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玉岳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4年第12期
王玉岳
庆阳市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却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保证其持续发展,就必须从开发、宣传、销售、经营理念等方面不断创新,将庆阳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带动老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从而增加人民收入。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专向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是“红色”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它是依托于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产品开发形成的特殊旅游形式。而庆阳市作为革命老区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当将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带动庆阳市经济社会
发展。
一、庆阳市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意义
(一)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有助于庆阳市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
红色旅游是当前被重点开发的旅游产业,发展红色旅游不仅顺应了时代潮流,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遍布庆阳市的革命红色遗址、遗迹共100多处,其中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的20多处。华池南梁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环县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等,已分别被国家、省、市确定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二)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黑、黄、绿”旅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路线连接。能够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举革命老区旗,走红色旅游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老区精神”,把革命红色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培育开发。
(三)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庆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
庆阳市目前经济、文化各方面还比较落后,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培养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不断增加人民收入,壮大经济实力。
(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展示庆阳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弘扬红色文化,彰显革命精神,展现崭新风貌,提升整体形象。同时,可以让人们了解庆阳,来庆阳观光赏景,并引导投资商前来投资,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庆阳市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尽管庆阳市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总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特点;在级别上呈现出整体品质一般、个别资源价值突出的特点。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经济效益差
庆阳市的红色旅游产业开发晚,其经营方式仍然较保守,旅游管理机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还比较落后,管理经验匮乏,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活力和竞争力,难以适应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
(二)旅游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
庆阳市地处兰州、西安、银川三大省会城市辐射圈交汇的边缘地区,面临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同时庆阳远离沿海发达地区,资源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成本高,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等,这些都是影响庆阳红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而这些现实情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红色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庆阳市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但红色旅游资源没有很好的与当地的这些资源相结合,影响了游客参观和红色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地域的分割也增加了不同区域间资源整合的难度,影响了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效应。
(四)红色旅游活动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旅游形式僵化,缺乏新意
旅游景区多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方式呈现。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使游客与资源互动时往往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难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和共鸣,无法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不能满足游客消费的多样性。
(五)红色旅游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意识
庆阳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形象不突出,营销力度小,市场知名度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凸显出自身特色发展,缺少新意,也没有树立独有的旅游品牌和精品路线。相关的宣传促销活动也做的很少,使本市红色旅游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震撼力、和感染力。现有保护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很多富有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六)红色旅游服务人员数量较少,素质较低
庆阳市红色旅游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许多领域都还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在本地区缺少高素质的红色旅游人员。而许多导游员和解说员的解说词缺少针对性,不能充分反映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泛泛而谈,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不宜带动消费。
三、庆阳市红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庆阳市不仅具有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资源禀赋,而且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不断挖掘其潜力,促进庆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保护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在红色旅游产品建设中,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方针。实现有效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使红色旅游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要坚持保护红色景观和文化风貌、珍惜红色旅游资源的原则。红色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和责任感来对待红色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切实处理好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二)遵循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推进红色旅游快速健康的发展
