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1)本部中国民俗旅游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2=10分)
1.民俗
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服饰
服饰,指人们穿戴在身上的服装与饰物的全部,包括服装本身及与服装并存的有关饰物。服饰民俗是指人们有关穿戴衣服、鞋帽、佩戴、装饰的风俗习惯。
3.交通民俗
交通民俗就是在交通设施和工具的创造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交通有关的民间习俗与惯制。
4.村落
村落是一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得比较好的建筑群。和城镇不同,村落更加贴近自然,处于自然环境的怀抱之中。现存我国各地的古村落大多数是明清两代与民国初年建造的。
5.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6.习俗
习俗:指地域性很强、阶层明显、相沿积久的一种群体性的习惯和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7.蒸馏酒
蒸馏酒是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国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大多是度数较高的烈性酒。
8.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成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这种标志人生不同阶段、反映人的社会属性的礼仪就是人生礼仪民俗。
9.稻作生产民俗
包括稻种的选留与储藏、稻禾的栽种与田间管理、稻作生产工具和稻作的民俗信仰。其中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稻作生产的艰苦、时刻面临的自然灾害考验、对丰收的渴望以及对虫灾、旱灾、涝灾、瘟灾、雹灾、风灾等的恐惧导致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稻作的信仰民俗(包括牛的信仰、田间信仰和水稻神信仰)。
10.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指约定俗成的具有群体性、模式化活动的日子,包括民俗意义较强的节日(传统民间节日、外来民俗节日和部分新兴地方节日)以及纪念意义较强的节日(我国政府及国际组织规定的节日、活动日、伟人的诞辰、忌日)。
11.礼俗
礼俗:泛指我国维护统治阶级专制统治的礼节仪式,是一种制度化了的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具有导向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12.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主食、菜肴和饮料。
13.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14. 买卖婚
买卖婚是指通过买卖方式或财物交换方式而缔结的婚姻。
15.节日民俗
节日民俗主要指节日中的民俗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事象。如节日的饮食、服饰、娱乐、祭祖祀神活动、节日禁忌等。
二、填空(20*1=20分)
1.民俗旅游的特征有哪些?
(1)神秘性、审美性;
(2)乡土性、社会性;
(3)参与性、原则性;
(4)苦乐性、发展性。
2.农业民俗的特征有哪些?
(1)自然环境的制约性(2)功利性质(3)技艺性(4)稳定性(5)经验性
3.我国传统的人生礼仪主要有哪些?
我国传统的人生礼仪主要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葬礼。
4.民俗节日按节日的族属分类有哪些?
有单一民族的民俗节日及跨民族的民俗节日;
5.居住民俗的制约因子有哪些?
(1)地域因素 (2)民族因素 (3)历史因素 (4)社会因素
6.交通民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自然环境(2)人类需要(3)发现与发明(4)文化传播
7.民俗旅游按旅游活动内容分有哪些?
按旅游活动内容分有纯民俗旅游和辅助型民俗旅游;
8.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有哪些?
(1)世界性;(2)丰富多彩性;(3)朴实性;(4)无季节性;(5)吸引力的定向性;(6)易逝性;(7)不可根移性与可仿制性;(8)组合性;(9)群体性。
9.物质民俗包括哪九个方面?
包括农耕民俗、畜牧民俗、渔猎民俗、手工业民俗、商业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
10.影响服饰民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经济条件;(2)历史文化传统;(3)地理环境;(4)宗教信仰;(5)社会风尚;(6)文化交流;(7)个人因素;(8)民族因素。
11.开发利用交通民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其方法有博物馆方法、旅游目的地方法、单项旅游方法、竞技旅游方法、旅游工艺品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1.什么是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象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高档次的文化旅游的总和,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2.什么是游艺民俗的特色?
(1)季节性(如春游、赏梅)与无季节性(如搓麻将、下象棋)相结合;
(2)竞技性与自娱性相融合;
(3)以传统节日为高潮;
(4)浓郁的乡土特色;
(5)传统游艺民俗与该民族的地域分布大致相同。
3.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有哪些?
(1)本原式:天然民俗村寨及其原生态民俗
(2)主题公园式:民俗文化村
(3)资源凝聚式:民俗博物馆
(4)节会式:节庆、集会
(5)物品式:民俗商品
4.为什么说家庭关系会影响到居住惯例?
一般情况下,各民族在住宅中都有特定的位置或方向作为长者、尊者地位的象征。同时,男女有别的规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宅的分隔与家庭的分工。
5.服饰民俗的旅游文化内涵有哪些?
(1)服饰民俗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
(2)服饰民俗是一个民族或区域历史的缩影;
(3)服饰民俗是民族的标记。
6.什么是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资源是以其带给游客的新鲜感、奇特感、快乐感和美的享受来吸引旅游者从
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
7.白族三道茶的寓意有哪些?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就要先吃苦”;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么事,只有吃得了苦,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 ,它告诫人们,凡事要多\"回味\",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8.居住民俗的旅游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保护传统民居?
(1)传统民居是民俗旅游吸引力的基础 (2)居住方式是旅游者体验生活的源泉 (3)保护传统民居是旅游永续发展的需要
A.把传统民居保护纳入城市、村镇建设规划中;B.新老城区分开发展;C.发展旅游和传统民居保护的良性互动。
9.游艺民俗的特色有哪些?
(1)季节性(如春游、赏梅)与无季节性(如搓麻将、下象棋)相结合;
(2)竞技性与自娱性相融合;
(3)以传统节日为高潮;
(4)浓郁的乡土特色;
(5)传统游艺民俗与该民族的地域分布大致相同。
四、分析题(1*20=20分)第7章
五、论述题(1*20=20分)第6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