②离散程度 方差是用采表示随机变量 与期望值之间离散程度的量,表示为: 2 方差 = (KiK)i1n2Pi
标准离差是方差的平方根,表示为: 标准差 =
风险投资的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的结果的报酬率偏离期望报酬率的综合差异,反映了风险投资的报酬率的离散程度,即反映着风险的大小。
③置信概论和置信区间 ④计算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的公式为: 式中 V——标准离差率 8 ——标准离差 K——期望报酬率
标准离差率越大,则相应的风险越大,反之亦然。
例题 H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其标准差系数分别为91.94%,77.89%,11.48%,风险报酬系数分别为45%,30%,50%,试计算该三种股票的风险报酬率。
计算过程如下:
A股票的风险报酬率:R=45%×91.94%=41.37% B股票的风险报酬率:R=30%×77.89%=23.37% C股票的风险报酬率:R=50%×11.48%=5.74%
例题 某公司拟将新开发的A产品投放市场,预计产品投放市场后在不同状况下的收益和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
计算过程如下:
①计算A产品报酬率的期望
K=60%×0.2+20%×0.6+(-5%)×0.2=23% ②计算A产品的标准离差
&=根号 (60%-23%)2×0.2+(20%-23%)2×0.6+(-5%-23%)2×0.2
=20.88%
③计算A产品的标准离差率 Q=20.88%/23%=91%
第三节 成本效益观念
成本效益观念是指作出一项财务决策要以预期效益大于成本为原则,即某一项目的预期效益大于其所需成本时,在财务上即为可行;否则,则应放弃。
(一) 机会成本
任何决策都有得有失。以机会成本的衡量看,所有机会中机会收益最高的数额将被定义为机会成本。
(二)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项目决策中,在项目分析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效益既包托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并且在考虑当前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长远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