红色旅游是红色精神与现代旅游方式的结合,是一种具有特殊内涵的旅游方式。因此,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要打破体制束缚。政府部门应当坚持以游客为本,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监管。同时,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加强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处理好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制定好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规划和服务标准,使庆阳市红色旅游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红色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要进一步改善通往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条件,提升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要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配套水平。并不断提高参观游览的安全度、娱乐度、舒适度。最后,要点、线、面相结合,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旅游要做大,光靠点是不够的,走的是线,感受的是面。一个区域、一个景区总会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格,比如某个景区是自然风光山区、湖区、或者古镇,走的是线,虽然整个线路是自然风光,但每天都不同,都有新鲜感。今天看山,没有看湖,后天看村……而水平和魅力都体现在点上,每个景点都会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感觉。所以应该积极主动的搞好区域间的协调配合工作,在项目上统筹兼顾,形成合理分工和相互促进的格局,形成红色产业链。政府搭台,企业跟进,市场运作,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将已有的精品路线加以利用,如: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线,西安-洛川-延安-子长-榆林-绥德线等。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着力建设市内县区相连接,并与周边省市贯通红色旅游网络,充分发挥区域联动优势,融入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红色旅游网络。在旅游线路、游客市场等方面实现区域共赢。
(三)遵循现代旅游消费多样性的特点,推进红色旅游整体效益的发挥
1、精心塑造红色旅游文化的特色和魅力。红色旅游要有亮点、视点、兴奋点,感染力、震撼力、冲击力。做到这“三点”、“三力”即可以拉动庆阳市红色产业的发展。要以当时的红色历史为主线。对红色历史的遗址、红色历史的经典画面、红色历史的文化特征及其反映当时历史的歌曲、舞蹈、服装、民俗等进行打造,以形成具有庆阳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可以通过模拟再现当年革命斗争的历史情景和画面增加生动感。可以让游客换上红军系列的服装拍照,娱乐,照片每张收几元钱。这样游客会非常感兴趣。还可以在当年爆发游击战的地方再现当年的战争情景,讲解员可以穿上红军制服,模拟当年的游击战。让“枪声”响起来,游客参与作战游戏,再现当年战争情景。触景生情,历史画面再现,使游客受到洗礼,体验到激情,会觉得到庆阳不枉此行。所以单凭讲解员讲解是不够生动的,要让游客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能增加娱乐性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2、打造独特的红色旅游品牌,加强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以红色为主体,精心策划和推出旅游产品。除了每年常规的推介外,要抓住每年纪念日前夕开展纪念或庆祝活动的机会。通过邀请记者采访,媒体宣传,举办文化活动如红歌会、红博会、红色旅游交易会等以推销红色旅游产品;同时,借助相关题材的电影、电视、诗词、歌曲等文艺作品,对庆阳市的红色旅游进行宣传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制作庆阳市红色旅游的专题网页,分重点、分类别的进行网上宣传,在网上全面、详细的介绍庆阳市红色旅游各方面的情况。对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如南梁革命纪念馆、陕甘宁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习仲勋旧居等应建立独立的主页,以方便旅游者的信息查询。同时,将庆阳市红色旅游网与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庆阳市旅游网及搜狐、新浪等门户网实现友情链接,扩大宣传覆盖面。编制宣
传册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于红色旅游是一种“眼球经济”,它的客源市场受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影响较明显。一般的时段受市场调节,而较大的纪念活动主要受政治性因素的影响较多。所以庆阳市作为红色旅游地,要充分的利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周年纪念日以及一些重大的革命纪念日、国庆节、建党节及建军节等节日,带动消费经济的发展。
3、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相结合。庆阳市旅游资源丰富,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有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欣欣向荣的长庆油田;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皮影、剪纸、刺绣、陇东道情堪称四绝。所以,庆阳市旅游业发展要实行政府主导,品牌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围绕“一点二地”主题定位,设计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景区。对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梁革命纪念馆景区、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军民大生产旧址等四处景区景点进行精品打造,将其建设成为华池和陇东的重点红色旅游产品。同时依托小凤川、大凤川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构建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景区,形成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协调发展的格局。充分挖掘该地其他旅游资源,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黑色旅游资源、黄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力求使产品类型多样化。同时把发展红色旅游与交通、餐饮、住宿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型、综合型、交融型旅游网络,发挥红色旅游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通过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各项建设全面发展。实行优势互补,打造综合型和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完善红色旅游区产品结构,增强其综合吸引力,用红色感召市场,其他特色拓展市场,扩大客源市场范围。进一步加快以革命遗址为主的红色旅游开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4、积极开发红色旅游商品。要搞好红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和艺术创作,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红色文化景观开发,主要是革命遗址、遗迹、文物开发中红色内涵的提炼与景观化表现。庆阳红色旅游商品可着重从红色手工艺品、红色旅游特色邮品、红色旅游出版物三方面进行开发设计。
5、提高红色旅游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把红色旅游教育培训作为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广泛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人士加入红色旅游的服务队伍中来,定期在全行业广泛开展红色旅游专题培训,号召从业人员关注红色旅游,鼓励自我学习和提高。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到庆阳讲学,做庆阳红色旅游发展顾问。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景区管理人员和导游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规范、丰富解说内容,提高导游讲解能力,实现红色旅游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艺术化和人性化发展。而且,应该采用游客意见反馈、对导游员进行打分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这样,有助于及时的改正不足之处,便于长期发展。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